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都县人民政权建立始末
二、德都县人民政权建立始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后,伪德都政府仍由伪满德都县县长孙金城执政,县
政府机构和人员原封未动,执行着镇压人民的职能。当时日本开拓团撤走时,大地主们都用
大车往家抢拉开拓团的物资。部分农民也抢去了点,被伪警务科抓起20多人,关押在县政府
的监狱中。
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德都县、建立了苏军卫戌司令部。黑龙江省(省会在北安
)军区委派由苏联回国的东北抗日联军干部李国军(化名钱国军)和金国祥(化名王祥)随同苏军
秘密进入德都,任务是协助苏军接收日、伪人员,收缴武装设备,剿灭匪患,维持社会治安
。苏军进入德都后,伪县长孙金城下野。在接收过程中,李国军、金国祥在武装力量掌握在
旧警务科、警察署的情况下,把境内各村的上层地主请进县城。经过选举,将原来的伪满县
长孙金城选为县维持会的委员长;原伪县政府的各科科长也都摇身一变,仍为地方要人。不
久,人民群众对孙金城群起而攻之,孙被迫下台。继而又将德都县第一完全小学校长王竹修
选上了委员长,后又改为德顺长烧锅经理赵绍堂为会长,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日伪人员手中
。李国军、金国祥没有城市工作经验,连武装力量也没有接收了,接收工作遇到困难。他们
深知自己无力独挡一面,于是向黑龙江省政府和省军区请求派干部来德都帮助工作。当时省
里干部也缺乏,无人可派,就将省政府主席陈大凡的一个旧交马云鹏(该人当过伪满洲国森林
采伐队把头,国民党地下挺进军成员,当时伪装进步骗取了陈大凡的信任)派往德都县。指令
他把德都武装力量接收过来交给李国军、金国样后回省销差。9月中旬,马云鹏来到德都,经
过一段活动,凭着其交际手腕和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把武装力量说服到李、金2人手下。马云
鹏对原旧县政府的机构人员基本没动,在其基础上直接组成了县政府。并组织维持会选举,
把维持会长赵绍堂(该人是旧中国一个乡试秀才,有点文化)选为县长,马云鹏自任顾问,驻
县政府,实际操纵着行政大权。十几天后,马云鹏又组织人把赵绍堂选掉,自己当了县长,
县政府的机构和人员仍是伪满县公署的全班人马。同时,马云鹏又建立起了“民主大同盟”
(中共领导的统战组织),召开盟员大会,马自任委员长,选举地方人士于得水为副委员长。
马云鹏抓住“大同盟”这个团结中、上层人士的中共外围组织,并没有按上级的指示,宣传
中苏友好和民主建政,动员群众与日伪残余势力作斗争;而是利用抗战胜利后正统观念较深
的情况,公开宣传国民党的政治主张,甚至公开挂起了蒋介石的画像;并且还在他制定的“
民主大同盟”章程中明文规定,“民主大同盟”主席是最高权力的主宰者等,给国民党树立
正统观念大造舆论。先后在伪官吏、教员、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了20余名国民党党员,活动
也日益猖狂。10月初,国民党驻黑龙江省北安党务办事处,秘密委派陈涤(伪第八军管区日本
翻译)和冯凭(伪税务局股长)来德都县城。他们到德都后,就住在伪警察李振德家中,依靠老
同事关系,拉拢日伪残余秘密建立组织,发展党员,鼓吹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国民党政统…
…。不到10天,就建成了“国民党黑龙江党务办事处德都支部”。陈涤任书记长,冯凭任组
织委员兼组织科主任,蒋恩普(伪协会会长)任设计委员,王竹修(伪德都县教育分会会长、康
德小学校长)任企划室主任,丁永年(伪文教股长)任总务课主任,刘维汉(伪协会会员)任宣传
课主任,欧阳文(伪财务股长)为社会课主任。10月27日苏联红军撤出德都,马云鹏、李国军
和金国祥继续进行建立地方武装和组建新政权的工作,马云鹏组建了由他掌握的20多人的县
政府守卫队。李国军利用原伪警务科的机构人员组建了公安局,自任局长;又以原伪警察署
人员为基础组建了县公安大队,自任县公安大队大队长;并把兵痞出身、当过土匪炮头的张
庆海委任为第一公安分局(城区)局长兼公安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到11月中旬,公安大队已
组建了三个中队,拥有警兵200余人。金国祥在人民自卫队10多人的基础上,接收了原维持会
的武装(以伪满森林警察为骨干),组建人民自治军独立营,金国祥自任营长,邀请原国民党
东北军军官刘海生任副营长,启用伪满洲国上校教官孙武才(又名孙志杰)任参谋,主管独立
营的军事训练。张庆海、刘海生、孙武才等人又将一批伪警察、土匪兵痞拉进独立营,掌起
兵权。独立营下辖四个连:一连长王林(伪警察),连部设在原道德会旧址(现县供销联合社附
近);二连长沈文贵、副连长杨秀甲(伪满森林警察中队长);连部设在营部(现县中医院地址
);三连长赵法维(伪警察),副连长于国学,连部设在原伪警察署(现德都饭庄位置);四连长
杨国良,连部设在西区十二号屯(现太平乡爱民村);全营共400余人。
马云鹏、李国军、金国祥三人称兄道弟,打得火热。在马的支持下,李、金2人不断地把
日伪警察、特务、土匪、伪军官充塞到县公安大队和独立营,委以重任,授以兵权。张庆海
等日伪残余势力更是呼朋引类,将孙绍昌、赵维法、王林、杨秀甲、孙武才、白春才等日伪
残余安插到各中队和各连队,使德都县当时的武装部队的成份极端复杂。张庆海等人为了进
一步控制李国军和金国祥,张庆海、王林、杨秀甲、白春才(伪警察)、孙绍昌(日伪特务)等
人同李、金2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同生死共患难。张庆海将自己姨妹田船口屯大地主的女儿介
绍给李国军为妻,张显廷将县城王家店(大车店)老板的姑娘介绍给金国祥为妻。举办婚事时
大操大办,在李、金的住房前挂起了“李公馆”、“金公馆”的牌子。鉴于德都县武装部队
组建中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军区虽明令李国军、金国祥清理队伍,把日伪等残渣余蘖清除
出武装队伍,以保证人民武装的革命性。但是,李国军、金国祥与马云鹏以及日伪残余分子
通过政治勾结,结义拜盟和裙带关系等方式结成的政治军事势力,已盘根错节,无法自拔。
由于马云鹏的倒行逆施和李国军、金国祥的助纣为虐,德都县陷入一片混乱中。
1945年11月15日,延安赴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决定派干部团的曲常川、边敬、赵青山为
中共德都县工作委员会委员,曲常川任县工委书记,边敬任县长,赵青山任公安大队长。是
月22日临行前,省工委决定补充李国军、金国祥2人为德都县工委委员。因为在此之前省政府
主席已委托马云鹏为德都县县长,金国祥已任独立营营长,李国军已任县公安局长兼县公安
大队大队长。所以,决定边敬、赵青山的公开职务临时变更一下,边敬以县政府秘书的名义
出现,赵青山以独立营副营长或公安大队副大队长名义出现,等到了德都视情况而定,以此
作为权宜之计。同日上午,曲常川、边敬、赵青山带领李明录、罗庆森、殷兆范等10余名随
员一同坐马车由北安出发,当天下午到达德都县城。随后组建了中共德都县工作委员会,曲
常川任书记,边敬、赵青山、李国军、金国祥为委员。县工委的分工是:边敬主管政府工作
,赵青山主管军事工作,李国军任县公安局局长、县公安大队大队长,金国祥任人民自治军
独立营营长。23日,曲常川、边敬2人会见了县长马云鹏、民政局长刘风翱、公安局长兼公安
大队长李国军、独立营长金国祥。在会见中,随员中有1人在北安当过山林劳工和马云鹏一起
干过活,知道马云鹏当过日伪森林采伐队大把头,专横残酷,民愤很大。通过这一线索,县
工委认为马云鹏可能有政治背景,但当时马云鹏是以民主人士的名义出现,掩盖了他国民党
特务的真实政治面目。县工委通过调查了解到马云鹏到德都后的言行,认为这样的人不适合
当县长,于是派边敬到北安向省工委汇报和请示对马的处理意见。省工委听取汇报后,经认
真调查得出了结论。决定撤销马云鹏的县长职务,将其遣回省城。几天后,省工委派省军区
副司今员王钧带人到德都撤销了马云鹏的职务,将其带回北安。当时马云鹏身边有四五个警
卫员和刘凤翱一起住在大商号民兴长。县政府还有20多人的守卫队。在解除马云鹏和刘凤翱
武装的同时,把其警卫员和守卫队的武器也全部收缴了。县政府发布了公告,提出反奸除霸
,重点是号召农民参加反奸除霸。从县到村都释放了被维持会关押的无辜农民,当时逮捕了
民愤极大的北和村村长孙振鹏,北区的斗争最激烈。为了更好地领导人民斗争,县工委派殷
兆范(后来在与土匪斗争中被杀害)带领一个武装班到此区开展工作。为了宣传、组织群众,
县工委和县政府组织了一些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小学教员和部分社会上的觉悟较早的闲散
人员,成立了宣传队,分成几个班,到各区去搞宣传组织工作。涌现出一批宣传组织群众的
积极分子,如城区的于德水(后被叛军杀害)、赵金镇、卜向奎、王国良、孙耀信等人。这批
积极分子在党组织培养下,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得快。在他们的带动下,反土匪恶霸的斗争迅
速开展起来。随后,县工委根据当时德都的形势,为了团结上层人士,决定原维持会的人员
不动,照常上班,因为以后要建立新政权还要利用其中的大部分人。对原县政府股级以上的
人员全部撤掉,股级以下的职员一个不动。之后,县工委又与上层人物协商,推举赵绍堂为
县长,边敬则以副县长的名义出现。同时,县工委针对武装部队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分析
了全县的政治、军事形势,按照省工委和省政府的指示,讨论了具体对策。会后及时采取了
果断的行动,砸烂了伪警务科机构,缴了县城东、南、西、北四门城防所守备队的械,逮捕
了伪警务科长褚文彬、汉奸北和村村长孙振鹏和已官居第三公安分局(地区)局长的日伪特务
孙绍昌。同时县工委对现有武装力量分析,要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必须有人民自己的武装
,而现在的武装队伍有伪满军官、警察、土匪、兵痞等,成份复杂,再加上李国军、金国祥
与日伪残余分子有拜盟和裙带关系,必须对原来的武装队伍进行改组。因此决定:第一,由
曲常川和赵青山协同李国军、金国祥改组原公安大队和独立营,这项工作由曲常川领导进行
;第二,由边敬负责组建新的县政府守卫连。县工委采取的这些行动突如其来,使李国军、
张庆海一伙大为震惊。李国军虽找边敬责问逮捕褚文彬的情况,但未敢提出放人的要求。这
是因为李同这些人犯不仅有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相互勾结,而且还有盟兄弟的个人关系,因而
忧心重重,处心极虑地设计应对之策。
李国军、金国祥2人自县工委成立以来,身为县工委委员,却对县工委采取阳奉阴违的态
度,他们自以为接收德都县有功,应坐第一把交椅,应有更重要的位置,没想到还要受曲常
川等人领导,认为到头来还得“听人家”的(指曲、边、赵),认为这是“牛打江山马坐殿”
;加之,县工委负责干部,尤其是赵青山对李国军、金国祥的思想腐化行为进行过严肃的批
评,使李、金耿耿于怀。张庆海之流更是伺机在县工委、县政府和军队领导之间挑拨离间,
造谣中伤,使李、金逐渐由对县工委领导离心离德到分庭抗礼,直到背后策划发动赶跑或杀
害三名县工委负责人的反革命武装叛乱。
12月中旬,独立营副营长刘海生(叛变后被判刑)从四连驻地十二号屯(今太平乡爱民村回
县城向赵青山副营长汇报“青龙”(匪首张云阁报号)要来投降,要营部派人去十二号屯接收
点降。赵青山信以为真,当即同营部参谋孙武才和一连长王林、司务长白春才、二连副连长
杨秀甲等人,率领一连全体战士赶赴十二号屯,准备接收土匪投降。等了一天,不见降者前
来,赵青山便命王林和白春才率领一连全体战士留下等待土匪投降,赵青山同其余人员坐车
返回县城。赵青山回城后,刘海生唯恐他谎报“青龙”来投,蓄意协迫赵青山带队投降“青
龙”的诡计被查觉,便迫不及待地串通王林、白春才亲往北兴镇联系向“青龙”匪队投降事
宜。在此期间,刘、王、白三人要叛变投匪之事被曲常川、边敬、赵青山识破,于是将一连
调回县城,重派四连去驻守十二号屯,并将王林、白春才逮捕。刘海生只身投降了“青龙”
匪团。
王林、白春才的被捕,是继张永祥、孙绍昌被捕之后,李国军、张庆海、赵法维等人受
到的义一次沉重打击。这不仅由于王、白是他们的拜把兄弟,而主要是这一行动使他们预感
到形势的发展对他们不利。张庆海曾对李国军、赵法维说:“这就是要缴我们的枪啦!”于
是便开始夜以继日地策划解救王林、孙绍昌等人的办法。经过多次密谋后决定:如果要人不
放就“往外掏”〔黑话意即动武〕;首先缴曲常川、边敬、赵青山的枪,或将三人赶跑;再
不成就联系四乡自卫团,借助“青龙”、“汤团”、“曹团”、“孙团”把部队拉出去投奔
国民党的光复军。此后,张庆海在李国军的指使下,曾两次带人去缴边敬的枪,都由于边敬
早有戒备,未得下手。这一阴谋没有得逞,接着就开始密谋叛乱计划。12月22日,张庆海、
赵法维分别给四乡自卫团头目写信,李国军亲自盖章派人秘密送往四乡。东乡自卫团姜永和
,南乡自卫团齐万林、西乡自卫团吴国林和北乡自卫团孙玉书分别接到了叛变策应信件,信
中约定五天内起事,要求各自卫团从四方同来策应攻打德都县城。四乡自卫团头目接信后跃
跃欲试,他们首先卡住了县城通往四乡的要道,东乡姜永和与“汤团”、“曹团”相配合堵
截温察尔河桥东一带;南乡齐万林把守通往北安公路两侧;西乡吴国林也与“青龙”匪团卡
住通往北兴镇的公路;北乡孙玉书公开打出国民党地下挺进军“孙团”的旗号,与活动在温
察尔一带的“汤团”遥相呼应,扬言要攻进县城,解救孙村长(孙振鹏)。12月23日,四乡自
卫团把通往四乡和往返北安的电话线路全部破坏,断绝了县机关与城外一切通讯联系。这时
李国军等谋叛者,在城内大造国民党挺进军、各匪团即将攻城的舆论,搞得人心慌慌,一片
混乱。
鉴于上述形势,中共德都县工作委员会于12月25日晚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曲常
川主持,边敬、赵青山、龚荣(12月下旬由省工委增派的县工委委员,省工委派龚荣来德都是
准备让他担任公安局长,由于曲、赵改组县公安大队和独立营没搞完,所以暂任县工委社会
部长兼县公安大队副大队长)、李国军、金国祥全部出席。会议分析了形式,研究了具体对策
。讨论中,边敬、龚荣提出,为了震慑敌人,要马上处决日伪特务、警察、汉奸褚文彬、孙
振鹏、王林、孙绍昌、张永祥。籍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经认真讨论,最后以请示省政府
批准后执行枪决通过了决议(按当时政策,不请示省政府是不可以的)。12月26日晨,曲常川
乘汽车去北安向省政府请示汇报(因通往北安的电话线路已被破坏)。曲常川走后,这一天形
势发生变化:北区地主武装驱散了县政府派出的一个由教员组成的宣传工作队,负责人赵振
青被绑架,改组后的“大同盟”骨干于德水被枪杀;北和村大地主孙玉书的土匪与温察尔村
的叛匪汇合后,开到南阳屯准备攻打县城;西区地主武装赶走了由魏毓令带领的工作队。是
日下午,西区吴国林为首的地主武装公开打起“国民党挺进军”的旗帜,扬言要打进德都县
城;南区大地主齐万林缴了县政府守卫连的一个班武装工作队的枪,从南面逼视县城;独立
营四连在十二号屯叛变投降了张云阁匪徒,张云阁带领其匪团从西边向县城逼进;龙镇叛匪
曹清匪部从东直逼过来;县城四周的敌人都开始动手,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同日
下午边敬主持召开了县工委紧急会议,龚荣、赵青山、李国军、金国祥参加了会议。会议决
定:县工委、县政府、独立营、公安大队、县政府警卫连全部撤出县城,向北安靠扰,摆脱
三面匪徒和四乡地主武装的包围,到外线去和敌人周旋。南撤的具体部署是:独立营先行,
公安大队居中,县政府警卫连后卫,并由警卫连执行枪决褚文彬、孙振鹏、王林、孙绍昌、
张永祥等人的任务。会后,李国军、金国祥、赵青山分别回独立营和公安大队作出发前动员
。叛心已定的李国军,根据县工委作出的撤退部署,把他率领的公安大队放在中间,前逃不
了,后退更难,不但叛逃不成,他和金国祥的几个盟兄弟也将被处决。于是,李国军便以“
誓保德都县城”为借口,唆使金国祥向赵青山施加压力,力图改变工委的南撤决定。在金国
祥的影响下,赵青山南撤的决心有些动摇,因而部队迟迟没有行动。为了统一思想,共同对
敌,边敬于当日晚又一次主持召开了县工委委员会议,龚荣、赵青山、金国祥参加了会议,
李国军借故没有出席会议。会上,金国祥、赵青山提出坚守县城的意见通过,研究了坚守县
城的具体部署,并决定边敬为总指挥,赵青山为副总指挥,防守重点放在西门,由赵青山、
龚荣负责。军队的部署是:警卫连一部和四连守西门,金国祥带领三连守北门,李国军带领
公安大队一、三中队守东门和南门。会后分别去进行部署。李国军并未去部署防卫部队,而
是和张庆海、赵法维、杨秀甲、孙武才等人在三连连部秘密召开了排以上干部紧急会议,胁
迫干部组织叛变。会中,从北门找回了金国祥,金被迫同意叛变。于是确定叛军以李国军为
总指挥,金国样为副总指挥,决定当天晚上发动叛乱,并对叛乱行动作了部署:赵法维和孙
武才负责攻打西门,以赵青山为主要目标;攻下县政府后,砸开监狱,救出王林、孙绍昌等
人。9点左右,县政府通往营部和西门城防所的电话全部被切断,边敬和赵青山断了联系。边
敬带领周俊山(是省军区三旅政治部的,来德都找人,因当时形势紧张,被边敬把他和一个从
北安来的人留下),通讯员王大个子,炊事员老谢头四个人,摸黑来到独立营营部找赵青山。
当时营部只有文书张宝国一人,他也不知道赵青山哪里去了,于是几个人就在营部等赵青山
。晚11点左右,枪声响起来,反革命叛乱发生了。叛乱指挥部设在三连连部,李国军坐阵指
挥,并责成金国祥在韩喜饭店(现粮食局附近)指挥。杨秀甲负责联系;张庆海领兵从三连驻
地出发进入北城壕由东向西直奔西门。边敬在营部听到枪声是从东、南两个方向向县政府和
独立营营部打来,断定是内部发生了叛乱,立即带领随行四人从营部后门撤往西城门。在西
门与赵青山、龚荣会合后,共商撤退之计,赵青山决意不退,边敬和龚荣等21人撤离西门,
向北安撤退。这时叛军到达西门时与赵青山相遇,赵法维又带兵配合张庆海攻打县政府,杨
秀甲也带兵赶到,三军合一攻打县政府,县政府警卫连在没有领导的情况下(县长边敬不在,
连长李明录去了北门),与叛军激战三个小时,县政府失守,警卫连被缴械。叛军占领县政府
后,打开监狱,放出王林、孙绍昌、褚文彬、孙振鹏等在押人犯,砸开金库,分掉所有金银
现款,赵法维还放火烧了县政府东厢房,德都县失陷。
12月27日上午,李国军、金国祥集合叛军队伍讲话,说服士兵投降国民党光复军。李国
军在讲话中说:“中央军要来了,早晚要投降的,晚投降不如早投降”等等,并且每人发饷
150元,引诱战士们彻底叛变投敌。上午10时左右,金国祥在东门迎接以孙玉书、汤子新、曹
清山为首的叛匪武装进城;张庆海、孙武才在西门迎接国民党“东北挺进军第一军第五旅少
将旅长张云阁带领的匪徒进城;李国军这时隐蔽起来没有出头露面。并在韩喜饭馆设宴为张
云阁、四乡地主武装和汤、曹叛匪头目接风。由于叛徒李国军、金国样的引狼入室,光复军
占领了德都县城。
德都县城失陷后,张云阁任命孙玉书为东北挺进军一军五旅十三团上校团长。任务是驻
守德都县。孙玉书以其匪队为基础组建了第一营,又改编了四村自卫团,组建了三个营。
曹清山率领的龙镇叛军被张云阁改编为东北挺进军一军五旅十一团,曹任上校团长。汤
子新率领的讷谟尔叛匪被改编为东北挺进军七军五旅12团,汤任上校团长。孙团组建后,张
云阁带领匪十一团和十二团开走,留下孙玉书的十三团和于景龙(张云阁的匪队,于任上校团
长)的匪十团驻守德都县。匪徒们在占领德都期间,为非作歹,强抢民财,扒百姓衣服,县城
里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此次事变,我方损失重机枪一挺,掷弹筒二门,步枪320余支,我军
撤离时只带出11支长,短枪。损失战斗人员670余名,其余的有的离散,有的隐蔽回村,而大
部分随李国军投降了光复军尚其悦匪部。
边敬和龚荣等从西门撤出的21人,没敢走大道,而是在荒野中沿着没膝深的雪地向南撤
退。当行至齐万林屯时,大家实在走不动了,想进齐家大院,弄个马爬犁,没想到齐万林已
经叛变了,正在堵截边敬等人的退路呢。警卫员和站岗的一搭话,齐万林一听是边敬带队到
了,立即命令岗楼里的人开枪。一看情况危急,边敬命令大家分开突围。因为天黑,互相之
间失去了联系。边敬于27日下午到达北安,龚荣等晚于边敬到达(龚因来德都只有一个月,路
不熟,在撤退时穿的是一双棉胶鞋,双脚都冻坏了,住进北安康复医院,后因冻伤导致败血
症而病故)。撤退中失散的人员都先后来到北安找到县工委领导同志。李明录带的那部分人,
虽然全部被缴械,但后来都逃了出来,全部来到北安。曲常川到省工委汇报还带了吴德俊等
人。曲、边、李带领的三部分人汇集在一起,又重新组织了一个连。没有枪,省军区帮助从
北安县工委临时借了懂军事的安泰当连指导员,李明录任连长。省工委决定曲、边以及新组
建的连,配合王钧、廖仲符去打泰安,然后转攻德都。12月28日到达泰安,打下泰安后新组
建的守卫连发展到1300多人。1946年1月10日,从泰安出发直奔德都县城,王均率队从德都县
城西过讷谟尔河由北面向县城进发;守卫连和廖仲符旅的部队,从南面向县城前进。晚上到
县城西南的新街基。边敬叫吴德俊以县长的名义写了安民布告,派人趁天黑,贴到县城西大
门和东大门各一张。1月11日,王均副司令员带的一部分队伍到了讷谟尔河边,他们在河北只
向县城打了2炮,就把光复军都吓跑了,第二次解放了德都。
在德都县第二次解放前,孙玉书等匪徒为了离间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大肆造谣盅
感人心,说什么:“边县长回来,16岁以上人的全部杀头,更不用说当过警察、官吏和挺进
军的人员了”。闹得人心慌慌,不知所措,所以当孙匪逃出县城时,不少人也都跟着跑了出
去,特别是历史上有点问题的人,戴过匪队袖标的都跟着跑了。第二次解放德都后,县工委
和县政府组织了剿匪与反奸清算相结合的农民运动。当时的政策是对过去跟着叛军干坏事的
人,“协从不问,自首从宽”。同时对农民进行广泛的宣传组织工作,从私人手中收缴了日
本侵略者投降后散落在民间的枪支1000多支。通过揭发,检举查出一些真正和叛军有关系的
汉奸,对其进行反奸清算,清算出来的财物,救济了贫苦农民,广大群众非常拥护县政府。
1946年2月,省工委决定派吴飘萍到德都任县委书记兼保安大队政委和大队长(公开身份
叫政委),曲常川改任县工委书记,边敬任县长。县工委的分工是:吴飘萍除抓建军剿匪外,
主要抓建党建政工作;边敬负责领导全县群众运动。从此,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起来,领导
全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