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科洛乡
第十五节 科洛乡
科洛乡位于嫩江县中部,距县城东45公里处,地处兴安山地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科洛
火山群丘陵状台地区。齐黑公路横穿而过,是嫩江县东部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行政
区划总面积2 032平方公里,自营面积232.3平方公里。盛产大豆、小麦等农作物及黑木耳、蘑
菇、榛子、五味子等山产品。境内有 3个国营农场和14个驻军农场。2000年,有13个行政村、
14个自然屯,全乡总人口13 596人,耕地面积8 673.33公顷。
科洛乡在立足于发展大豆、小麦这一主产作物优势的同时,把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放在首
位,改变了农民的种植观念。经过几年的实践,油菜、甜菜生产已形成规模,特别是油菜生产
已占全县首位,黑芝麻、中草药等经济作物在科洛乡有了立足之地。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
科洛乡还通过“过腹增值”来发展畜牧业,黄牛、山绵羊饲养量在全县占重要位置,山鸡、林
蛙、蚂蚁等特色养殖也初步形成规模。
乡镇企业建设,投资 300余万元先后建成了面粉厂、砖厂、液化汽站、加油站等乡镇企业。
1998年,成立的每月三次商贸大集成为嫩江县城东部四乡的商贸中心,每个商贸大集客流量都
在1 000人以上,成交额达2万余元,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科洛乡有舞厅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20余个,放映队常年为农民放映电影,每年春节期间组
织秧歌队表演,广大农民积极踊跃参加,改变了以往春节期间赌博成风的恶习,乡党委还成立
了文艺小分队,经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每年都与附近的乡、场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文
化娱乐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受到好评。
1996年以后,各村先后自筹资金安装了有线电视,乡广播电视站自筹资金安装了加密系统,
使有线电视覆盖面达100%,有线电视人户率达 95%,乡广播电视站先后受到市县及省广电系统
的表彰。
科洛乡有中小学校14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13所;专任教师130人,其中:小学95人、
中学31人。科洛中学为市级合格学校、县级“双全”学校。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4 000平方
米的教学楼和宿舍楼,生均建筑面积达4.6平方米。13所小学中 7所为市级合格学校、5所为县
级基本合格学校、2所为市级“双全”学校、2所为县级“双全”学校,中小学基本合格率为85.7%。
1997年,通过省高标准“扫盲”验收,1998年 7月以98.7分的成绩通过省“实普”验收,1998
年 9月通过“两基”国检。中小学毕业合格率均达100%。积极发展职业成人教育,乡办的农民
文化技术学校为市甲级校,13个村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中 5所为县甲级校,使参加学习的农民
学到了科学致富的真本领,为科学种田奠定了基础。
1996年,科洛乡规范了13个村的20余个个体诊所,成立了12个卫生站,形成了统一管理、
自负盈亏的局面,全乡的卫生事业摆脱了无证上岗乱行医的不良现象。乡卫生院大胆改革,打
破了“铁饭碗”,实现了各尽所能,大大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1986年以后,计划生育
由管理转向服务,服务站在工作上与卫生院紧紧配合,共同组成一支医疗小组,经常下乡进行
医疗检查,发现病情及时处理,使全乡人民的医疗保健有了保障。
科洛乡的基础建设初具规模,全乡的环乡路铺装率达到100%,全乡有 6个村安装了自来水;
13个村安装了电话,人户率达50%以上。柏根里、石头沟、双丰 3个村的农民自筹资金200余万
元,建起了3座住宅楼,农民住房的砖瓦化率达46%。
科洛乡的交通四通八达,齐黑公路贯穿全乡中部,科洛乡为嫩江县至黑河市的咽喉,1995
年,科后大桥建成通车。随着黑河、逊克口岸的对外开放,客货运输量猛增,日混合交通量平
均在2 000台次,客货运输量是齐黑线运输量的3/4。嫩北公路纵贯乡域西部进入五大连池市,
是沿线国营农场的唯一通道。更加方便了科洛乡居民出入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