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防工程
第二节 人防工程
1968年,德都县学习逊克县三合大队的经验,坚持“平战结合,就地分散”的原则,在
全县开展了战斗村建设。全县有自然村175个,建成战斗村36个。主要交通要道的双泉,新发
。兴隆3个公社为防空区;其它11个公社为联防区;战略要地是团结公社。1969年10月中旬,
在朝阳山区进行后方基地建设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建设起155栋半地下室简易的
房舍,共有建筑面积9112平方米。其中仓库3600平方米,厂房1023平方米,病房、手术室43
2平方米,办公室、指挥所956平方米,食堂544平方米,宿舍2350平方米。1970年,成立德都
县后方基地建设指挥部(设在朝阳公社)。指挥部组织修公路50公里;架电话线20000米;打山
洞一处;建设指挥所11间;地下档案馆一处;邮电所2间;供销社3间;卫生院3间;学校7间
;粮食供应点17间;柴油供应点17间;农机管理站5间,1970年,后方基地人口6075人,耕地
35599亩,共有10个战备点。1974年,成立了后方基地朝阳人民公社,设11个大队,购置各种
大型农机具55台件。同时在二龙山建地下战备油库一座,称为“七一三”工程。总面积为70
00立方米,能储汽油,柴油6000吨。1969年11月,开始青山镇战斗城建设,青山镇内展开了
挖地道的群众运动,简称“七一九”工程,共修砖石地道5423延长米。1984年,对因年久失
修的青山镇地道进行检查发现,只有工农兵饭店、“五七”饭店、卫生防疫站3处共377平方
米地道可用于储菜、储药。其余地道均已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