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国营农场

第五章 驻县单位

第一节 国营农场


一、二龙山农场
位于县境中南部讷谟尔河中游南岸,场部设在县城东33公里处。东邻长水河农场、龙镇
农场,南邻凤凰山农场,西邻城关乡,北邻讷谟尔乡。地理座标东经126°36′,北纬48°2
9′。总面积426.1平方公里,居民5635户,总人口22974人,其中男11714人,女11080人。下
辖5个分场,21个生产队。
该场原是1949年秋东北军区政治部建立的青干教导一团,1952年官兵转业组建为二龙山
农场,下设3个分场。1957年增设四分场,1958年将县属的长河乡、连生乡分别划归该场一、
二分场管辖。1968年改建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团,将四个分场改为四个营。
1977年恢复农场建制。1979年初将北安县境内的北郊农场并入该场,为第五分场。
现有耕地面积353842亩,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小麦产量在全省农场系统居前列。19
85年粮豆薯总产7530.7万斤,平均亩产247斤。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经营管理较好,是黑龙
江省农垦系统的农机管理红旗单位。农业机械总动力25497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9台,
载重汽车38辆,联合收割机168台,机动收割机181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298台。实际机耕面
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9.56%,机械收割面积占总收割面积的81.96%。畜禽年末存栏:黄牛966头
,奶牛970头,马402匹,生猪5762头,羊1411只,家禽47207只。全年植树造林1118亩,幼林
抚育11770亩。
该场主要工业企业有造纸厂1处,年产1000吨白纸。砖厂2处,年产红砖1000万块。粮油
加工厂一处,年产面粉6000吨,豆油200吨。木材加工厂1处,年耗原木3000立方米。农机修
配厂1处,能大修农业机械,制造小型农具。1985年,全场工业总产值782万元。
1969年在二龙山口修建中型水库1座,汇水面积45平方公里,库容4400万立方米,年产鱼
50吨。
文教卫生事业:现有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中学6所,小学6所,共有在校学
生6033人,教职员工510人。幼儿园、托儿所34所,入园入托儿童达1400人。保育员127人,
中心医院1所,有病床70张。基层卫生所(室)43个,医护人员214人。县驻场单位有:邮电支
局、银行办事处、税务分局等。场区内修有专用公路通往各分场,哈龙铁路、哈黑公路在场
区通过。场部驻地建有火车站一处,交通极为方便。
二、尾山农场
位于县境北部,场部距县城60公里。东邻引龙河农场,南邻五大连池市,西邻七星泡农
场,北邻朝阳乡。地理座标东经126°13′,北纬48°50′。总面积299.1平方公里。居民23
14户,总人口9783人,其中男5270人,女4513人。全场下设12个分场,6个直属单位。以农业
为主,兼多种经营。
该场始建于1955年秋,因地处尾山脚下而命名。1956年曾与永丰农场合并,1962年恢复
原建制。现有耕地200809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1985年粮豆薯总产量4116万斤,平
均亩产243斤。农业机械总动力13628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89台,载重汽车25辆,联合
收割机105台,机动收割机74台,大中型配套农具742台。实际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00%
,机播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7%,机械收割面积占总收割面积的97%。畜禽年末存栏:黄牛49
9头,奶牛67头,马68匹,生猪2595头,羊91只,家禽26399只。全年植树造林13139亩,育苗
12亩,幼林抚育13139亩。
该场主要工业企业有农机修造、粮油加工、建材、食品等工厂,工业总产值215万元。
1976年3月,7名上山下乡女知识青年,在扑灭山火的战斗中英勇献身。1976年7月经中共
黑龙江省委批准,授予7名女青年“英雄战士”光荣称号。并在六分场的附近山丘下修建了7
英雄烈士陵园一处。
全场有中小学校1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6所,在校学生2228人,
教职员工183人。全场有职工医院1处,分场卫生所16个,有床位42张,共有医护人员112名。
场区内修有专用公路,可直通德都县城、嫩江县和龙镇火车站。
三、格球山农场
位于德都县北部,场部在县城西北53公里处,西北与七星泡农场相邻,东与尾山农场相
接,南与五大连池市交界。地理座标东经126°03′,北纬48°52′。总面积253.6平方公里
,居民2208户,总人口8476人。其中:男4543人,女3933人。下辖12个生产队。
该场始建于1955年9月,原属黑龙江省公安厅劳改农场。1959年并入七星泡农场,1962年
恢复原建制。1968年犯人迁走,接收安置城市下乡知识青年,1969年改为省属国营农场。19
85年有耕地171447亩,粮豆薯总产量5287.8万斤,平均亩产315斤。农业机械总动力14996马
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8台,载重汽车11辆,联合收割机50台,机动收割机40台。实际机
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00%,机械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8.7%。机械收割面积占总收割面
积的98.7%。畜禽年末存栏,黄牛168头,奶牛13头,马231匹,生猪2050头,羊1145只,家禽
23775只。全年植树造林13000亩,育苗100亩,幼林抚育72000亩。
该场主要工厂有砖瓦厂、酒厂、农机修配厂、面粉加工厂、榨油厂、小化工厂等,工业
总产值124万元。此外还有供销、被服、照相、修表、理发等商业服务行业。文教卫生事业有
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4所,在校学生1944人,教职员工111人。有卫生院1处,分
场医疗所10处,有床位50张,医护人员共75人。场内修有专用公路,可直通德都、嫩江、龙
镇火车站。
四、襄河农场
位于县境东部,场部距县城85公里。东邻元青山林场、沾河林业局施业区,南邻龙镇农
场,西邻814285、6409部队农场,北邻龙门农场、兴安乡。地理座标东经126°51′,北纬4
8°49′。总面积502平方公里。居民1718户,总人口7415人,其中男3935人,女3480人。该
场始建于1955年,隶属黑龙江省公安厅,为劳改农场。因襄河流经场境而命名。1958年曾并
入花园农场,1960年转划给龙镇农场。1963年恢复农河建制后,以养马为主,改名为襄河种
马场。1970年劳改犯迁出,改为省属国营种马场。1977年由种马场改农场,下辖12个生产队

1985年有耕地135405亩,以种植小麦为主。粮豆薯总产量1401.6万斤,平均亩产102斤。
农业机械总动力19408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3台,载重汽车23辆,联合收割机75台,机
动收割机41台,大中型配套农具638台。实际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2.3%,机械播种面积
占总播种面积的100%,机械收割面积占总收割面积的78.1%。畜禽年末存栏:黄牛418头,奶
牛126头,马568匹,生猪1651头,羊704只,家禽19089只。当年植树造林5000亩。
该场建有修配厂、制材厂、粮米加工厂、砖瓦厂等工业企业,1985年工业总产值50万元
。设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校10所,教职员工117人,在校学生1577人。职工医
院1处,分场卫生所14所,有床位30张,医护人员45名。
场内修有专用公路,可直通哈黑公路和龙镇火车站。
五、龙镇农场
位于县城东北部,场部设在龙镇。东邻三九六林场,南邻讷谟尔乡、二龙山农场,西邻
五大连池市、引龙河农场,北邻81595部队农场、襄河农场。地理座标126°42′,北纬48°
40′,总土地面积406.76平方公里。居民3470户,总人口14190人,其中:男7603人,女658
7人。下设5个分场,20个生产小队。
该场始建于1955年,1957年在四道岗建三分场二队,1959年春二道河农场并入,1964年
在六道岗建四分场,1967年将五至九道岗划给部队农场,1968年又将三分场第二队土地划给
部队农场。同年秋,接收城市下乡知识青年,由劳改农场改为国营农场。
现有耕地254710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为主,兼种蔬菜。1985年,粮豆
薯总产2066万斤,平均亩产89斤。农业机械总动力27676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91台,
载重汽车39辆,联合收割机116台,机动收割机112台,大中型配套农具896台。实际机耕面积
占总耕地面积的96.8%,机械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1.7%,机械收割面积占总收割面积的
75.4%。畜禽业年末存栏:黄牛318头,奶牛36头,马534匹,生猪2831头,羊1249只,家禽3
2924只。全年植树造林5885亩,育苗159亩。场内有水库1座,集水面积8.4平方公里,年产鱼
12万斤。
该场主要工业企业有农机修造厂、粮油加工厂、砖厂、瓦厂、砂石厂等,1985年工业总
产值62万元。
全场有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2705人,教职员工199人。场部
设卫生院1处,基层医疗站22个,有床位45张,医护人员121人。
场内修有专用公路通往各分场,场部驻地紧靠龙镇火车站,并可通哈黑公路,交通十分
方便。
六、引龙河农场
位于德都县中部,场部设在县城东北70公里处。东邻龙门农场、固东河林场、81595部队
农场,南邻龙镇、龙镇农场,西邻五大连池市界、尾山农场、朝阳乡,北邻引龙河林场、县
畜牧场。地理座标东经126°35′,北纬48°44′,总面积532.5平方公里。居民2710户,总
人口10918人,其中男5767人,女5151人。
该场始建于1955年,1959年曾并入龙镇农场,1963年恢复农场建制,并把原朝阳山农场
从龙镇农场划入其辖区。下设20个生产小队。
1985年有耕地300784亩,农作物以大豆、小麦为主。粮豆薯总产4704.6万斤,平均亩产
189斤。农业机械总动力38291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51台,载重汽车30辆,联合收割机
137台,机动收割机171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054台,实际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6%,机播
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0.3%,机收面积占总收割面积的77%,畜禽年末存栏:黄牛280头,奶牛
186头,马199匹,生猪7598头,羊505只,家禽65893只。全年植树造林40143亩。1970年在大
固东河上建中型水库1座,汇水面积240平方公里,库容量为4900万立方米。可灌溉水旱田5.
6万亩,养鱼300万尾。1973年在小固西河上建小型良种站水库一座,汇水面积11平方公里,
库容量265万立方米。同年在小边河上建小型朝阳水库一座,汇水面积13平方公里,库容量3
00万立方米。1980年在场部南引龙河上新建116米长钢筋混凝土大桥一座。
该场建有农机修造厂、粮油加工厂、砖厂等工业企业。1985年工业总产值218万元。在文
教卫生事业方面:有初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9所,在校学生2494人,教职员工23
3人。卫生院1处,下设医疗站20处,共有床位30张,医护人员72人。还有百货商店、兽医院
、林场等。
场内公路四通八达,可直通哈黑公路和龙镇火车站。
七、龙门农场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兴安乡,南邻襄河林场、6479部队农场、固东河林场,西邻引龙
河农场、北邻畜牧场、莲花乡。地理座标东经126°52′,北纬48°53′。总面积382平方公
里。居民1494户,总人口5894人,其中男3148人,女2746人。全场有12个生产大队,1个实验
站,1个养鹿场。场部驻地在民国时期龙门县旧址。场名以辖区内龙门河命名。
该场始建于1955年9月,为黑龙江省公安厅劳改局第38管教支队。1969年改为省属国营农
场。
1985年末有耕地15.8万亩,粮豆薯总产1420万斤,平均亩产147斤。农业机械总动力189
25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36台,载重汽车28辆,联合收割机68台,机动收割机65台,大中
型配套农具601台。实际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1%,机械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7%,机
械收割面积占总收割面积的66%。畜禽年末存栏,黄牛233头,奶牛28头,马51匹,生猪1372
头,羊2420只,家禽11168只。全年植树造林11154亩,育苗8亩。
该场建有制酒厂、面粉厂、木材加工厂、制砖厂、修配厂等工业企业,1985年工业总产
值3.4万元。该场座落在小兴安岭余脉之南,野生动物有狍子、野猪、狐狸、貉子等,飞禽有
飞龙、雁、野鸡、野鸭等。土特产品有都柿、榛子、蘑菇、木耳等。龙门都柿酒驰名省内外

场部设有商店、招待所、邮电所、银行营业所等商业和社会服务部门。文教卫生事业方
面:有医院1处,初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1所,各队均有小学校和卫生所。全场中
小学在校学生1710人,教职员工251人。卫生院1处,基层卫生所8个,共有床位30张,医护人
员45人。
场内修有专用公路,哈黑公路在场内通过,可直通龙镇火车站,交通十分方便。
八、七星泡农场
该场位于德都县西北部,场部距县城90公里,地处德都、嫩江、讷河三县交界处。地理
座标东经126°1′,北纬48°59′。总土地面积727平方公里,境内有土地面积204平方公里
。场部和八分场、九分场、十一分场在德都县行政区内。现有耕地442900亩,其中德都县境
内有耕地172344.1亩。
该场始建于1955年秋,隶属黑龙江省公安厅劳改农场。1956年7月经中共德都县委批准,
该场设立党总支。后因该场距离嫩江火车站近(70公里),为便利交通运输,划归嫩江县经济
区。1970年改为国营农场,隶属九三农场管理区。
九、长水河农场
位于德都县东南与北安市交界处,场部设在德都县行政区内,距县城80公里。该场在德
都县行政区内土地面积3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623.7亩。
该场始建于1956年,为黑龙江省公安厅所属劳改农场。1957年并入二龙山农场,1960年
划出恢复农场建制,下设3个生产队,耕地面积22500亩。1972年改属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局。

该场场部和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七分场、八分场、九分场、十
一分场、十二分场、十三分场、十四分场、十六分场在德都县行政区内,经济区划归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