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麦海乡
第十八节 麦海乡
麦海乡地处嫩江县东南部,科洛河上游北岸,南靠五大连池市,东接孙吴县,北临黑河市,
西与白云乡、塔溪乡毗邻。全乡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自营面积135.9平方公里,无霜期100
天左右,年均降水量 550毫米,境内多山林、草原。麦海乡地处五、六积温带,属中部寒冷区,
自然资源丰富,地质肥沃,土壤为黑土,腐殖质层深厚,盛产蕨菜、薇菜、猴头、木耳、蘑菇、
榛子等山产品,有狼毒、柴胡、元胡、黄芪、黄苓、白鲜皮、五味子等中草药材。2000年,耕
地2 866.67公顷、草原6 666.67公顷、林地32 000公顷。全乡共有16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
人口4 027人,农业人口3 945人。
1986年以来,麦海乡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社会总产值逐年递增,1996年,社会总产值
为1 860万元,1999年,社会总产值为2 1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996年为 260万元,2000年为
324万元;乡镇企业销售收入1996年805万元,2000年为103万元。
在效益目标的引导下,农民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合理布置种植
面积,大豆、小麦的种植面积约为2 80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0%,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保持
在30%左右,从而使麦海乡的农产品商品率由80年代的3%增长到1999年的30%,反映了麦海乡农
业的历史性转变。麦海乡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不断改进和完善发展农业的措
施,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广泛开展科技之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
力普及农业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农业实用技术,把机械耕翻、土地轮作、培肥地力及更换优良
品种、药剂拌种、化学除草、合理密植等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
1996年,全乡有养羊大户12个,养殖数量均超过百只,养牛大户15个,20头以上的牛群11
个,牛存栏5 062头、羊存栏2 014只、猪存栏2 617头、禽存栏3.3万只。1997年麦海乡配齐配
强了畜牧站工作人员,建成并完善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加强了畜牧防疫体系的建设。1999年,
全乡的畜禽养殖大户发展到51户,全乡黄牛存栏 2 560头、羊存栏3 680只、猪存栏3 030头、
禽存栏2.2万只,年总产值达到328万元,人均增收300元。
为加快小康步伐,麦海乡逐渐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农民进入市
场的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乡村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麦海乡的“朝阳山”牌蕨菜干1990年打人
国际市场,深受日本、韩国客商欢迎。麦海乡蕨菜生产面积约为 152平方公里,每年大量的客
户到麦海乡收购蕨菜。蕨菜的收入已成为农业经济成份的有效补充。
1997年,在乡政府所在地修建了商贸一条街和农贸市场,商贸一条街东西长 500米,由于
逐年不断完善,路面平整,边沟整齐,路两边有营业性门市房15栋,有供销社1处,饭店5处,
小卖店9处,农机配件商店 1处,此外还有派出所、农机站、金融机构各1处。农贸市场为繁荣
全乡的经济奠定了基础。
1997年,对创业屯进行国电架设安装,结束了麦海乡存在无电村屯的历史。整修了县乡公
路15公里及村屯道路 100多公里,保证了各村屯的道路畅通。1999年,乡直率先安装了有线电
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乡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教育工作,教学条件
明显改变。在全乡师生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出现丰硕成果。1997年,
全乡通过了省高标准扫盲工作验收,1998年,通过了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2000年,
麦海乡有中学1所,小学13所。
卫生工作得到明显加强,1997年,恢复村办卫生所,1998年,全乡各村都建立了合格的村
级卫生所。卫生保健、防疫条件得到了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均收入不断增加。1986年,全乡人均收入不足 300元,2000年,
人均收入达到 2 400元,全乡人民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档化、成衣化、
品牌化、多样化已进入了乡村居民的消费领域,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逐年提高,膳食结构发生
了明显变化。全乡砖瓦结构住宅已达到35%,乡村居民住房自有率已达到90%以上,居住面积有
所增加,居住质量得到较大改善。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达使农民出门越来越容易,通讯实现
了光缆化,大部分村屯都通了电话。“三大件”的概念在不断变化,彩电、冰箱、洗衣机、VCD、
摩托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