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矿产

第五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矿产


德都县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目前已查明的有铁、铜、砂金、黄铁、硫、火山砾、浮石、
玄武岩、珍珠岩、侵入岩(花岗石)、河流沙、粘土、草炭等。
一、金属矿产
县内的金属矿产有黑色金属一一铁矿,有色金属——铜矿,贵重金属一一砂金矿。
朝阳二站北铁矿点。位于德都县朝阳二站(引龙河农场五分场)正北3公里处,该矿点有公
路通往龙镇。I号矿体长大于40米,出露宽度5米,厚3.83米。全铁品位:最高23.85%,最低
为20.05%,平均为21.36%。Ⅱ号矿体长大于40米,出露厚度大于3.5米,宽度大于2.25米。全
铁品位最高为22.72%,最低为19.73%,平均为21.37%。矿石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其次有磁铁
矿、黄铁矿及少量黄铜矿和褐铁矿等。脉面矿物由石英、绿泥石、绢云母组成。该矿点铁矿
化岩石中,全铁含量较高者达23.85%,最低者达8.92%,一般为20%左右。其他有用元素含量
甚微。
襄河农场铁矿化点。位于襄河农场东南方向2.4公里处。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嫩江组页岩
、泥岩、松散砂砾岩。结核状铁质砂岩产于松散砂砾岩中,矿层厚度约5厘米,为结核连续排
列而成。产状水平,结核长径在5~10厘米,其形态不规则,经拣块取样含铁量为28.79%。数
量少、规模小、不具工业价值。
龙门二站西铁矿化点。位于龙门二站西偏北约5.2公里处。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嫩江组松
散砂石。铁矿层厚度约0.5厘米,产于上述岩层中,呈零星分布。该矿点目前不具备工业价值

韩得山铜矿化点。位于本县朝阳乡金山大队南韩得山西北方向1.6公里处。该铜矿点地层
中普遍发育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铜矿化范围不大,一般长20厘米,宽
6~7厘米。矿面呈他形晶粒状结构,浸染状或裂隙充填构造。矿石有用矿物为针铁矿、赤铁
矿、辉铜矿、孔雀石、铜兰、黄铁矿。经光谱分析一般含铜为0.001~0.01%,个别高者可达
0.2%(仅一个样品)。此矿化属热液型,虽然矿化零散,规模小、暂不具工业价值,但矿化和
蚀变范围较大。对进一步多寻找金属矿化富集地段是有一定远景的。
库伊河砂金矿点。位于朝阳乡金山大队库伊河主沟及金山支沟中。该砂金矿点曾在中华
民国时期,由万署军等私人手工业开采过。日伪时期由日本人经营的田德金厂,进行过掠夺
式开采。解放后,黑河专署手工业管理局曾进行过调查,准备地方开采砂金。从1976年,由
朝阳乡金山大队进行手工开采。1977年黑龙江省冶金局地质勘探公司七○五地质队对库伊河
河谷及其支流进行了砂金普查,并做了评价。本砂金矿点地质情况基本清楚,砂金平均品位
低,规模小,只能供地方手工业开采。
二、非金属矿产
朝阳林场北黄铁矿化点。位于朝阳林场(引龙河农场十五队)北东方向3公里处。此黄铁矿
化为热液型,品位偏低,无工业价值。但该矿化点矿化围岩、蚀变类型与朝阳二站北铁矿化
点相类似,而二者均处在东西向朝阳断坳陷带中,且不可忽略在这一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铁矿
的线索。
朝阳林场二段黄铁矿化点。位于朝阳林场北西7公里处。出露地层为石炭系库伊河群额头
山组下段千枚岩、片岩、板岩。处于朝阳断终坳陷带西段,黄铁矿化存于强硅化、碳酸盐化
的安山玢岩脉中,呈细脉呈染状。经化学分析结果硫含量在4.7~5.2%。属热液型,规模较小
,品位较低,暂不能使用。
龙门农场一站黄铁矿点。位于龙门农场一站南约6公里处。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嫩江组散
砂砾岩砂岩。矿化层埋藏深度约20米。属沉积型,品位偏低,规模不大,无工业价值。
南格球山东黄铁矿化点。位于南格拉球山东2.5公里处。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嫩江组灰白
色、灰褐色、黄褐色细砂岩,地层产状近水平。在黄铁矿结核中含矿率达43.49~102.8公斤
/立方米,黄铁矿含矿率为2.20~10.65%,剥离系数为1:553.44。属沉积型,矿化范围较大
,但夹石多,剥离系数高,目前无工业价值。
老黑山自然硫矿点。位于德都县五大连池地区的老黑山。矿区出露地层均为第四系全新
统老黑山玄武岩组。自然硫产于老黑山东坡的火山砾和浮岩的混合中,在火山口的西北壁的
火山集块岩的裂隙中,也有自然硫的充填。按产出类型和成因,可分为裂隙充填和火山沉积
两种类型。裂隙充填产出自然硫储量很少。火山沉积型自然硫富集地段已采完,估计未采矿
石储量约有500吨,仅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三、建筑材料
德都县内可做为建筑材料的矿产有珍珠岩、粘土、砂、石等。此外,在五大连池区第四
纪火山喷发形成的浮石、火山砾、玄武岩等,也广泛地应用做建筑材料,其大有发展前途。

老黑山火山砾矿床。位于德都县城北部五大连池地区老黑山。矿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
新统老黑山玄武岩组,主要岩性为玄武岩与火山碎屑岩。火山砾分布在老黑山的北坡、东坡
和南坡,地貌上形成火山锥,总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周围是火山溶岩。锥体下部为红色火山
砾,厚2~4米,并伴有浮石混合物。锥体上部为灰色火山砾,厚0.2~0.5米,平均厚度为1.
1~1.3米,产状与火山锥的坡面一致,倾角10°~38°。火山砾光谱分析结果,含12种以上
矿物质。按矿床在地表分布的位置可分为三个块段:I号块段(南部):面积7.6万平方米,平
均厚度1.36米,储量1033600立方米。Ⅱ号块段(东部):面积2.1万平方米,平均厚度1.0米,
储量210000立方米。Ⅲ号块段(西部):面积4万平方米,平均厚度1.1米,储量44000立方米。
总储量为:1287600立方米(不包括与浮石混在一起的火山砾)。
该矿床为火山沉积型。根据黑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认为
此火山砾可做石灰火山岩无熟料水泥、火山砾砌块、无熟料水泥瓦等建筑原材料,还可做防
寒材料。
老黑山、火烧山浮石矿床。位于县城北部五大连池地区的老黑山和火烧山二地。该矿床
由黑龙江省原北安市地质局于1960年做过普查。两处矿床相距不远,且矿床类型相同。矿区
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老黑山玄武岩组,主要岩性为玄武岩与火山碎屑物。呈大面积露裸
的玄武岩分布在两座大山锥之间及其周围构成的熔岩台地。以浮石为主及火山灰等堆积形成
了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锥。火山灰只分布在老黑山火山口东北坡、东南坡及东坡上,在
火烧山没有分布。浮石主要分布在老黑山和火烧山的火山锥上,呈疏散堆积,岩石呈黑色、
淡黄色和紫色,气孔发育,呈蜂窝状。老黑山浮石分布面积为1.15平方公里,最大厚度70米
。火烧山浮石分布面积为0.43平方公里,最大厚度40米。
老黑山浮石矿床面积1150000平方米,平均厚43米,含石率85%,C(2)级储量42000000立
方米。火烧山浮石矿床430000平方米,平均厚1.5米,含石率85%,C(2)级储量5480000立方米

该浮石矿床为火山沉积型。据黑龙江省建筑科研所、黑河地区设计室德都县水泥厂等生
产试验,此浮石可做石灰火山岩无熟料水泥、浮石混凝土等原料。
五大连池玄武矿床。位于县城北部五大连池火山群之腹地,老黑山以东3公里处,临近三
池。
1976年黑龙江省非金属地质队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普查,对矿床进行了储量计算,做出
了评价。矿床系五大连池火山群最新喷发之一部分,属新生代第四纪全新统火烧山——老黑
山喷发形成的盾状玄武岩熔岩被的东部边缘部分。矿区出露地层有下白垩嫩江组黄灰色粒石
、英砂石、粉砂质、泥岩等,第四系全新统老黑山玄武组。矿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延伸
,略具不规则的长方形,长2224米,宽最大为1314米,最小宽为8.80米厚2-22.19米。储量
C(2)级储量3082.80万吨,D级储量3988.45万吨;远景储量121621.03万吨。该玄武岩矿床之
玄武岩,按有关技术条件规定属情况混合材,不适合做活性混合材,宜做水泥填充料。还可
用做火山岩棉、铸面和建筑面材,如砌围墙、楼房基础等。
七星泡农场六分场珍珠岩点。位于七星泡农场六分场东约2公里处,珍珠岩赋存于上侏罗
统龙江组上段球粒流纹岩中,呈夹层产出。但珍珠岩夹层厚度,规模不清,需进一步工作。

七星泡农场十三分场畜牧场珍珠岩点。该点位于七星泡农场十三分场种畜场北约4公里的
370高地上。珍珠岩赋存于上侏罗统龙江组上段流纹中,呈夹层产出。岩层产状为:倾向110
°,倾角27°,珍珠岩层地表出露厚度20米,长200米。暂不能利用,需进一步工作。
龙门五站粘土矿点。位于龙门五站东偏南方向约3.5公里处。粘土层属下白垩统嫩江组的
顶部层位,产状近水平,粘土层厚度大于1米。粘土呈灰色、灰白色,具有可塑性,很细腻。
可供地方小型开采,制砖、瓦等用。
砂石(粗细砂及河流石)。位于县内讷谟尔河两岸漫滩上。出露地层表皮宽10~20米,厚
1~3米,每年开采近百万立方米。
侵入岩(花岗岩)。德都县侵入岩分布不太广泛,仅出露于东部和北部。岩体一般呈岩基
或岩株状产出,少数呈小岩体及岩脉状产出。根据岩浆侵入旋回和岩相,岩石及岩石化学特
征,本县侵入岩划分为华力西中期、晚期和燕山早期三个侵入亚旋回。
华力西中期侵入岩。本期侵入岩主要分布在辽山附近。岩体呈岩株状产出,面积仅10平
方公里。主要岩性为碎裂斜长花岗岩。岩石具中细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颗粒大小
在1~3毫米,组成岩石之矿物为钾长石含量5~10%,斜长石含量50~56%,石英含量25~35%
,黑云母含量4~10%。副矿物有石榴石、锆石等。
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本期侵入岩分为三组:①第二侵入期花岗岩岩组。本期在侵入岩中
是分布最广的一期,主要分布于本县的东南部和北部。占侵入岩面积的75%,岩体多呈岩基或
株状产出,主要由黑云母花岗石、花岗闪花岩等组成,岩石具有中细粒花岗的结构,副矿有
碎灰石、木屑石、磁铁矿。②第三侵入期白岗质花岗岩岩组。主要分布在本县北部黄明山附
近,岩体为岩株状产出,岩性为中粗粒白岗质花岗岩,岩石具中粗粒白岗结构。副矿物为锆
石、黄铁矿、磁铁矿。燕山早期侵入岩。本期侵入岩仅出露在本县北部龙门山一带。为白岗
质花岗组成,具细粒、中粒、不等粒结构,副矿物为锆石、木屑、磁铁矿。
四、草炭
德都县共有草炭面积6070.9亩,总储量209.3万立方米,测定容积0.34~0.28,共含草炭
65万吨。草炭分布以中部讷谟尔河北部、科洛河流域漫滩地和沟谷洼地上蕴藏较多,南部、
西部数量少,炭层薄。
团结乡永远、永安村矿点。该矿点是德都县草炭面积最大蕴藏量最多的矿点,呈树枝状
分布、面积为2491.5亩,占全县草炭总面积的43.6%;储量78.1万立方米,占全县总储量的3
7.2%。该区草炭为仍在形成和累积的裸露草炭,草炭层平均厚度47厘米,中心区最厚处75厘
米左右,边缘区草炭厚度不足50厘米(这类草炭占该区总面积的1/4,储量占1/6)。有机质含
量在48.73~58.59之间,植物残体易辩认,分解度低,上层呈黄棕色,中间为棕色或暗棕色
,向下逐渐变灰暗色,气矿层底土为深灰色亚粘土。生长植被以小叶樟为主,伴生苔草、水
藓、木贼等喜湿性植物。
龙门农场五分场南沟草炭矿点。位于科洛河流域,起于龙门农场五分场东南,终至八分
场屯前,沿沟呈东北西南向绵延7公里,草炭总面积1575亩,平均厚度65厘米,最厚层达95厘
米,总储量65.6万立方米。草炭呈酸性反应,水浸PH值:5.20~5.70,有机质含量40~50%,
地表植被及底土与团结乡草炭矿点相同。
固东河流域草炭矿点。零星分布于河流两岸泡沼地段,面积553.1亩,平均厚度45厘米,
储量16.6万立方米,为小叶樟~苔草草炭,颜色棕褐,分解度低,底土为亚沙土。
引龙河农场四分场东沟草炭矿点。南北长2500米,宽50~100米,面积374亩,平均厚度
0.54厘米,储量13.5万立方米。
其它草炭矿点。卧牛河流域和科洛河、讷谟尔河沿岸,均有零星分布的草炭,生长植被
皆以小叶樟为主,分解度低,色标黄、底层为沙土,这类草炭总面积935.6亩,总储量6.3万
立方米。
新发乡尖山子屯南,建设乡幸福村西均有草炭矿点,草炭上部覆有20~30厘米冲积土,
底为亚沙、亚粘土。这类草炭面积小,矿层薄(30厘米),炭质差。
五、矿泉
五大连池地区、药泉山麓平原上有矿泉数眼,系火山活动而形成之矿泉。这些矿泉均属
低温含氮碳酸矿泉,可医疗多种疾病。目前,已利用者主要为药泉附近之南泉、北泉、翻花
泉。
南泉、北泉位于药泉山东南,石龙熔岩边缘的“石龙河”边,南泉位于河东,北泉出露
于河西。此二泉为目前利用最广者。泉水清冽味辛辣,有气泡自泉底逸出,凡久与矿泉水接
触之铁器、木器等均呈棕红色,因水中低价铁氧化沉淀所致。此泉水对治疗肝硬化、脑血栓
、慢性胃炎有效,尤其对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结肠炎、缺铁性贫血、高血压病及脑血管意外
后遗症疗效颇佳。另外,矿泉水对俗称“癌症之王”的肝癌亦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据黑
河地区医院五大连池肿瘤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证明,应用矿泉水采用泥敷、洗浴、饮水等三种
疗法,存活一年以上者占26%。北安县的一位患者已存活四年之久,超声波检查,癌块显著缩
小;而国外的一个资料统计,药物治疗肝癌病人的存活率达一年的,仅占48%。
翻花泉位于北泉西400米处低洼沼泽地内,已有60余年历史,现已干涸无泉水流出,靠其
西部约10米处一普通泉水供给。用翻花泉水洗浴和泥敷,可以治疗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
性湿疹、对于白癜风、斑秃、痒疹、玫瑰糖疹、小腹溃疡和溢脂性皮炎都有较好疗效。
抗大泉位于火烧山东南麓,泉水棕黄,饮之辛辣。大量气体自泉底不断逸出,沸沸扬扬
,面积约6平方米,目前尚未利用。另外,据五池南岸渔业队群众反映,前几年该处曾有泉水
逸出,饮之辛辣,现已淤没。
六、地热
五大连池火山群为近代火山活动地区,是寻找地下热能较理想的地区。经过调查,已初
步发现了很多地热显示,如冬季分布在火山锥上以及石龙熔岩上的“霜塔”。这种“霜塔”
是因地下热气逸出而形成的,在室外温度-20℃时,它的内部温度高达12℃;隆冬季节,河
流、小溪流经4~5里而不结冻;早春,在冰雪覆盖下有植物生长等现象,都说明有温度高、
埋藏深的地下热能存在的可能。
(一)老黑山和火烧山口在严寒季节经常不积雪,雪被触化成冰。融化的原因是来自地下
深处沿浮石裂隙上升的热气将雪融化成冰,最后将冰冲开而形成空洞。
(二)德都县地质队员郭录曾于1973年3月14日在焦得布山火口壁平台上见到冰窟中有3厘
米高的青草。
(三)卧虎山南麓团结公社跃进水库及五大连池的四池、五池(以四池为严重),每当冬季
,结冰后就发现水中硫化氢含量增高,到12月份可使鱼类致死。四池中间水面狭窄地带,冬
季结冰很薄,其它地方结冰厚达1.7米,而该处一捣即破。
(四)双泉桥下的双泉小溪长年不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