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网络 设备
第二节 网络 设备
1986年,长福乡通村喇叭达1 234只,20个村通了广播。临江乡增加300只喇叭,13个村通
广播。白云乡和塔溪两个乡分别增加 200只喇叭。伊拉哈镇有10个村安装扩大机。前进乡有19
个村安装扩大机,喇叭人户率达39%,通播率达到38.9%。
1987年,全县有16个乡镇设广播放大站,全县小喇叭人户6 975只(1987年人户4 406只),
人户率16%。全县通播的村达35个村,通播率 11%。全年县广播电视局购进铁线5吨,广播音箱
420支,高音喇叭48个,扩大机12台,为事业建设提供了物资保证。
1989年,农村新建村级广播室26个,新增加大喇叭100支,安装入户小喇叭1 450只,新架
设水泥杆标准线路 5公里,村干线路20公里,乡镇广播站更新设备11台,县广播站更新放大机
一台,使有线广播播出质量进一步提高。
1990年,一改过去单一有线传输,只能覆盖平原乡的落后局面,建起以县广播电台为中心,
以乡广播站为基础的有线和调频相结合的广播网络,覆盖率达 68%。全年新建广播室15个,安
装大喇叭45只、小喇叭 200只。科洛乡建成调频村对讲网络,使全乡12个村实现对讲。伊拉哈
镇筹资43万元,建成标准化网络,全镇27个村全部通广播。全县除嫩江镇、新胜乡、双山镇外,
其它乡镇都建立了广播站,还建成了以乡(镇)到村的广播专用线124公里,农村共有小喇叭11 425
只,占农产总数25.4%。农村广播室达191个,拥有大喇叭490只。
1993年,全县建村广播室10个,安装大喇叭40只。1994年,全县241个行政村中有198个村
建立了广播放大室,大部分屯也建有放大室,大喇叭达到634只,广播覆盖率达到78%。
1996年,伊拉哈镇、海江镇建立调频广播电视站,双山镇建立了调频广播站。县城内新铺
装有线电视主干线9公里,支干线达113.4公里。县城内有线电视网覆盖范围为:向南到前卫粮
库、气象局、一砖厂,向北到江畔居民区,向东达县粮种场居民区,向西达旭光朝鲜族村。城
内有线电视人户达 9 000户。在农村,多宝山镇、双山镇、伊拉哈镇、海江镇、科洛乡、门鲁
河种畜场等地建立了有线电视站,有线电视网在农村也开始铺装。
1997年8月10日,县广播电视局筹资180万元建设的多路微波线路全面开通。临江乡、新胜
乡、长福乡等地的大部分村屯和科洛镇、联兴乡、前进镇的部分村屯都能接收到多路微波信号,
有线电视人户达10 000户。县城铁路、糖厂两企业有线电视网与县有线电视网联网,县广播电
视局新架设有线电视主干线4公里,并完成公安局到军民路干线迁移工程,新增人户5 000户,
累计人户增至 1.5万户。1998年,白云乡、座虎滩乡、前进乡、临江乡的乡直所在地及14个村
开通了多路微波网络,2 513 户农民看上了有线电视。伊拉哈镇也开通有线电视,实现光缆传
输,有线电视网覆盖全镇17个行政村,645产农民看上了有线电视,并有7个行政村建地面卫星
接收站。县城内有线电视新增人户2 513户。
2000年,县广播电视局安装人员完成了16栋居民楼有线电视网安装工作,新增人户 840户。
在农村完成了座虎滩乡哈尔通村、立杰村,白云乡富强村,霍龙门乡霍关村和塔溪乡土窑子村
5个村的有线网的设计安装,5 000户村民看到了有线电视。通过多年有线电视网络拓展,全县
大部分地区居民都能收看到多套电视节目,播出质量也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