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伊拉哈镇
第二节 伊拉哈镇
伊拉哈镇位于嫩江县西南部,南与讷河市老莱镇毗邻,东与本县双山镇相连,北与九三农
管局大西江、鹤山农场接壤,富嫩铁路、齐黑公路纵贯本镇中部,行政区划总面积 563平方公
里,自营面积21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 071公顷,草原面积2 000公顷,林地面积8.63
公顷,自然水面56公顷。辖14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1999年,总户数10 126产,33 708人。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1992年以来,全镇平均每年向外省、市提供小麦1万吨,大豆1.1万吨,
马铃薯0.3万吨。1998年,全镇农业总收入9 7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584元,财政收入299.4
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44%。
2000年,伊拉哈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4 400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 6 600万元,粮豆薯总
产46 600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 253元,镇村企业总产值7 140万元。农业以市场为导向,调
整种植结构,减少小麦、黄豆面积,增加了马铃薯、油菜、元葱、白芸豆经济作物面积,增加
了农民收入。通过结构调整,全镇种植甜菜866.67公顷,亩收入达504元,比小麦增收655万元;
马铃薯1 066.67公顷,亩收入达583元,比小麦增收947万元;白芸豆466.67公顷,亩收入 453
元,比小麦增收317万元。三项作物共实现增加农业收入1 919万元,增加纯效益 787万元。白
瓜子、芸豆、蔬菜适应伊拉哈镇种植,销路好、效益高,全镇已有蔬菜、芸豆、元葱典型示范
户20户,种植面积达 140公顷,蔬菜大棚达4.33公顷。培植建设优质小麦、日光高效温室蔬菜、
“三田一区”三个基地,逐步实现产业化。优质小麦基地,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日光
高效温室蔬菜基地在古城村路边开发区,投资200万元,建成10栋占地面积2公顷的节能温室,
已实现收入7万元,效益4.5万元。“三田一区”基地在三星村进行试点。进行优质新品种、新
技术经济作物的试验,经示范田和建立攻关田来引导农民走科技兴农、科技致富,适应市场、
改善品种、提高效益的新型农业路子,促进了农产品综合效益的稳步提高。
畜牧业发展迅速,到1998年,全镇有生猪、黄牛、奶牛、羊、禽养殖大户 139户,畜牧业
总收入达 1 324.8万元。全镇实施了大户牵动战略,加大对养猪、养牛大户的扶持力度,重点
扶持生猪直线育肥和黄牛集中育肥。至2000年,养黄牛大户达14户、奶牛大户12户、养禽 7户、
羊17户、养犬 2户、生猪育肥大户61户。完善和发展牲畜交易市场,扩大牲畜销售的辐射面,
一方面强化对市场的管理,完善市场设施,给交易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建立市场综合
治理办公室,实行综合治理,确保良好的交易秩序;另一方面由畜牧站牵头具体承办销售业务,
加强信息反馈,扩大销售辐射面。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畜牧站服务作用,加强防疫检疫、
牲畜品种引进、饲料供应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提高了养畜的科学饲养水平。制定了伊拉哈镇发
展畜牧业 6项优惠政策,即贷款优先,优先承包机动地,建畜舍免收土地超占费,并由集体补
贴 300元钱,畜牧综合服务站免收服务费,提供技术指导。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发展畜牧业的
积极性。到2000年,全镇生猪存栏12 917头、黄牛存栏2 474头、奶牛存栏175头、羊存栏6 538
只、马存栏 961匹、禽存栏15万只;出栏生猪12 600头、黄牛1 060头、羊1 900只、禽63 400
只。畜产品销售:牛奶550吨、鲜鸡蛋1 080吨、羊毛19吨、猪肉1 020吨、羊肉28吨、牛肉160
吨、禽肉156吨。
镇村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有了新的发展。2000年,全镇个体私营户数达到 436户,其中:
镇办96户、村办11户、私营19户、小卖店89户、饮食22户、五金建材家电13户、精品户12户、
加工修理业104户、大市场70户。全镇实现总产值17 132.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 992.7万元、
镇村企业产值7 140万元,镇办企业实现877万元、村办企业实现1 739万元、私营企业实现2 810
万元、个体企业实现2 250万元。实现利润422万元,其中,镇办企业实现77.5万元、村办企业
实现109.6万元、私营企业实现150万元、个体企业实现85万元。实现税金76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伊拉哈镇有中小学16所,有学生4 564人,教职工423人。1986年,伊
拉哈中心校进行了体制改革,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实行办
学经费村统筹乡管理的办法。1992年伊拉哈镇初级中学并人伊拉哈中学,成为嫩江县一所规模
最大的农村普通完全中学,有教学班25个,其中:初中班19个,高中班6个。教职工130人,建
教学楼2 648平方米。1993年,开始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1997年8月,通过省高标准扫盲验
收,1998年 7月,通过省“实普”验收。199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农科教结合百名示范乡镇之
一。1998年 9月。通过“两基”国检,并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教育强乡镇之一。1998年
10月建一栋综合楼,1999年,全镇16所学校中建成市级双全中学1所、市级双全小学3所、规范
化小学1所、合格小学11所、基本合格学校4所。2000年,镇直小学、兴隆小学、永发小学、山
湾小学等8所学校为镇、村办完全小学;三星、古城和新化3所小学附设初中班;黎明、五一两
所学校为村办九年制学校;新太、新丰两所村办小学;伊拉哈中学为镇办完全中学。
1991年,伊拉哈中心卫生院翻建住院部楼,增设理疗科,住院部床位10张。1993年开设 B
超室。1994年购买 200maX光机、50maX光机、检验科设日本进口尿样自动分析仪。双筒电光源
显微镜、火焰光度计。1997年,开展首例剖腹产术。医院增设五官科、口腔科,设综合治疗仪
1台。1998年,延接住院部二楼 300平方米,检验科购买721分光度计,开展生化、血离子等检
验项目。购买微量元素测定仪、购置200maX光机 1台。省厅拨双极高频电刀、人工呼吸机、高
压立式灭菌器、心电图机、脑血流图机,激光治疗机、妇科电动产床、腰椎牵引床、纤维胃镜。
增设儿科、肛肠科、麻醉科,床位20张,冯勋柱开展首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妇科开展子宫次全
切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宫外孕手术及腹膜外剖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