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第二编 城镇建设

综述



带岭建置初期,仅有几间草房。十数人家;村无壁障,户无院墙。1941年日伪
在这里建营林署后大肆掠伐木材,不顾村镇建设,以致建置七、八载,除火锯厂、
警察署、营林署等处建筑物外,民宅只有几十间。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物质条件极为艰难的情况
下,兴工厂,办学校,划街基,建新房,短短十几年,面貌大变。第一座三层建筑—一东北森林工
业实验学校教学主楼于1954年拔地而起。至1985年,迎宾路、育林路、局址路、运材路以及永胜、
永忠、永红七个街道,几十条胡同相继形成。东西连袂,左右贯通。一幢幢砖瓦结构的厂房、商店、
机关、学校、宿舍、民宅接连建起,为林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工商业、农副业、金融业,以及交
通、邮电等服务性行业蓬勃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建设生机勃发,进入八十年代,镇内新的公共设施、办公楼、
住宅接连建起;铁路北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及2,000多户职工住宅实现了集中供热,安装了自来
水设备;镇内几处多层住宅楼相继建成。迎宾路、育林路两侧树木成行,楼房增多。集体企业公司大
楼、森林资源馆南北呼应,翠滨公园、站前公园频增新姿。
带岭从1937年开发至1985年末,房舍建筑面积658,093平方米,其中林业局428,250平方米;企
外单位76,119平方米;私有房产153,724平方米。
1951年至1985年,带岭局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0,383万元,其中用于生产性建设7,649万
元,非生产性建设2,734万元。工业生产建筑面积为95,859平方米;文教卫生建筑面积为29,1O5平
方米;生活福利建筑面积180,219平方米,其它建筑3,089平方米。自1979年以来,全区(局)兴建
二至五层建筑共57栋。地面卫星接收站建成,使全区职工和居民可以收看四套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