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嫩江县发生的地方病有克山病、磺缺乏病(甲状腺肿病)、大骨节病、布病。嫩江县是克山
病发病率、病死率较高县。防疫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综合性预防措施,以改水改
粮,改善居住条件为基础的全民性防治工作,加之人民生活逐年提高,居住条件、营养条件的
改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使克山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89年以来,全县没有发生急
性克山病。

  嫩江县是碘缺乏地区,碘缺乏病发病率高,重病区多。1999年末,全县共查出碘缺乏病106
例,患病率0.22/10万;克汀病人 6例,全部集中在塔溪乡永明村.采取加强硒碘盐的管理,监
督市场硒碘盐的销售,各部门配合进行经常性监督管理,净化了盐业市场。普服碘油丸,在 0
~14岁儿童和孕妇、哺乳期妇女中进行。1997年,市专家组对全县进行了抽样检查 (包括临床、
B超、尿碘),符合国家标准,通过了市级验收。

  嫩江县的大骨节病发病区域大多集中在沿江地带和半,山区村屯,比较严重的有联兴乡的
合兴村、北兴村,塔溪乡的杨树村,其它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人程度不同的丧失劳动
能力,是一种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地方性疾病。1984年,开始对全县 3~16岁儿童投服亚
硒酸钠片进行防治大骨节病工作。1990年,对全县 3~16岁儿童进行了大骨节病的普查和服硒
调查,共查出患者3 496例,患病率为12.2%,服硒率 78%。1993年,开始在病区设点进行抽样
调查、临床检查,观察发病动态。

   1993~2000年嫩江县大骨节病调查表
表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