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资供应
第三节 物资供应
1959~1962年,县内农业机械和配件物资由北安市农机供应站供应。1963年,德都复县
后,建立县农机物资供应站,担负全县10个人民公社国营机耕队的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
经营滋-尤特45、DT-43、德特-28、东方红-54等机型的主机、零配件和其它农业机械及
零配件,年销售额22万元。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的数量和品种逐年增
加。1969年,县农机物资供应站有固定职工32人,商品库2150平方米,办公室150平方米,年
购销额达468万元,是1963年的21.23倍。县农机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了经营管理机构和各种规
章制度,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走上正轨。1973年,为进一步方便农村用户,适应农业机械
化发展的需要,分别在团结、新发、太平、双泉4个人民公社建立了农机物资供应点。1981年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机物资供应体制由省、地、县三级经营改为一级经营,县农机物
资供应站农机物资公司,进货渠道由过去的省、地一、二级站改为直接到工厂进货,农机物
资由过去改为县的独家经营变为多家经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竞争力,加强企业管
理,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机物资供应工作,县农机物资公司进行了企业改革,实行“松绑”、
放权、民主管理,民主选举经理,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等措施,使农机物资供应工作进一步
适应改革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截止1985年末,全县农机物资供应系统有固定职工68人
,农机商品库3304平方米,办公室255平方米,商品门市部500平方米,下设供应点6个,经营
农林牧副渔等行业使用的大中型农机配件和主机上万种,年购销额48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