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音乐舞蹈 1986年,一批音乐专业学校毕业生活跃在文艺舞台,在歌曲演唱、创作、舞蹈、乐器等方
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李琳获“黑河之春”音乐会“塞北杜鹃杯”民族唱法一等奖,李星作词、
王枫谱曲创作了歌曲《嫩江大地美》。1987年,由朱维坚作词、王枫谱曲的歌曲《赞美你,家
乡的银花》问世。随着流行音乐的迅速发展,千批新歌手崭露头角。
1989年 6月,潘志刚获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台、省音乐协会举办的青年歌手广播大赛通
俗唱法优秀奖。1990年 4月,青年王世宏、姜长利首次捐资举办业余选手音乐、舞蹈大奖赛,
此次活动打破了省界、县界,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讷河市、九三农管局等
地和嫩江县共有 116名选手参加比赛,42名选手获奖,在全市、全省影响很大。同年万冬获黑
河市青少年歌手大赛通俗唱法二等奖。1991年,县文化馆首次办青少年舞蹈基本功训练班,25
人参加培训。
1993年,赵中华创作了管弦乐合奏曲《黑土春潮》、《节日天山》,使高雅艺术在嫩江有
了一席之地;此期间王枫创作歌曲以形成风格,沿用鄂伦春说唱艺术——摩苏昆音乐,表达了
民族风格优美抒情民歌音乐,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并影响一部分业余创作者,促成创作
群体。第十四届“黑河之春”音乐会即业余歌手大奖赛在嫩江举行,嫩江一中教师朱虹获民族
唱法一等奖。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县内举办多处电子琴、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培训
班,以点带面影响一大批中小学生。1994年,崔久友创作的双人舞《汗水情丝》、《向北方》
和孙玉梅创作的群舞《黑土春潮》、《袖头秧歌》均在“黑河之春”音乐会获奖。音乐,舞蹈
由舞台文化向社区文化并逐渐向广场文化发展。
1997年,由孙玉梅、崔久友合作创作并表演的双人舞《红头绳》,在首届全省县级专业艺
术表演评比赛中获表演一等奖。5 月初,举办“迎‘五·四’红羊杯”青年歌手大奖赛,99人
参加比赛;赛后评选出5名歌手参加市青年歌手大奖赛,在比赛中2名歌手分别荣获民族、美声
唱法一等奖,其他3名获二、三等奖。
省级以上发表、获奖音乐作品名表
表16—5
嫩江,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
玉 带 金 珠
母亲河——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