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嫩江县种畜场
第二十节 嫩江县种畜场
嫩江县种畜场位于嫩江县中部、门鲁河乡境内,距县城北75公里。南有门鲁河、北依固固
河。原名门鲁河种畜场。1968年设场,1971年复设,1998年,门鲁河种畜场更名为种畜场。2000
年,辖区总面积30 000公顷。有耕地2 100公顷,山林14 867公顷,草原10 200公顷,水域200
公顷,下辖5个分场,总人口3 171人。
全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农业方面不断调整农作物种植比例。1996年前,积极发展“两高
一优”农业,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引进适宜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场领导以市场为中心,积极引导职工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在农作物种植上尽量压缩大豆和小
麦的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数量。2000年,共种植芸豆73.5公顷,白瓜籽47.3公顷,薯
类106公顷,瓜菜类174.5公顷,果树 3.3公顷,其它经济作物47.3公顷。农业种植结构趋于合
理,产量逐年提高。
种畜场水草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全场依托农业,发展畜牧业。加强专业养殖户和
兼业养殖户的畜禽饲养工作,制定并落实免收畜禽圈舍的超占费,专业养殖大户可优先购买草
原,鼓励职工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坚持种畜立场原则,不断引进新品种,畜牧业生产得到快
速发展。1985年,全场养殖牛820头;羊208只,鹿48只。1995年,建肉用种羊繁育场 1处,建
有标准化羊舍960平方米,配套建筑320平方米,引进德国纯种肉羊种公羊2只、基础母羊100只,
调入优质母羊214只,集中进行繁殖。为了确保肉种羊的健康培育,繁育场配有高级畜牧师2人、
畜牧师1人、兽医师1人,另从省城聘请了两位养羊专家为种羊技术经济顾问和技术总监。种植
青贮玉米8公顷,紫花苜蓿3公顷,改善单一的饲草结构,提高羊的健康水平和繁育质量。1996
年,全场有养殖大户13户,生猪存栏 1 337头、牛存栏1 367头、羊存栏1 976只、鹿存栏61只,
养蜂81箱。至2000年,共引进纯种美丽奴种公羊1只,纯种长白猪2头,西门达尔种公牛 3头,
引进杂交核心羊群1 216只,特克赛尔、美丽奴两个优质肉羊品种核心群发展到966只,培育出
F1代种羊314只、F2代种羊546只、F3代高代次种羊39只。是年,养殖大户发展到24户,生猪存
栏1 760头、黄牛存栏969头、羊存栏2 675只,鹿存栏78只,养蜂200箱。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投资10万元对内涝地块进行了整治,共挖排水沟 5 600
延长米,修桥涵17座。2000年,挖排水沟2万延长米,加固水毁大坝2 000延长米,动用土石方
2万立方米,用工量5 000多个。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场有中学 1所,小学3所,有教职员工46人,在校生490人。
有1 500平方米教学楼1座。2000年,召开了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实行
了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场部设有卫生院1所,有医护人员9人,床位8个,有B超仪器协助诊断。
有畜牧兽医综合服务中心 1处。场部及分场都安装了有线电视,场部职工吃上了自来水,接通
了光缆,安装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