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历届代表大会

第三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历届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一次代表会议于1954年3月1日~7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
153人。县委代理书记李达传达了《中共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并以总路线
为指针总结了1953年工作,提出了1954年工作任务。县委副书记谷德芳作了《大力宣传贯彻
总路线,集中全力搞好备耕,及时转入春耕生产,为超额完成德都县29万石粮食的光荣任务
而奋斗》的报告。大会作出了三项决议,其要点是:一、大力宣传贯彻总路线;继续支援抗
美援朝斗争;积极稳步互助合作,搞好农业生产,普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逐步对手工业和
私人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地方国营企业管理水平,扩大商品流转,支援国家重点
工业建设。二、立即行动起来,搞好备耕和春耕生产;巩固互助合作成果,改进生产技术,
增产粮食。三、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的纪律,发扬党内民主作风,批
判资产阶级思想,为实现总路线任务而斗争。
首届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5月6日~12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
代表共173人,其中农场代表28人,农村代表91人,妇女代表9人。县委书记于祥作了《认真
贯彻执行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为四年完成
五年计划,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斗争》的工作报告。会议对县委几年来领导农业互助合作的
工作成绩予以肯定;对领导落后于群众、思想落后于实际、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右倾保守思
想进行了批评。大会确定了今后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提高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提高全党共产主义觉悟,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同各色各样的资本主义思想作斗争。全力适应
社会主义革命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使各方面工作都能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全面地巩固提高农
业生产合作社,加强地方工业和国营农场的领导。大力开展文化运动,提高农业技术,做好
护林防火工作,搞好商业供销,扩大城乡物资交流,进一步加强对私人商业合营后的思想改
造与计划指导。加强党对文教卫生、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
大会选举于祥、张柏年、王成业、赵秉贤、王喜田、耿显峰、常文彬、曹灿、刘国汉、
顾国栋、高凤祥、杨宝珍、杜文阁、王明祥,王有清、李春棠16人为县委委员,组成了中共
德都县首届委员会。本次代表大会决定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处,书记处由4名书记组成。同时
选举产生了中共德都县纪律监察委员会委员、书记和副书记。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首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58年4月20日在青山镇召开。会上由第一
书记刘玉山作《1958~1967年农业发展规划(草案)》的报告。第二书记张柏年作了《全党动
员、鼓足干劲、站在社会主义新高潮前面,为实现全面跃进而奋斗》的报告。会后,在“左
”的思想影响下,全县大搞“全面跃进”,给经济建设造成了损失。
第一次代表大会(1963年复县后首届)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64年9月5日~10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
正式代表206人,代表全县3382名党员。书记苑凭作《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认清形势,提高
领导水平,为完成德都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任务而斗争》的工作报告。副书记常文彬作了
《关于加强民兵建设工作》的报告。纪监委书记耿显峰作了《关于纪律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的报告。大会贯彻了中央工作会议和省、地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了德都县复县一年来的工
作。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切实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战结合”的原则,坚决把社
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到底;搞好国民经济的发展布局;全党抓好民兵建设和军事工作;加强
党的建设,培养革命接班人,为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会选举苑凭、张殿文、徐立勋、王玉昆、常文彬、耿显峰、王喜田、刘国汉、蔡成信
、魏士新、杜文阁、杨宝珍、韩占芳、刘宪歧、张亚君(女)、于际华、王启岩、王明祥19人
为县委委员,组成了复县后中共德都县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8人,书记1人,副
书记2人。同时选举产生了中共德都县委纪律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书记1人。
第二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11月24~26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正
式代表382人,列席代表50人,代表全县2747名党员。大会听取并一致通过了陈兆铭代表县革
命委员会的核心小组向大会作的《高举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
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报告。会上学习了中共中央7个重要文件,对林彪反党、叛国集
团和陈伯达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进行了声讨和批判。各条战线的党员代表16人在会上发言。大
会对在清理阶级队伍中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被批斗、撤职罢官的生产大队以上干部
205人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大会承认过去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
”大气候的影响,大会的基调是“肯定文化大革命”成果的。
大会选举丁宝祥、马文章、马玉璞、王桐、王振声、田玉珍(女)、卢秉才、刘国汉、刘
继昌、齐俊成、吴全凌、汪兆甲、李泉、时录吉、宋万会,郑玉廷、张绍卿、张景顺、陈兆
铭、范青山、施岩、顾炜(女)、耿显峰、常文彬、曹国民、付桂荣(女)等26人为县委委员,
王喜田、张俊英、赵国臣3人为候补委员,由29人组成了中共德都县第二届委员会。并选举产
生了常委13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
第三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76年1月17日~20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
正式代表550人,列席代表30人,其中女代表88人,代表全县3697名党员。大会听取并一致通
过孔祥文代表县委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把德都建成大寨县而努力
奋斗》的报告。审议并修改了《德都县1976~1980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和《德都县1976~
1978年实现农业机械化规化》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革命化的建设》的决议。
这次大会提出了大力提高粮食和其它作物的产量,积极兴办社队企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一年建成大寨县等宏伟的工作目标。但会议反复
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为指导去实现这些目标,致使一些部署成为不合实际的空
头政治的产物,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大会选举丁宝祥、孔祥文、马玉璞、马文章、王桐、王喜田、史纯健、田玉珍(女)、付
桂荣(女)、刘国汉、邬长廷、曲宏琴(女)、吴全凌、汪兆甲、时录吉、周玉书、畅惠风、赵
莉(女)、徐福和、徐立勋、宋永清、杜文阁、杜亚范(女)、张忠、张俊英、谢振忠、蔡成信
、薛振江、李季、李玉珍(女)、李春棠、李纯珊、李桂枝33人为县委委员,组成了中共德都
县第三届委员会。并选举产生常委11人,书记1人,副书记5人。
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1月7日~9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正
式代表472人,代表全县4887名党员。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的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史纯健代表前届县委作了《加强党的领导,继续解放思想
,为加速德都县国民经济发展步伐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深入贯彻学习了党的十一届三
中、四中全会,全国五届人大会议和叶剑英国庆讲话精神。与会的全体代表结合审议、修改
工作报告,认真回顾了4年来的工作,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5条值得吸取的教训:一是必须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克服主观唯心主义;二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估量阶级状况和确
定主要矛盾,从“恐右症”中解放出来;三是必须坚持有计划、按比例的方针,全面发展国
民经济;四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五是必须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
传统,树立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代表们从德都县的自然资源和有利条件出发,本着实事求是
,力争上游的精神,并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讨论和制定了1980年和3年调整时期国民经济发
展规划。大会动员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县人民努力完成3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打好四个现代化
第一战役,为加速经济建设的步伐而奋斗。
大会选举于际华、王武、王桐、王有清、王明祥、王喜田、尹玉芳(女)、刘玉璞、刘国
汉、田玉珍(女)、史纯健、汤佐勤、张忠、张文学(乙)、张作舟、杜文阁、李玉洁(女)、李
春棠、李铁良、宋永清、宋兆臣、杨宝珍、苏柱字、孟广勋、姜升、姜国华、郝玉峰、高焕
章、曹庆国、崔宝忠、董景泉、蔡成信、薛振江、魏士春35人为委员,陈延海、袭凤鹏、韩
占芳3人为候补委员,组成了中共德都县第四届委员会。并选举产生常委8人,书记1人,副书
记3人。同时选举产生了中共德都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德都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3年6月20日~24日在青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
正式代表253人,列席代表37人,党外人士列席10人。代表全县5180名党员。史纯健代表前届
县委作了《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改革方针,开创德都县四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对
过去3年的工作成绩予以肯定,对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大会提出今后3年的总
任务是:动员全县党员和各级干部,带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以党的十二大精神为动力,
按照全面而又系统的、坚决而有秩序进行改革的要求,以责任制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
重点,搞好各方面的改革工作。加快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步伐,实现财政经济状况、党风
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使德都县各项工作有个新气象、新成就、新贡献,为我们的伟大事
业增添新的光彩。大会还听取并审议通过了韩占芳代表中共德都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作的《
中共德都县纪律检查工作》的报告。
大会选举于际华、王颖、王永德、王桂兰(女)、史纯健、刘久祥、刘玉璞、刘东勋、李
春棠、李春泰、李铁良、宋兆臣、杜宇、孟广勋、张连成、姜升、周振刚、袭凤鹏、高焕章
、徐龙锡、徐庆才、曹庆国、崔宝忠、葛家功、葛家禄、韩占芳、蔡成信、薛庆祝、薛振江
29人为县委委员,杨金柱、郝玉峰、曹小平、郭再文、尹殿奎5人为候补委员,组成了中共德
都县第五届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中共德都县纪律检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