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军事训练

第二节 军事训练


 
  

  嫩江县人武部的军事训练工作,以提高训练质量为核心,以形成战斗为标准,继承了各个
历史时期军事训练的优良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立足实际装备,着眼实战和遂行任务的需要,
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军事训练工作不断发展,由最初简单的军事常识教育发展到比较正规的
技术、战术训练,由早期简单的组织民兵训练发展到协同合成训练,由小型分散的群众性练武
活动发展到以基地训练为主要形式的集中训练。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基地化、制度化训练的道
路,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圆满地完成了各个历史时期上级赋予的各项训
练任务。

  一、首长机关训练

  1986~1995年,县人武部建制归地方期间的首长机关训练,认真贯彻“减少数量,提高质
量,突出重点,打好基础”的十六字方针,以整党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的新形
势下,突出训练重点,侧重于民兵骨干和教练员的训练。1989年,由县儿名人武干部组成的代
表队在参加军分区组织的军事比武中,获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1990年 7月,在省军区组
织的全省人武部干部军事会操上,嫩江县派出的4名人武干部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1996年,嫩江县人武部收归部队编制后,首长机关训练进入了新的训练阶段。机关干部主
要进行高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机关干部的高技术知识水平逐步提高。随着训练内容的丰富,
首长机关训练也成为了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1997年,人武部首长机关训练主要是进
行三大条令、地形学、兵员动员业务知识、高技术知识、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和军用文书格
式和微机操作的学习。1998年,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军委新颁布的《三大条令》。并加
强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的高科技水平。采取集中教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高科
技知识和微机操作,人武部机关干部 80%以上人员都能使用微机进行办公。1999年,人武部机
关干部训练主要以省军区下发的《1998年至2000年县级人民武装部军事训练规划》、《县(市)
区人武部高科技知识学习三年规划》和《县级人武部军事训练考核规则》为依据,对全部机关
干部进行封闭式集中训练,在分区组织的考核中取得了好的成绩。2000年,人武部机关训练按
照制定的《科技练兵实施方案》进行,集中学习高科技知识教材,参加地方组织的微机培训,
观看高科技知识讲座录像带,并以比武竞赛的形式促进训练效果,使人武部干部的业务素质和
工作能力有了明显进步,逐步适应了部队建设的需要。

  二、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训练

  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即是民兵训练的组织者,又是带领民兵执行任务的指挥者,抓好专武
干部和民兵干部的训练,是加强基层民兵建设,保证民兵完成战备执勤和遂行任务的关键。嫩
江县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训练,主要由县人武部组织训练和参加军分区组织的集训,专武干部
每年都进行集训,民兵干部主要以新任职干部和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干部为主,年训练时
间大约在30天左右。训练内容主要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动员工作和本级指挥为主。

  1987年,专武干部训练遵循“突出重点,改进方法,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集中训练和
函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县人武部每年都集中专武干部进行培
训学习,选送专武干部参加军分区组织的培训,组织新任职的民兵干部和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干
部、部分民兵骨干进行集中训练。1996~2000年,专武干部共培训500余人次,民兵干部220人,
主要以学习本级指挥、高技术知识、本级业务知识和进行手中武器操作等内容的训练,民兵的
训练也以先教教官,后教兵,以培养四会教练员为主要形式上来,加强了指挥人员的培养,为
组织和实施民兵训练奠定了基础。

  三、民兵训练

  对民兵实施军事训练,提高民兵军事素质,是增强民兵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储备
强大后备兵员的重要途径。嫩江县历来重视民兵训练工作,民兵的军事训练也由简单的军事常
识教育发展到比较正规的技术、战术训练,由单一的基本技能训练发展到包含多种技术兵的训
练,由小型分散的群众性练武活动发展到在训练基地进行集中训练为主要形式的训练,由简到
难,由单一向综合,逐步走向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训练的轨道。经过训练的民兵和预备
役人员,掌握了多种军事技能,为适应未来战争和完成遂行任务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步兵分队训练

  1986年后,人武部归地方建制的十年间,基干民兵训练人数和训练时间有很大压缩,每年
只训基干民兵总数的六分之一,训练方法也由基层单位组织训练向基地化训练转变,向能够执
行遂行任务上转变。1987~1989年,军分区共赋予训练任务数1 130人,实训了1 286人,超额
完成了训练任务。1988年,嫩江县民兵代表军分区参加省军区民兵训练考核任务,获得了全省
第九名。

   1992年民兵军事训练任务分配表
  表12—4 单位:人



  1996~2000年,嫩江县共训练民兵2 388人,其中步兵分队训练1 515人。训练方式以基地
化训练和各基层单位自行组训为主,训练科目主要有队列、战术、射击、爆破、投弹等,每年
训练时间为20天左右。训练结束时,县人武部均进行普考或抽考,训练成绩优秀率达到36%,45%
达到良好,及格率在97%以上。

  (二)专业分队训练

  嫩江县民兵专业技术兵的训练,是随着民兵技术装备的增加,专业技术分队的建立,由点
到面,逐步开展起来的。80年代后期,突出多兵种协同作战训练,民兵训练的重点也转向了民
兵干部和专业技术分队,这时主要有八二迫击炮训练、有线和无线通讯训练、高射机枪训练、
工兵训练、侦察专业训练等内容,县属民达兵专业技术分队民兵在训练中创出的“六七加农炮
内膛枪训练法”和“四○火箭筒枪训练法”分别获得沈阳军区和省军区民兵训练项目改革三等
奖。进入90年代,民兵专业技术分队训练主要按照军分区的年度军事训练指示施行,采取轮换
制进行,每年进行2~3个分队进行训练,一般在30天左右,训练内容主要结合分队所担负的任
务和专业为主,辅以政治教育和军事基本技能。1996年,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专业技术分
队训练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训练中以“打赢”为目标,以提高训练质量为目的,按照训用一致,
突出重点,分类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规范化和基地化训练。1996~2000年,专业技术
兵共训练653人。多次接受省军区和军分区的验收考核,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应急分队训练

  根据中办发[1990]12号文件精神,结合嫩江县民兵分布实际,在县内建立了县民兵应急分
队和民兵应急排。这两支队伍是应付突发事件的“拳头”力量,组建后历年是民兵军事训练的
重点,主要是提高整体遂行作战任务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每年都按照军分区赋予的训练任
务进行训练,时间为15天,训练内容主要以共同科目、专业单兵训练、战术训练,县人武部请
县武警中队教员讲授警棍盾牌术,丰富了训练内容,适应了任务的需要。县民兵应急分队在1998
年抗洪和执行扑火任务时,表现尤为突出,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在县人武部组织的紧急
遂行任务拉动时,受到了群众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