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防汛工程

第二节 防汛工程


建国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县政府制定的《讷谟尔河两岸总体治理规划》,领导全县
人民在讷谟尔河两岸分别开展了区域性治理工作,修建了青山镇、建设、团结3处防洪堤工程
和龙头改河道工程。到1985年末,共修筑防洪堤25.85公里,占设计长度28.77公里的92.39%
;共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占计划土方量35万立方米的80%;完成石方291立方米,占计划石
方348立方米的83.61%;完成混凝土方340立方米,占计划混凝土方70.38%。共修建排水沟及
排水涵洞6座,占计划的85.7%。营造护堤林4.5公里,面积为1500亩。开新河道600延长米,
堆石坝70延长米,完成土方2.2万立方米,完成石方2500立方米。
这4处防汛工程共保护耕地42000亩,保护人口23500人,由于这些防汛工程的修建,县城
和讷谟尔河两岸村屯在1981年发生洪水时安然无恙。
一、青山镇防洪堤工程
青山镇防洪堤工程始建于1960年。该工程设计防洪标准最高洪水位253.15米,防洪堤顶
高程254.15米,过水断面宽2375米,洪水流量3400秒立方米(县城北青山大桥河段过水量),
相当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主要工程有3.7公里长大堤一座,钢筋混凝土排水闸门一座,排水
涵洞2处。该项工程是1960年由青山人民公社组织镇内机关、事、企业职工干部义务劳动修建
的,当年基本完工。但由于施工土方质量不好,土堤沉陷较大,堤顶高程按设计低0.5~0.7
米,部分堤段边坡小、没有护坡。1963年德都县恢复后,县委、县政府于1964年、1967年、
1968年3次动员县城内的机关、事企业职工干部义务劳动,增修了县酒厂到县浴池之间的200
米堤段,全堤延长到3.9公里。并对原有防洪堤进行加高、增厚、用草皮护坡等修建工作。增
建县豆制品厂东侧和原青山大桥两侧等3处钢筋混凝土涵洞,使该项防洪堤工程全部达到设计
标准。整个工程共完成土方45000立方米,浆砌石方90立方米,混凝土方10立方米。该项工程
的完成可保证县城青山镇不受1953年发生的50年一遇的那样特大洪水威胁。
1983年,按县政府治理讷谟尔河涝区的总体规划,将青山镇防洪堤与建设防洪堤相连接
,设计新增堤长2817米,全堤延长到6717米。需新增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水闸门2座,堤段土方
8500立方米,浆砌石36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105立方米。截止1985年末,新增堤段已完成土
方60000立方米,占计划的70.59%。国家已投资221900元。该项工程尚有25000立方米土方和
2座排水闸门未完成。
二、建设防洪堤工程
建设防洪堤工程主要是为了保护建设灌区内的2万亩水、旱田不受讷谟尔河洪水侵害而修
建的防御性工程。该灌区处于讷谟尔河左岸、地势平坦,较为低洼,一到汛期河水出槽、漫
滩,灌区内大片耕地受涝。1972年,县内发生相当于10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为1300秒立方
米),将灌区渠首拦河坝左侧护岸工程冲毁,打成50米宽的新河道,灌区内大部分地段进水,
庄稼被淹没,造成大面积减产。
1974年,建设公社组织6个受益生产大队抽调劳力开始兴建防洪堤。该防洪堤设计标准为
讷谟尔河10年一遇洪水,水位24.98米,洪水流量1300秒立方米。防洪堤上游起点位于灌区渠
首拦河坝南600米处,下游终点至灌区尾端的解放沟东侧,全长15.5公里。整个工程需完成土
方160000立方米,干砌石78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土方138立方米。截止1985年末,该工程已
按要求全部完成,国家投资155985元。
三、团结防洪堤工程
团结防洪堤位于团结乡永安村南讷谟尔河右侧。该堤原为团结人民公社永安大队为保护
较低洼的耕地,于1970年至1972年修建的环形防洪堤。堤长为4400米,修筑排水涵洞1处。共
计完成土方25000立方米,浆砌石150立方米。该项工程建成后,使永安大队的4800亩方田成
为既能排内水,又可截积水和防御河水侵袭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但因防洪堤修筑
标准低,仅能防御讷谟尔河200秒立方米的出槽水位,洪水稍大即侵入耕地。在1972年和198
1年,县内2次发生的洪水中均有堤段漫水侵入农田的现象,使农作物受灾减产。
1982年,团结乡根据讷谟尔河治理长远规划,在原永安防洪堤的基础上重新改建和延长
防洪堤,把上游永远大队的1200亩耕地划入堤防保护区,工程改称“团结防洪堤”。新规划
的防洪堤上游从永远大队老山头起,下游至永安大队原防洪堤西的电力提水灌溉站址处,全
堤长6655米。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控制断面最高洪水位244.99米,防洪堤顶高程245.
99米,可保护农田6000亩。
四、龙头改河道工程
龙头改河道工程是在距青山镇2公里的城关乡龙头村动工兴建的。工程西邻温察尔河,南
靠德二公路,北为龙头山和讷谟尔河。
1953年,特大洪水把龙头山坡和北坡陡坡段冲塌陷,西山70%地段被河侵蚀,往南侵蚀耕
地50米,陡坡处的房屋与讷谟尔河的距离已由原来的120米减少到70米,每年还在继续向南侵
蚀。为了保护龙头大队和德二公路的安全,1974年5月,动工兴建龙头改河道工程,该工程抽
调县城内机关、企事业的职工干部参加义务劳动,在龙头山北距龙鼻子上游400米处,利用原
来小沟的低洼地段开挖600米的新河道,使上游水通过新河道进入下游的原河道;由龙头大队
出工在龙鼻子北的讷谟尔河上修筑了70米长的堆石坝;由水利机械施工队在堆石坝北填筑12
00米的防洪堤和堆石坝相接。整个工程共完成土方2.2万立方米,石方2500立方米。由国家补
助石方运费13500元。
该项工程使下游陡坡地段不再塌陷,德二公路和龙头村不受洪水及塌坡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