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营林场
第四章 国营林场、苗圃
第一节 国营林场
一、焦得布林场
该场位于东经126°28′,北纬48°45′,在德都县城东北35公里处。施业区总面积773
280亩,有林地290055亩,活立木蓄积量52767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7.5%,林木年生产量88
05立方米。天然林主要树种有红松、水曲柳、椴树等10多种,人工林有落叶松、樟子松、红
松、云杉等。
该场1956年10月始建于西焦得布山十三间房,1959年,双泉人民公社向阳大队、东兴大
队并入林场,场部迁至向阳大队。下设1个林业段,3个农业段,1个畜牧段,1个苗圃。1963
年,该场与向阳、东兴大队分开,场部迁至五部落,经省林业厅批准为经营林场。1965年,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减少国营林业专业队伍,大办新型林场,焦得布林场撤销。1968年,重
新恢复焦得布林场。1974年,建立药泉工段,主要从事营林造林和幼林抚育工作。1979年,
划为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后药泉工段撤销。1984年8月,移交给五大连池市。
二、朝阳林场
该场位于东经126°25′,北纬49°05′。总经营面积575055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801
5亩,森林覆盖率44.13%,活立木总蓄积量1078190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70260立方米。主
要天然树种有柞、黑桦、白桦、杨;人工林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
该场始建于1958年5月,场址设在原伪满洲国森林警察队的废址处,1959年5月迁到引龙
河农场九分场,1965年春又迁回原址。
建场初期,生产繁杂劳动力不稳定,营造林生产主要由临时工完成。木材采伐生产靠手
工作业,全场仅有6辆畜力大车和一般的手工作业工具。1967年,购入54马力柴油发电机组,
供全场木材综合利用加工厂的动力和全场照明。1970年,木材采伐开始以油锯代替手工作业
,运输和农业生产以机械为主。1977年春,该场自制山地犁,用于造林整地。
1985年末,全场有职工210人,在场家属291人。房屋建筑面积6711平方米,拖拉机6台,
汽车4辆,油锯6台,整地犁1台,大牲畜3头,固定资产总值93.5万元。全年人工造林和更新
造林4000亩;育苗20亩,成苗产量534万株;人工林间伐1450亩,出材1000立方米;人工幼林
抚育1.2万亩;森林采伐3198亩,出材量6048立方米;为下年造林整地4000亩。全年产值81.
3万元,实现利润3.8万元。
二、引龙河林场
该场位于东经126°35′,北纬49°09′。总经营面积910950亩,有林地面积376680亩,
森林覆被率41.35%,活立木总蓄积量47.83万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13200立方米。天然林
树种有柞、黑桦、白桦、杨、椴;人工林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
该场前身是1965年在引龙河农场场部建立的引龙河新型林场。1969年,新型林场撤销后
转建为国营林场,场部迁至引龙河农场十分场北9公里的平台山附近。建场初期经营面积225
万亩,天然林70万亩,森林覆被率31.3%。经营范围包括今固东河林场、莲花山乡和朝阳乡的
金山、东风、朝阳、曙光、窑地、红旗等6个村。1970年,经营面积减至86万亩,有林地45万
亩,森林覆被率52.4%,活立木蓄积量704520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1.32万立方米。
该场建场初期,以造林营林为主,劳动力靠雇用临时工解决,造林和采伐靠人工和畜力
作业。1975年,该场购入发电机组和油锯,解决了场区和家属区的照明用电,实现了采伐机
械化。1976年,购入碾米机、磨面机、粉碎机、除草机、电动机,提高了机械化程度。1977
年以后,该场利用四铧犁改装成山地犁,实现了造林整地机械化,育苗生产也逐渐实现了机
械化作业。
1985年末,全场有职工218人,在场家属344人,房屋建筑面积3332平方米,拖拉机5台,
汽车3台,40瓩发电机组1台,大牲畜16头(匹),固定资产总值47.1万元。全年人工造林和更
新造林5000亩;育苗24亩,成苗产量274万株;幼林抚育1.5万亩;次生林改造4055亩,出材
5060立方米;为下年造林整地5000亩。主要产品有:原木5060立方米,杂木杆440立方米,木
材综合利用加工木制品20万件。全年产值47.9万元,亏损2万元。
四、小兴安林场
该场位于东经127°04′,北纬49°03′。总经营面积105.76万亩,有林地面积263940亩
,森林覆被率32.66%,活立木总蓄积量100.63万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29350立方米。天然
林树种有红松、兴安落叶松、云杉、柞、黑桦、白桦、杨、椴;人工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
。
该场前身为1964年建立的龙门林业管理站,1965年改建为龙门新型林场。1967年,场部
迁至原伪满时期北黑铁路小兴安火车站遗址处。1968年,改建为国营龙门林场,1970年,改
名国营小兴安林场,下辖新元山、南兴山、元青山、福胜、小辰清等3个作业区(经营范围包
括今兴安乡、小兴安林场和元青山林场)。1977年1月建立元青山工段,1979年,元青山工段
划出改建为元青山林场。
小兴安林场建场初期,林业生产主要以造林营林为主,劳动力靠雇用临时工解决,生产
为手工作业和畜力作业。1972年,开始购入运输机械和采伐用油锯。1973年,场内成立“五
七”副业生产队,生产粮豆、蔬菜和饲料。
1985年末,全场有职工188人,在场家属153人。房屋建筑面积3268平方米,拖拉机2台,
50瓩发电机组1台,牛(马)10头(匹),人工降雨机1台,割草机1台,胶轮畜力大车2台,整地
犁1台,固定资产总值51.9万元。全年人工造林和更新造林4500亩;育苗39亩,成苗产量145
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2万亩;天然次生林改造1054亩,出材477立方米;森林采伐面积
5622亩,出材4500立方米。主要产品有原木4977立方米,杂木杆489立方米。为下年造林整地
4500亩。全年产值57.3万元,亏损2.7万元。
五、三九六林场
该场位于东经126°54′,北纬48°32′。总经营面积367065亩,有耕地面积15745亩,
森林覆被率42.89%,活立木总蓄积量831380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16880立方米。天然林树
种有色树、黑桦、柞、椴、杨、白桦、榆;人工林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
该场前身为1964年建立的高崖子林业管理站、二龙山林业管理站(1965年改建新型林场)
和龙镇林业管理站(1965年改建新型林场),于1969年春合并后组建为国营三九六林场,场址
设在三九六高地原伪满山林警察队遗址处。1978年初,设置二龙山工段,同年末改为二龙山
林业管理站,1979年划出建立国营二龙山林场。
三九六林场建场初,林业生产以次生林改造、更新造林为主,全部采取手工操作。1973
年,场内购入拖拉机、油锯、发电机组,采伐、运输和耕地开始应用机械。同年建立家属“
五七”队,种植蔬菜、饲养猪、牛、马、养殖木耳。1976年,场内开始进行木材综合利用,
加工板方材,用采伐剩余物烧炭。
1985年末,全场有职工200人,在场家属85人。房屋建筑面积5175平方米,拖拉机5台,
汽车4辆,油锯10台,大牲畜10头(匹),发电机组1台,人工降雨机2台,整地犁1台,畜力胶
轮大车1台,固定资产总值54.1万元。全年人工造林和更新造林4000亩;育苗37亩,成苗产量
678万株;幼林抚育2000亩;人工林间伐523亩,出材160立方米;天然次生林改造1009亩,出
材420立方米;森林采伐2295亩,出材4540立方米;为下年造林整地4000亩。主要工业产品有
原木4960立方米,松木杆160立方米,杂木杆1000立方米。总产值67.7万元盈利2.5万元。
六、元青山林场
该场位于东经127°15′,北纬48°53′。总经营面积885825亩,有林地面积239835亩,
森林覆被率27.08%,活立木总蓄积880800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23490立方米。天然林树种
有黑桦、柞、椴、杨、白桦;人工林树种有落叶松。
该场前身为1977年1月小兴安林场建立的元青山工段,于1979年划出组建为元青山林场,
全场有职工27人。主要机械设备有拖拉机4台,发电机组1台,油锯7台,七铧犁1台,电焊机
1台。
1985年末,全场有职工93人,在场家属213人。房屋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拖拉机4台,
汽车1台,40瓩发电机组1台,油锯2台,固定资产总值76.9万元。全年人工造林和更新造林4
500亩;育苗32亩,成苗产量554万株;幼林抚育2.2万亩;天然次生林改造198亩,出材200立
方米;森林采伐2765亩,出材5755立方米;为下年造林整地4500亩。主要工业产品有原木59
55立方米。总产值63.6万元,盈利4.7万元。
七、二龙山林场
该场位于东经126°45′,北纬48°27′。总经营面积253875亩,有林地面积89715亩,
森林覆被率35.34%,活立木总蓄积量174330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6229立方米。天然林树
种有黑桦、柞、椴;人工林树种有落叶松。
该场前身为1978年初建立的二龙山工段,于1979年划出组建为二龙山林场。全场有职工
15人。主要机械设备有拖拉机2台,发电机组1台,抽水机1台。
1985年末,全场有职工80人,在场家属101人。房屋建筑面积1675平方米,拖拉机3台,
油锯2台,大牲畜7头(匹),畜力胶轮大车1辆,固定资产总值12.8万元。全年人工造林2000亩
;育苗15亩,成苗产量216万株;幼林抚育9500亩,天然次生林抚育3500亩;为下年造林整地
2000亩。主要工业产品杂木杆2250立方米:总产值27.4万元,盈利0.4万元。
八、固东河林场
该场位于东经126°41′,北纬48°51′。总经营面积394620亩,有林地面积124110亩,
森林覆被率31.45%。活立木总蓄积量151940立方米,年林木总生长量8083立方米。天然林树
种有白桦、柞、杨;人工林树种有落叶松。
该场前身为引龙河林场固东河工段,1979年划出组建为固东河林场。全场共有职工34人
。主要机械设备有拖拉机2台,发电机组1台。
1985年末,全场有职工129人,在场家属123人。房屋建筑面积2018平方米;汽车1辆、2
4瓩发电机组1台、大牲畜18头匹、畜力胶轮大车1台,固定资产总值10万元。全年,人工造林
3500亩;育苗26亩,成苗产量334万株;幼林抚育1.6万亩:人工林间伐789亩,出材988立方
米;天然次生林改造1000亩;为下年造林整地3500亩。主要工业产品有松木杆98立方米,杂
木杆2186立方米。全年总产值35.1万元,盈利2.7万元。
附:已撤销的林场(公司)
土鲁木河林场 位于讷谟尔河支流土鲁木河上游的德都县与逊克县交界处,1958年开始
建场调查,1960年正式建场,下辖11个施业区,总经营面积45.5万亩。该场主要进行主伐生
产,全场共有职工107人。1965年,因沾河林业局的建立而撤销。
沐沟河林场 位于沐沟河边,始建于1958年,主要是进行主伐生产。1964年全场有职工
99人,其中:干部26人,工人73人。1965年4月30日,划出移交给沾河林业局。
新型林场 1965年,根据上级精神将原有的林业管理站改建并新建为新型林场。全县共
建起团结、和平、尾山、龙门、二龙山、引龙河、五大连池、苏家店、襄河、太平、龙镇、
双泉、建设、花园、药泉山、凤凰山、格球山、七星泡、长水河等19个新型林场。1966年10
月,县委、县人委针对林场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将新型林场压缩为12个。1969年,新型林场
全部撤销,改为国营林场和林业工作站。
德都县林工商联营公司 1984年3月23日,该公司成立,行政级别为副处级,公司与县林
业局为一套人马、两套机构、两种职能,行政工作隶属德都县人民政府领导,业务工作隶属
黑河地区林工商联营公司领导。林工商联营公司是综合管理国营林场、联营林场、家庭林场
的林业生产,经营木材和林产品,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经济组织。县林业局主要是贯彻和掌握
林业方针政策,实行林政管理工作,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公司下设朝阳、莲花、兴安、太平
等4个分公司和金州德都农林产品经销联营公司。
朝阳联营分公司,下设东风、奋斗两个联营林场;莲花联营分公司下设联合、元宝山、
白凤山3个联营林场;兴安联营分公司下设尖山、丰山、东龙山3个联营林场;太平联营分公
司下设南泉联营林场。以上9个联营林场总经营面积27万亩。1985年,共造林3486亩,育苗3
5亩,森林抚育改造采伐5834亩,出材2867立方米。
金州德都农林产品经销联营公司是德都县林工商联营公司与辽宁省金州国营农场联合组
建的,以经销木材为主,目的是打开德都县木材对外销售的窗口。1985年6月15日,该公司由
于经营不善,木材滞销,宣告解体。
1985年12月,根据上级“不准建立和撤销行政性公司”的指示精神,德都县林工商联营
公司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