第四节 统一战线
第四节 统一战线
1986年以来,县委统战部全面加强了各个领域的统战工作。1995年、1997年,县委统战部
被省委统战部评为全省统战系统先进集体。1996年,县委统战部被市委统战部评为“争、创、
做”活动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市统战工作先进单位。
一、民主政治建设
1986年,县委统战部向县委提出了县 4个班子党员领导成员与党外人士交朋友结对子的建
议,被县委采纳,4个班子的党员领导成员都联系了 1至2名党外朋友,经常同他们谈心,交流
思想,联络友谊,倾听他们的呼声,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主动接受党外人士的民主监督并
及时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同时,县委还制定和实施
了《关于健全县委同党外人士举行座谈会制度的意见》。1987年,县委为工商联解决了办公地
点及经费,并于 3月21日成功地召开了“嫩江县工商联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使中断活动达
23年之久的工商联组织得到了恢复。为切实加强对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力度。1989年,
县委统战部与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非党后备干部队伍和做好党外人士安排工作的意见》,
199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外干部选拔、使用、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1992年,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使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得到了各
级党组织的重视。1997年,在县政协九届委员会中有 100名党外人士担任政协委员,其中,副
主席2人,常委21人;在县十三届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57名,占代表人数的26.5%,其中,
当选为副主任1名,常委3名。1999年,全县共有党外处级干部5人,党外处级后备干部6人,党
外科级干部34人,党外科级后备干部90人。1989年,县委组织全县党外人士开展了“比成绩、
赛创造、做贡献”活动。1990年,县委组织全县党外人士围绕振兴嫩江经济工作开展了大讨论,
把民主政治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91年,县委统战部会同县监察局、审计局、教育局聘请
6 位非党人士分别担任特约监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1996年,县委统战部先后建立健全
了“民主政治协商制度”、“党外人士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
联谊交友制度”,使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1990年,县委下发了《在全县党外人士中开展发挥专长、献计献策、建功立业竞赛活动的
方案》的通知,并在非党知识分子中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即撰写一份有价值的论文,提一
条合理化建议,提供一条科技信息,索取一份技术资料,引进和推广一项新技术,搞一项设备
改造和工艺改造,引进一项科学试验,研究一项科研课题,研制一项新产品,填补一项空白。
此项活动的开展,把“献计献策,建功立业”活动引向了深入。当年,党外人士献策多达 570
余条,被各部门采纳71条。至2000年末,在整个活动中,党外人士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的
技术改造、技术革新达620多项,获市以上科研成果、技术进步奖的有263项,产生直接经济效
益2 500多万元;党外人士围绕发展县域经济开展调查研究50多次;技术服务、咨询论证240多
次;举办技术培训、知识讲座100多个班次;提出各方面合理化建议3 000多条,被有关部门采
用460余条,产生经济效益2 400多万元。
1992年,县委统战部在农村党外人士中开展了为奔小康“献计出力”活动,全县农村党外
人士积极进良言、献良策,仅2000年就提出比较有价值的建议 100余条,其中,有80余条被乡
镇党委采纳,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4年,县委统战部在“三胞”眷属中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提供一个信息,引荐
一个人才,引进一笔资金,引进一项技术。全县共有“三胞”眷属1500多人,这是一支招商引
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力量。每年春节前夕,县领导和统战部领导都要对重点人士进行走
访慰问,对于生活比较困难的,县乡两级政府每年都要给予补助。对于那些在工作、生活、子
女升学、就业等方面有困难的“三胞”眷属,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都定期研究解决。特别是各
个乡镇,每年春耕时节都专门为“三胞”眷属解决贷款、化肥、种子等方面的难题。同时,县
委统战部还积极为“三胞”眷属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县委统战部编印了《飞鸽展翅——嫩江县
概况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简介》、《北国粮仓——嫩江县》等宣传资料,并将其发到“三胞”
眷属手中,为他们扩大对外宣传提供便利。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三胞”眷属座谈会,向他们宣
传政策、介绍项目、征求意见。1995年 5月,县委统战部召开了“三胞”眷属招商引资信息发
布会,请县计委、科委、乡企局等单位详细介绍了本县一些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并印成项目册
发到了“三胞”眷属手中,得到了广大“三胞”眷属的欢迎。据不完全统汁,开展“四个一”
活动以来,全县通过各种渠道共向海外寄信1 200多封,收到回信960多封,收到信息370余条,
技术资料和样品150多件,引进海外资金达1 000多万元。
三、“光彩事业”活动
1995年,县委统战部成立了推动“光彩事业”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全县推动
“光彩事业”活动的意见,在全县个体私营会议上向全县广大个体私营业户发出了《手拉手,
心连心,为“光彩事业”献爱心》的倡议。倡议书发出后,全县厂、大个体私营业户都积极行
动起来,争做光彩人,争办光彩事。针对全县个体私营业户中办实业的少,有些人想办实业又
找不到好项目的实际,县委统战部在1995年 6月召开了“全县个体私营经济项目开发信息发布
会”,发布9大类共105条信息。1999年,县委统战部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开展了结对子
扶贫活动。在全县选定20位有经济实力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使他们与20位较贫困的统战
对象结成对子,进行结对于扶贫。在统战干部的协调下,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与贫困户进行
了对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行动,出钱、出物、出力,切实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
中的实际困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县委统战部多次组织个体医生和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代
表人士开展为文明城镇建设捐款,为乡村敬老院、离休老干部和驻军官兵义诊,为贫困学校、
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等活动。从“光彩事业”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广大非
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已达100多万元。
四、民族宗教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工作,建立了20名的少数民族代表人物队伍和15名宗教
界代表人物队伍,使各族各界群众团结和睦,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奉献社
会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特别是在发展民族特色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
做出了一定贡献。
全县主要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大教派,共有信教人员 5 200余人。全县共有基督教教徒
2 400多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能正常开展活动,自觉到3个合法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同时
在支持信教群众正常活动的前提下,也向他们宣传维护党和政府工作及爱国、爱教思想。
五、对台工作
全县共有台属117户,550人,其中,城镇30户,126人,农村87户 424人。1986年以来,
县委统战部、对台办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加大了对台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开展
了以对台经贸和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宣传工作,每年春节前都为十几位在海外有经济实力的台胞
邮去贺年卡和《飞鸽展翅——嫩江县概况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简介》、《君想发大财,请到嫩
江来》、《北国粮仓——嫩江县》等宣传资料,以此来增加台胞对嫩江县的了解。以调动台胞、
台属积极性为出发点,积极为台属排忧解难办实事。嫩江县农村台属较多,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对此,县对台办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批平价煤、化肥、种子,帮助他们贷款、解决子女就
业,减免学杂费和统筹、提留款等。以增强嫩江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出发点,认真做好台胞的接
待工作。1988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嫩江县接待台胞细则》,至2000年末,全县共接待台
胞12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