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劳改农场

第二节 劳改农场


一、华山农场
位于县境西南部,场部距县城31公里。东邻新发乡、南邻克东、克山县界,西邻太平乡
,北邻四平乡。地理座标东经126°04′,北纬48°18′,总土地面积210.78平方公里。居民
2112户,总人口10139人,其中男5891人,女4243人。
该场始建于1955年7月,原名苏家店农场,因场部北1公里处有民国时期建立的自然屯叫
苏家店,故而命名。后因“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影响,而于1975年改名为华山农场(现为
黑龙江省华山劳改支队)。下设14个农业生产单位,两个蚕场,还有鹿场、林场和水利队。
1985年末,有耕地152540亩,粮豆薯总产4473.3万斤,平均亩产341斤。农业机械总动力
22913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9台,载重汽车24辆,联合收割机75台,机引收割机231台
,大中型配套农具627台。实际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8%,机械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
97.5%,机械收割面积占总收割面积的84.6%。畜禽年末存栏:黄牛293头,奶牛25头,马255
匹,生猪1549头,羊1398只,家禽17229只。果园面积141亩,产水果40担。柞蚕放养面积33
00亩,产柞蚕166担。养蜂53箱,产蜂蜜53担。水产养殖1720亩,产鱼4000斤。
该场建有粮油加工厂、农机修造厂、制砖厂、制瓦厂、陶瓷厂等工业企业,1985年工业
总产值162万元。场部及基层设有商业、供销、饮食服务等网点。德都县派驻单位有银行营业
所、邮电支局等。场部有职工医院1处,分场有卫生所15个,共有床位66张,医护人员82人。
全场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7所,在校学生2485人,教职员工235人。
该场有主干道路两条:一条由场部通往北五公路27公里处,全长13公里。另一条由场部
通往克东县爱华林场,全长10公里;均是砂石路面。场内通往各生产队的公路3条,全长55公
里。构成公路网,交通十分方便。
二、凤凰山农场
位于县境西南部,场部距县城30公里。东邻二龙山农场,南邻北安市界,西邻兴隆乡,
北邻城关乡、二龙山农场。地理座标东经126°24′,北纬48°24′,总土地面积163.1平方
公里。下设11个分场,畜牧场、良种站、砖厂各1处。共有14个居民点,居民1803户。总人口
9166人,其中,男5836人,女3330人。
该场始建于1951年7月,系黑龙江省公安厅的一个劳改大队。有职工17人,劳改犯人220
人,开垦荒地8505亩。1952年改属花园劳改支队,1953年和花园大队、永和大队(现花园农场
)、四井子大队合并,改为花园支队。1956年扩建劳改农场时把原花园支队改为风凰山农场。
1958年朝阳农场并入(后划归引龙河农场)。1968年黑龙江省公检法三机关在该场良种站和一
大队二中队基础上组建“凤凰山五·七战校”,1970年更名为凤凰山“五·七”农场。1972
年4月改为黑龙江省凤凰山农场(内称第七劳改支队)。现有耕地123840亩,农作物以小麦、大
豆为主。1985年粮豆薯总产3495.5万斤,平均亩产324斤。农业机械总动力19837马力。其中
:大中型拖拉机109台,载重汽车35辆,联合收割机65台,机动收割机40台,大中型配套农具
478台。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机耕面积达到100%,机械播种面积达91%,机械收割面积达86
%。畜禽年末存栏:黄牛49头,奶牛414头,马259匹,生猪1704头,羊319只。当年植树造林
1000亩,育苗23亩。建有小型水库1座,以养鱼为主,养殖面积4853亩,产鱼27吨。
该场建有制砖厂、面粉厂、榨油厂、农机修配厂、采石场等工业企业,1985年工业总产
值175万元。
主要矿产有花岗岩石,可供建房、修路、筑堤用。
文教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建场初期只有小学1处,两名教师,30名学生。1985年有完全
中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1所,在校学生1787人,教职员工110人。建场初期只有卫生
所1处,医护人员3名。1985年场部设有医院1处,病床50张;分场有卫生所15个,共有医护人
员83名。
三、花园农场
位于县境南部,场部设在距县城东南10公里处。东邻兴隆乡,南邻北安市界,西、北邻
新发乡。地理座标东经126°15′,北纬48°25′,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居民1210户,总
人口5266人,其中男2941人,女2325人。下设5个分场,3个生产队。
该场始建于1948年3月,名为黑龙江省花园机械化农场,隶属省农林厅。当时有耕地301
35亩,1952年改属黑龙江省公安厅,为第三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现为劳教所。
现有耕地93332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大豆为主。1985年粮豆薯总产2350.2万斤,平均
亩产293斤。农业机械总动力19844马力。其中:主要农机具有大中型拖拉机77台,载重汽车
21辆,联合收割机38台,机动收割机37台,大中型配套农具335台;田间作业和非田间作业基
本实现机械化。牲畜年末存栏:黄牛204头,奶牛74头,马119匹,生猪1351头,羊979只。林
业生产,当年育苗19亩,幼林抚育6242亩。放养柞蚕7000亩,产柞蚕145担。水产养殖4260亩
,产鱼11吨。
该场建有农机修配、粮油加工、食品加工、制酒、制砖等工业企业,1985年工业总产值
119万元。
全场有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1027人,教职员工122人。场部
有卫生院1处,各分场有卫生所6个,设病床30张,医护人员62名。场内公路四通八达,北五
公路在场区通过,可直通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和德都县城,交通十分方便。
四、永丰农场
位于县境西南部,场部在县城北6公里处,东、南以永丰防洪堤为界与城关乡、青山镇为
邻,西、北与双泉乡为邻,地理座标东经126°11′,北纬48°33′,总面积73.85平方公里
。居民1051户,总人口5597人,其中男3467人,女2130人。下辖7个生产队。
该场始建于1956年秋,隶属黑龙江省公安厅的劳改农场。1960年将前、后两个南阳屯划
归该场辖区。1968年将劳改犯人调出,接收上海、天津、哈尔滨三市下乡知识青年,改为省
属国营农场。1979年划归五大连池农场管辖,为分场。1981年4月该场从五大连池划出,恢复
永丰劳改农场建制(永丰劳改支队)。
现有耕地48322亩,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大豆为主。该场自建场开始,在讷谟尔河
中游修拦河坝1处,引河水自流灌溉水田。共修引、排水渠100条,总长150公里;进水闸、浅
水闸11座,大小桥涵130座,防洪堤16.7公里。1985年粮豆薯总产854.8万斤,平均亩产194斤
。其中种植水稻5973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78%。水稻总产189.4万斤,平均亩产334斤。拥
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921马力,其中主要农机具有:大中型拖拉机52台,载重汽车13辆,联合
收割机27台,机引收割机82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79台。机耕面积达100%,机播面积达78.66
%,机械收割面积达45.72%。牲畜年末存栏:黄牛237头,奶牛35头,马50匹,生猪526头,羊
577只。水产养殖面积225亩,产鱼11吨。全年植树造林225亩。
该场建有制砖、水泥、粮油加工、农机修配、制酒等工业企业,1985年工业总产值82万
元。
该场有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所,在校学生998人,教职员工97人。场部有
卫生院1处,有基层卫生所6个,设病床30张,共有医务人员67人。
北五公路在场区通过,交通较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