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邮政业务
第三节 邮政业务
1921年(民国10年),设德都镇邮务代办所,只办理平信业务。1936年(伪满康德2年)以后
,开始办理汇兑,包裹、函件、储蓄、保险等业务,并为伪县税务局代卖印花税金。日本军
国主义者为了维持他们的侵略战争,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把邮政局变成半通信半金融机构
。1943年以后,设立了普通储金、更生储金、必胜储金、官吏义务储金、邮政生命保险储金
等名目繁多的储金。邮政局的储金业务大量增加,办理储金业务的人员占全局职员的三分之
一,而其他邮政业务大量减少。
建国后,县邮电局的邮政业务经营范围扩大,业务量逐年增加。
一、邮件
德都县邮电局经营的邮件业务主要有函件、包件、汇兑三种。
函件:民国时期,德都县的函件业务主要是平信、挂号信,印刷品数量极少。1945年县
城解放以后,函件业务停办,函件来往由设在“共同商场”中的邮票代卖点代办。1948年9月
,德都县邮局建立之后,函件业务恢复,主要以平信为主。1950年,县邮电局为配合“抗美
援朝”,开展了国际函件业务,仅第二季度统计就转运国际函件51件。1952年,增办了“育
人读物”、“保价印刷品”、“保价信函”等。1959年,增办了“特殊挂号”业务,使用特
种信封,范围限于收寄粮票、油票、布票和党团组织关系转移证、户口关系迁移证、粮食关
系等6种。随着邮电事业的发展,函件的种类和业务量逐年增加。1982年后,又开始增设国际
函件业务,但德都国际邮件极少。1985年,仅邮国际港奥函件10封。1985年,德都县邮电局
办理的函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育人读物四种。其中信函包括平信、挂号信、特种挂
号、银行汇款专用信函、航空信、国际平信等。
包件:
1966年,县内开始使用“国内邮资已付”戳记,收寄包件免贴邮票。1971年7月1日,实
行收寄“二类保价”业务。1985年,包件业务办理普通包件,快递小包件,甲类保价包件,
乙类保价包件4种。
汇兑:民国时期德都县邮务代办所不办理汇兑业务,汇兑只能由克山县邮政局办理。19
35年(伪满康德2年),德都县邮政局建立后开始办理汇兑业务。1945年县城解放后,汇兑业务
曾暂时中断。1949年,县内正式恢复汇兑业务,当时处在恢复发展时期,汇兑业务只办保价
汇款,限额15万元,直接装入信封邮寄。1950年,正式办理汇票业务。1963年,开办电汇业
务,汇兑业务逐年增加。1963年,汇票出口43497张。1985年,汇票出口达到83510张,比19
63年业务量增长了近一倍。
二、报刊发行
1948年,德都县邮电所成立,即开始了报刊发行工作。当时主要办理分销业务、报纸,
杂志发行量很小。1950年,为了配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把12月定为“报
刊发行运动月”,发行《人民日报》、《东北日报》、《工人日报》、《黑龙江日报》等报
纸,其中《东北日报》发行量最大。1951年,县内增办报刊发行收订业务,县邮电局增设报
刊发行人员1名。1952年,邮发合一,正式办理发行业务,开始订销全国各地报纸。1953年,
开始定期刊物发行工作,当年发行完成354139份;收入完成27.338.79元。1954年,县邮电局
为了加强农村报刊发行工作,建立农村报刊发行站56个。1958年以后,报刊发行量激增,发
行报刊达280种,总计2万份。1966年,县内报刊发行308种,订销报刊累计175万份。1975年
报刊发行328种,订销报刊累计589万份。1978年,全县有报刊发行站115个,发行员168人。
是年开办报刊零售业务,零售报刊139种,销售报刊1476000份,报刊流转额30495.59元。19
81年5月,在县邮电局内设立了报刊零售门市部,并在药泉镇增设了流动报刊零售业务。198
5年,在龙镇火车站前设立报刊零售点。从1981年开始,县邮电局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报刊发行
会议,表彰和奖励模范发行站和发行员,充分调动了报刊发行站和发行人员的积极性,使全
县报刊发行量逐年增多。1985年,订销报纸累计达5588292份,订销杂志累计690347份。
三、机要通信
1929年(民国18年),德都设治局建立后,机要通信业务由克山县邮政局负责办理。1935
年(伪满康德2年),建立德都县邮政局后,开始办理机要通信。1945年9月德都县解放后,县
民主政府设置了机要通信班,设3名专职机要交通员持有机要通信证,负责机要文件的收发和
传递。1957年,机要交通业务归属县邮电局,机要通信制度不断完善,县邮电局内设一名专
职机要交通员。县直党政机关亦设有专职机要通信员,所有机要文件都由这些机要交通员按
严格制度进行交接传递。1965年,县邮电局根据“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通信需要将机要通
信的投递范围扩大到人民公社。1966年,随着县内县团级国营农场和部队农场的增加,县邮
电局设专职机要通信员2名,营业员1名,投递员1名。1980年5月,县邮电局停办了县以下机
要通信业务。1985年,县邮电局和龙镇邮电支局办理机要文件的有50户,投递范围除了主要
党政机关外,还传递县以下乡政府的文件,方法是采取专投和自取,投递线路分4段,投递里
程25公里。县内19个县(团)级国营农场、部队农场的机要通信投递都到县邮电局和龙镇邮电
支局自取。同时,龙镇邮电支局还担负着黑河市、孙吴县、逊克县机要通信的经转业务。县
邮电局机要通信班自1983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黑河地区先进单位。
四、集邮
1982年7月1日,县邮电局设立集邮台,设1名专职集邮营业员,正式开展集邮业务。198
3年4月15日,成立了由德都县各界集邮爱好者组成的群众性文化团体一一德都县集邮协会。
并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议。理事会由7名理事组成,选出了会长和秘书长。1983年4月16~19
日,举行了德都县第一次集邮展览,展出5个专题的集邮邮票3000多枚,参加人数达1500人,
宣传和普及了集邮知识,提高了集邮水平和高尚的集邮品德,推动了集邮活动的开展。1983
年,售出集邮邮票13950套。1985年6月6日~8日,举行第二次德都县集邮展览,共展出282个
贴片,26个专题,56框,2400枚。有9人获奖,参观人数达2000人。808电视台进行了录像播
发,进行集邮活动的社会宣传,收到很好效果。集邮活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集邮爱好
者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