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塾
第二十一编 教育
第一章 各类教育
第一节 私塾
清朝末年,德都勒屯及周围村屯属讷河直隶厅管辖,共有私塾6所,塾师6人,学生35人
。学生多为富家子弟,塾师薪金及办学费用由学生家长承担,按时交付。私塾的授课内容主
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庄农杂字》、“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五经”(即: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等。1910年(清朝宣统二年)9月,
达斡尔族人佛尔清额在德都勒屯东街租房3间,开设学堂,招收学生25人。办学经费由乡民自
筹,教师每月挣大洋16元,教授普通小学课程。始称德都勒屯小学,1915年(民国4年)7月,
改为克山县立第三国民学校。
民国初期,德都设治局有私塾4所,塾师9人,学生183人。
1937年(伪满康德4年),县内有私塾4所,学生97人。1939年(伪满康德6年),有私塾5所
,塾师5人,学生125人。主要课程有:修身、算术、珠算、自然、手工、图画、国史、地理
、经学、日语、体育、音乐等。
1945年8月,县城解放后,县内仍有私整存在。1949年有民办班39个,学生556人。1948
年,有民办班52个,教师57人,学生2627人。建国初期,随着公办学校的发展和增多,私塾
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