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学创作 1986年,文学创作活动在机关、文化部门内开展得较为活跃。1987年,县文化馆创编的
《嫩江歌刊》出刊,自创歌词,自谱歌曲,并刊载部分自创诗歌,发至各乡镇和部分文艺爱好
者,与其他县市用作交流刊物,影响较大,两年出刊4期,后因故停刊。
1991年11月,《嫩江民间文学集成》出版,是一部以民间传说和故事为主,以歌谣、谚语
为附的综合资料书,全书挖掘、整理和选编了民间故事81篇,民间歌谣6篇,民间谚语 6类311
条,共11万字。该书抢救和保存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口头文学遗产,丰富了全县民族文化宝库。
1990年后,文学创作队伍不断扩大,涌现一批新人。高长春、楚宏志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成
绩突出,多部作品在国家级期刊发表。王凤臣擅于诗歌创作,其作品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
原县政协主席王国华在散文创作上较有造诣,其作品文字简洁、寓意深刻。在文学园地,以朱
维坚成果较丰、影响最大,他多部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由国家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并编成电
视剧在中央电视台8套、12套播出,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省级以上发表、出版文学作品名表
表16—4
0000325;[/$$p]
续表
附:嫩江县标碑刻
(一)嫩江县标——“玉带金珠”碑刻之一
嫩 江 赋
张庆山
千里嫩江,万年流淌,源出伊勒呼里,汇人松花江浪。南携四河百溪,北列一岭千嶂。古
称那河难水,又曰脑温诺尼,清冽澄碧,青春洋溢,后人名以嫩江。送肃慎楛矢石英砮朝觐,
伴鲜卑神鹰宝马出山,江上时闻达翰尔渔歌,桦林尝听鄂伦春猎曲,仙人柱飘出鄂温克小唱,
献珍珠玛瑙,贡哲罗紫貂。
然而沙俄火枪,打乱渔歌猎曲,奏捷之驿又传雅克萨捷报。筑城永戍,始于康熙二十五年,
城以河名,意为“精能善射”,墨尔根城“背负群山,南临沃野,江河襟带,上下要枢”。边
外七镇之一,曾为诸城都会。首任黑龙江将军移驻九年之久,萨布素实边兴业,文治武功显赫。
两度设墨尔根副都统,前后历二百零三载,所辖极边绝域,面积七万平方公里之多。满汉八旗,
同心巡疆守土,城设五门,神威重炮环列,前立官屯,耕牛播种稷麦,北路驿道,快马日夜穿
梭。每当盛暑七月,江上大张旗鼓,将军操练水师,战船破浪迎波。龙江建学兴教,始自墨城
两翼,中原文化传播,缘自流人渐多。
迁奴日众,不堪压迫,开黑龙江人民起义先河,鄂丁骁勇,难以拢络,建兴安城收抚不利
裁撤。黄金之路,直抵漠河,开启龙江兴办实业曙光。历史长河,流到民国,弃府立县又遭日
寇侵略,抗联战士出生人死,英雄可歌可泣,翻身解放,踊跃支前,人民重整山河。
转业官兵,唤醒荒原,陆海空军,大办农业,知识青年,奉献青春,北疆沃土,麦海豆浪
涌起连天绿波。冲破高寒,架桥铺轨,嫩林铁路贯通天南地北,碧野牧歌,水面鱼跃,综合实
力跨入全国百强行列。
人民军队第一位将军在这里播理想,生产部队第一位将军带出黑土地精神,地灵人杰,物
华天宝,中国大豆之乡又是矿产之乡。多宝山铜矿,黑宝山煤田,蕴藏全国第三和省隅最高储
量,关鸟河畔,大理岩崇山四起,门鲁河边,珍珠岩远销八方,今日嫩江,采金船正托起金色
的希望。地质摇篮,慨然献出六十多种宝藏,大豆产业优势,加工遍及城乡,构筑金珠工程,
展示明日辉煌。
山林起舞蹈,嫩水欢唱,一万五千一百平方公里大地展开博大的胸怀和臂膀;冬雪飞花,
春酒飘香,八街六镇十三乡欢迎每一位朋友前来嫩江。
一九九九年仲夏
(二)嫩江县标——“玉带金珠”碑刻之二
玉带金珠序
张庆山
嫩江飘如玉带,滋养丰饶的北国粮仓;大豆闪烁金珠,辉耀中国大豆之乡。嫩江儿女,团
结在县委、县政府周围,挟雄风而起,乘银浪而上,以腾龙之势,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驻嫩部队官兵、广大农垦职工、中省市直单位,与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奋发进取,拼搏向
上,共创美好未来,同建可爱家乡。
放眼主体雕塑,令人神采飞扬。红色花岗岩基座,凝聚历史沧桑;狩猎打牲之地,频遭罗
刹窥探,康熙初年建城,木栅围起高墙。怎奈水患日逼,南徙扩于道光。可恨沙俄战火,一炬
城毁人亡。继而日寇铁蹄,又来踏我脊梁。人民翻身做主,到处红旗飘扬。改天换地治水,垒
石筑坝齐忙,从兹惊涛不起,百姓乐业安康。公元一九九八,洪水肆虐暴涨,百年不遇大灾,
神州瞩目北疆。新堤加紧修建,美化并轸而上,确保安澜永渡,鸟语花香,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捧起新世纪的管弦,奏出新时代的乐章。更把春的喜悦、秋的遐想,雕成永恒的希望。
放眼寰球,嫩江乘势而上,展望未来,金珠更加辉煌。
时在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九年仲夏
(三)嫩江县标——“玉带金珠”碑刻之三
爱新觉罗.毓半云题字
古榆雄风
张庆山 诗并书
披风斗雨三百年,霞飞血火立边关。
城毁城兴墨尔根,独历沧桑绿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