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革命烈士

第二节 革命烈士


 


  一、吕长宁

  吕长宁(1955~1999),山东省黄县人,大西江农场木材厂下岗工人、个体出租车司机、革
命烈士。吕长宁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父母都是中共党员。他自幼养成勤劳、勇敢、善良、正
直的品德,少年时就有过救助溺水同学之举。1971年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青团,一直
从事机务工作。他任劳任怨,脏、累活抢着干,困难危险冲上前,多次被评为农场先进生产者。
吕长宁帮贫扶困、助人为乐。1995年单位不景气下岗后,从事个体营运,在自身生活不保的情
况下,依然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1999年8月12日上午9时许,大西江农场场直青年王旭
辉下菜窖取猪食菜,因窖内缺氧而晕倒,正在修车的吕长宁听到呼救立即赶到现场,毫不犹豫
地下窖救人,因窖内严重缺氧而光荣牺牲,终年44岁。经黑龙江省政府1999年12月 8日批准,
授予吕长宁革命烈士称号。

  二、臧立杰

  臧立杰,1967年 8月1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国营嫩江农场八分场,原籍辽宁省金县,初中文
化。1987年6月在嫩江农场三分场参加工作,1987年11月13日应征入伍,上等兵军衔。

  臧立杰在校学习期间,勤奋刻苦,积极上进。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当国家征兵时,他毅然
放弃了工作,应征入伍。在农场召开的新兵入伍座谈会上,臧立杰发言说:“我到部队后,一
定好好干,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家乡父老对我的希望,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组织和各
级领导的关怀。”入伍后,在紧张的新兵训练中,臧立杰表现十分刻苦。由于他成绩突出,曾
两次代表全团新兵参加师里考核,均获优秀,并两次获得营嘉奖,被团里树为“优秀新兵标兵”,
编人所在部队的尖子连队红七连。在部队里,他努力使自己尽快实现由老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转
变,除了积极参加连队组织的政治教育课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写下了近 6万字的学习笔
记和心得体会。入伍仅一年多时间,臧立杰先后六次见义勇为,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
安全。198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89年 5月,部队进京执行戒严任务前,臧立杰找到连长和指导员说:“到那儿后,一定
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请连里放心,我绝不会给咱‘红军连’丢脸,争取扛回一面红旗,和
咱连在‘军博’挂的三面锦旗汇合,再照上张彩照。”当部队从集结地域往北京行进时,连队
考虑要留一个责任心强、素质较好的士兵留守,他担心把自己留下,马上找到连长、指导员,
递交了一份请战书。连长、指导员见他态度坚决,只好同意了。1989年6月7日,集团军政治部
摄像组人员欲录制暴徒焚烧军车现场的罪证,要连派战士跟车警戒。当时没有臧立杰所在班的
任务,他坚决要去,没等别人把衣服穿好,他已把枪拿在手中了。连长一看没办法,只好同意
他去。他第一个登上车,站在最危险的位置。在汽车行进途中,遭到暴徒袭击,为了保护战友,
保护录像机,臧立杰壮烈地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

  1989年 6月26日,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臧立杰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
式党员,革命烈士。同年7月27日,臧立杰烈士被中央军委授予“共和国卫士”荣誉称号。1990
年3月5日,臧立杰烈士的半身胸像被存放于军事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