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驻军
第二十编 军事
第一章 驻军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驻军
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清政府就“应于何处永驻官兵以防俄人入寇”问题,派大臣
依桑阿到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处“详加议定”。依桑阿亲自带人到墨尔根(今嫩江县城)沿讷谟
尔河至温察尔屯(今青山镇东部)、空郭尔进屯(今团结乡团结村)等处勘察,向清政府提出了
在空郭尔进屯建城驻兵的建议。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派黑龙江之乌
喇宁古塔兵500人,连同水手、人役及家属驻防空郭尔进屯,这是本县境内第一次驻扎军队。
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今德都县境内讷谟尔河两岸的洪果尔津(又译空郭尔进、红霍尔基
)、湖裕汆和去(狐狸气)、特默沁(吐密浅)、何彦(又译奈阳、南阳)、密勒特和尔(敏特格、
密勒特尔)、都勒萨(杜拉丝)、特裕尔(德都勒)、温察尔等9个屯子的达斡尔索伦人、鄂伦春
人被编为布特哈八旗的正白旗部落,定为旗丁生计地,旗丁在此屯垦戍边,直至清朝末期讷
谟尔河两岸开始放荒止。
1919年(民国8年),黑龙江省陆军三营一连驻防德都镇(隶属克山县)。1924年(民国13年
)5月10日,龙镇县游击队改编为省防军,改编后龙镇驻军骑兵第五独立连有官佐2人,兵夫4
7人。次年1月1日驻龙镇省防军改编为地方保卫团。1928年(民国17年),黑龙江省警备大队第
十五营营长刘占元率队进驻德都镇换防,次年1月移防绥化县。1929年(民国18年)8月2日,东
北陆军骑兵第二旅四团三连进驻德都设治局,12月奉令开赴前线。同期,东北陆军骑兵第二
旅四团团长周作霖派第三连上尉排长孙玉书率兵20人进驻龙镇。1930年(民国19年)2月,黑龙
江省保安总办窦联芳派省保安第一骑兵大队驻防克山一带,第一大队三中队九分队官兵93人
驻防德都设治局。是年9月27日,三中队九分队调防龙镇,三中队长宋日臣以下官佐5人偕同
第七分队长孙德润以下官兵70人进驻德都设治局。1931年(民国20年)5月,东北陆军独立骑兵
第八旅第五十三团第四连174名官兵换防进驻德都设治局,7月,三连一排进驻苏家店。是年
10月,黑龙江省保安骑兵第一大队一中队一分队官兵90人进驻德都设治局,东北陆军独立骑
兵第八旅五十三团四连调往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