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野生貉训养
第三节 野生貉训养
德都县野生貉训养始于1979年。1983年6月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野生经济动物开
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确定专人抓饲料供应、防疫灭病、信息传递、技术指导、安全生
产、皮张和种貉收购及调剂等工作。下设养殖业办公室,抽调4名专业人员具体负责规划、组
织、协调全县城乡的养貉生产。县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专业人员成立了养貉协会,协会经常举
办群众性的养貉经验交流会和学术讨论会。县科协、县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举办群
众性的养貉学习班15期,入班人数达1500人次。县委、县政府为搞好技术服务,使养貉生产
更加科学化,先后5次派有关人员赴外地参观学习养貉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考察养貉业的发
展前景。并选送13名专业人员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养貉学习班。县政府从黑龙江省科学院
和东北林业大学聘请6名专家、教授担任全县养貉生产技术顾问,他们先后9次来德都县讲学
和进行技术指导,授课9次,参加学习人数达3700人次。县科协为了向城乡养貉户传授养貉技
术,利用《科普报》定期向养貉户介绍养貉管理技术和经验。县养貉办公室针对养貉各个时
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印发经验性的技术资料,并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向群众传授养貉科
学知识和技术。
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养貉业作为扶贫、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分别从县财政局和县
劳动局的周转金,县人事局、民政局的福利费和扶贫款,各单位的互助金,工商银行和农业
银行的贷款中投入30多万元,用以扶持和发展养貉生产。
1984年,黑龙江省科学院研究野生动物的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研究认定,由于德都县地
理上的优势,种貉的品质也较优良,因此把德都县列为省科学院唯一的养貉基地县。
1985年末,全县有养貉户3500家。其中:城镇2600户,农村900户。县城青山镇内有30%
居民养貉。县内生产的貉皮除省内销售外还远销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等省。19
79年以来,通过养貉不少家庭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养貉收入万元以上者有100余户。有2000多
户家庭用养貉收入分别购置了彩色电视机、双卡收录机、双缸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手
扶拖拉机等高档家用电器和生产机械,有几十户用养貉收入建起了新房。县广播局的37户职
工,有30户养貉,全年收入达4.4万元,等于全体职工全年工资收入的总额。截止1985年末,
全县通过养貉生产共收入38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