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三节 霍龙门乡

第十三节 霍龙门乡


 
  

  霍龙门乡位于嫩江县中部偏北,东临小兴安岭,与黑河市爱辉区接壤,南与座虎滩乡相连,
西与门鲁河乡为邻,北与多宝山镇交界。行政区划总面积 1 15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南街村,
全乡自营土地面积18 859.7公顷,其中:耕地3 417公顷、林地 4 484.4公顷、牧草地5 611.9
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54公顷、交通用地81.9公顷、水域46公顷、未利用土地4 864.1公顷。
适于种植小麦、大豆、油菜、甜菜等作物,是县内的麦豆产区之一。森林面积大,立木蓄积量
达 322万立方米。水草丰美,适于发展畜牧业和渔业。山产品资源丰富,盛产木耳、榛子、蕨
菜、猴头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砂金分布广、储量大。依克特大理石矿床储量达 500万吨,
乡域北部还有煤藏。全乡辖15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总人口5 784人,其中农业人口4 943人。
县属霍龙门林场设此。

  1986~2000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全乡人口增加 2.5倍,耕地面积增长
2.8倍,粮豆薯单产增长1.5倍、总产增长7.5倍,小麦单产增长 2.5倍,大豆单产增长77%,大
牲畜存栏增长3.6倍,生猪存栏增长14.2倍。2000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3 606万元,财政收
入达12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 746.6元。

  霍龙门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技为生产服务,不断提高科技因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
的比重,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注重引进优良作物品种,坚持增加投入
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大力推广大豆深施肥、小麦模式化栽培和甜菜纸筒育苗技术,提高了农产
品产量和质量。2000年,全乡粮豆薯总产1 075.7万公斤。

  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畜牧业,使畜牧业向大规模、高层次方向发展。2000年,有规模养殖
92户,生猪存栏4 992头、禽存栏57 141只、山绵羊存栏 4 985只、黄牛存栏2 153头。特色养
殖初具规模,霍龙门沟村有养鹿专业户2户,有梅花鹿38头,每年收入5万余元,畜牧业产值达
到386.36万元。

  为实现强乡富民的目标,霍龙门乡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坚持“互利互
惠、让利于民、政策吸引、优势互补”的原则,建成与地铁联营的依克特大理石矿、霍龙门地
板块加工厂等骨干企业。1998年,乡村企业总产值实现920万元,,销售收入900万元,利润45
万元,上缴税金10万元。2000年,获利润102万元,税金25.2万元。

  全面加强文明村镇建设。1998年,各村屯植树15万株;全乡投资 316万元,新建标准化住
房43栋,村屯道路铺装22 500延长米,铺装率达 85%;投资30万元,维修县乡公路21.4公里,
下涵管60余节,进行整修升级;规范商品一条街700延长米;乡直一条街绿化带500延长米,新
装路灯23盏;8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两个村 580户安装了有线电视,电视人户率达99%;电力
事业发展迅速,全乡16个村屯,已有15个村屯通上国电。

  教育“两基”工作步伐逐步加快,“普九”工作顺利通过政府验收,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
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改变办学条件,使全乡各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不
断提高,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和85%。

  农村卫生工作有了新的进展,社会保障网络初步建成,各村已恢复了合作医疗,2000年,
恢复股份制村级卫生所10个,解决“就医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