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三节 主要工作


 

  一、技术培训

  1991年后,县科协曾5次培训评定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各类农民技术职称1 500人。1996~
2000年,县科协办“中国农业大学”函授班3期,设有种植、畜牧养殖等专业,有895人参加学
习,取得毕业证书。1998年,全县利用“科普之冬”活动,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普及
了工农业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管理方法等科普知识。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科普
讲座、放映科普录像和电影、广播电视讲座等 2 154班(场)次,综合培训16 600人次;引进推
广工农业实用技术37项,开发新产品、新项目54项,创经济效益 3 761万元。1999年,全县在
“科普之冬”活动中实际培训98 863人次,占应培训总数的95%以上。

  二、新技术普及推广

  1986~2000年,全县采取各种方式大力推广普及新技术,开展科技致富创高产活动,涌现
一批科学致富高产典型,即高产“大王”。县科协经常组织高产“大王”巡回演讲,影响带动
了一大批农民走上了科学致富之路,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2000年末,各行业累计推广 308
项新技术,普及推广项目覆盖面广,起到了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作
用,加大了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中的比重。

   主要技术普及推广项目表
  表10—2



  续表



  三、科普宣传

  1986年后,科教影片、科普录像以及多媒体等多样化形式的宣传工具逐步增多,扩大了宣
传普及面。县科协编发科普简报和科普宣传单,请专家组织科普讲师团宣讲科学技术知识,开
展跨年度“科普之冬”活动12届。在城乡中小学开辟第二课堂,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科普书画
展和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城乡普遍利用黑板报、科技画廊、科普录像、科教影片、多媒体互联
网等形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1999年,开展科技咨询宣传、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等活动
643次,有5 543人次参加,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3 000余个;送发科技书刊、科普资料52 760
份;编发科普之冬活动简报、科技小报、科普宣传单84 556份。

  四、科技咨询

  县科协、城乡科协及各行业学会,以各种形式搞科技咨询服务。1999年,县科协和城乡科
协咨询解答问题2 200次,其中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咨询占80%以上。1986~2000年,县
科协城乡科协累计咨询服务问题88 300次,各学会科技咨询服务32 900次,上网查询科技经济
信息2 530条。

  五、学术技术交流

  1987年,县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征集论文 150篇,其中作为行业学会交流科技论文
成果35篇,一些论文成果对嫩江农业等部门科学技术的推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此之后,
技术交流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1999年 8月,全县首次举行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奖活动,县
科协征集论文 430篇,有26篇论文成果获奖,向市推荐交流优秀科技论文成果12篇,均获得三
等以上自然科学成果奖。1986~2000年,与全国各地技术开发机构、中介机构、大专科研院所
建立技术信息网络系 200多个。帮助各乡镇的乡(村)科协、学会为中心建立信息网络,努力实
施“金桥工程”,为农民、企业牵线搭桥,引进技术238项,积累技术交流资料2万多份,组织
行业技术竞赛200多场,交流录像技术普及资料308部,提出技术合理化建议 2 800条,建立农
村行业技能研究会205个,举办学术技术交流会61次,征集学术论文5 900多篇,其中,在国家、
省市报刊发表论文970篇,参加加拿大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交流论文2 300篇,获得国际及省、
市级科技学术奖23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