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工林抚育
第二节 人工林抚育
人工幼林抚育始于1951年。起初,在带岭东山营造的78公顷红松、落叶松林地块上
进行除草、松土。目的是促进人工林成活,也为了总结经验,确定抚育年限、方式及最
佳时间。
1955年,采用除草松土和穴内割草两种抚育方法,对新植人工幼林连续抚育三年。
边干边观察。由于逐年割草、松土,发现苗木根部地势形成凹型,易受冻害,故将除草松土
改为培土、除草。五十年代初营造的落叶松人工林长势较快,但红松等人工林内长出许多
天然乔灌木,严重影响人工林生长。1956年,开始进行人工林透光抚育,砍去非目的树
种。割去灌水,以改善幼林生长条件,确保更新树种优势,促进幼树速生,效果甚佳。
鉴于在人工林抚育透光伐中产生许多小径木、粗壮榛棵,可资利用,于1961年,开始
在永翠、东北沟、大青川、明月等林场进行人工林抚育利用。将抚育中伐掉的小杆、大
棍等挑出,集到指定地点,运到山下,变废为宝。从1961年到1973年,对全局的人工林
普遍进行后期管理。落叶松人工林经过间伐,既促进了林木生长,又获得部分有用之材
(包括小杆),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五十年代初营造的落叶松、樟子松均已都闭成林,长势良好。但由于人工林密度
大,影响生长,故于1964年,在大青川、永翠林场施行人工林间伐抚育。抚育方法是:砍
除人工林中下层被压水,保留优良木。原则是代小留大,伐劣留化,伐病留良,伐弯留
直,伐密留稀,砍去“霸王树”(高大的杨桦树),适当留些小阔叶树。
带岭最早营造的落叶松人工林,经30余年的生长,已成经济林。为了探讨在单位面
积上、单位时间内获得最高的木材产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于1984年冬至翌年春,
在秀水林场东北沟开展皆代试验。方法是采用机械化主伐作业方式,以油锯采伐,以
国产金龙L一252型、25马力小型集村机集材。截止1985年末,全局进行人工成林抚育面
积为698,168亩次,抚育出树量为273,682立方米,占抚育总出材量的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