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城镇绿化

第三节 城镇绿化



五十年代,带岭局就提倡城镇绿化。每当造林季节,大力组织群众在街道两旁栽树
种花,植有樟子松、落叶松、榆树和紫丁香、小桃红、黄槐、刺梅等乔灌水。但因管理
不善,制度不严,保存不住,形成“年年栽不见树,岁岁绿化三天鲜”的局面。1959
年在镇内公路两侧改植大树苗,移栽2米高以上的树。但也因无专人管理,保存无几。
1971年后,城镇绿化工作划归带岭镇管理,推行一套包栽保活、分片看管等制度,保存
树木增多,主要街道两旁幼树长势良好。
1981年,城镇绿化工作归城建科(后改为城建管理处)领导,加强了城镇绿化管理。
设立了绿化环保队,有79名专业人员。对绿化工作实行单位分片包干、个人包株制度。
绿化成活率进一步提高,绿化保存率达到80%以上。此后,绿化管理由城建处园林绿化
队负责,管理工作步入正轨,对每株绿化树登记挂牌,统一编号;春秋两季在树根部粉
刷白灰,防止牲畜啃咬和病虫害发生。绿化树种有红松、云杉、樟子松、白杨、青杨、
自柳、龙须柳、榆树、水曲柳、精樾、落叶松等,还有山丁子、水冬瓜、暴马子以及
野玫瑰、丁香等十六种。绿化苗木大部分从当地山上移植;白柳、龙须柳等则从外地购
入。1982年以来,响应省、市关于“植树种花美化环境”的号召,在迎宾路、育林路主
要街道两旁和贮木加工厂、发电厂、汽车队、机修厂、招待所等单位院内栽种树木,筑
坛养花,一年之间,镇貌大变:迎宾路两侧修建小型花坛54处,栽种有夜来香、金盏菊、
一品红等17种花卉。为美化镇内环境,使职工居民业余活动有场地,在绿化街道同时,
由城建处负责把垃圾成堆、高低不平的站前广场建成站前公园(公园占地面积约3,000
平方米),还在站外迎宾路南端修建了“鲤鱼跳龙门”等景观;在园内修建了“熊猫嬉
戏”、“喜鹊登梅”等两处雕塑。另建花坛多处,种植花草,栽植绿化树,还修建了长
廊和凉亭等。1984年,在宾馆西侧永翠河西,修建了翠滨公园。公园占地面积4.4公顷,
园内挖一条长220米、宽周光的人工河,兴建了拱桥、吊桥、凉亭等建筑。截止1984年,
全区绿化总面积达442,318平方米,栽种各种树木116,169株。八十年代以来,城建投资
不断增加,1985年投资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