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准备作业

第二节 准备作业



伪满时期,生产前的准备作业除搭筑简陋地窨做工人宿舍外,其余连伐区集材道都
不修。工人在山上作业时,经常发生事故。
1948年,带岭林务分局开始组织工人进行采伐前的准备作业。由作业所和各工队采
运技术员踏察确定准备作业时间和项目。当时在巴彦、集贤、桦南三个沟系修筑了36万
平方米的楞场,8,000平方米宿舍,5,000平方米的畜舍。伐开修整了18万平方米的集材
道,还铺设8公里的森铁岔线。
1954年,局决定在第一伐木场(寒月)试用引进苏联的3台KT一12拖拉动和两台特
勒—一3绞盘机。为此修筑了70余平方米的机械越冬机库,并开始修建装车场和机械修
理部。次年,夏季作业开始前,在拖拉机通行处,铺垫木杆道,以保护地表不被破坏。
最初用小径木铺垫,因成本高,浪费木材,以后改用小杆和枝丫铺垫。
六十年代初,冬季作业伐区的准备作业,工程量最大的是修建机库、无路碴岔
线、装车场及冻扳道等。为提高施工效率,1964年,带岭局购进两台东方红54型推土机
专门担负冻板道、森铁岔线、集材道整平、切填土方等项工程,提高工效近三倍,降低
准备作业生产成本30%。
1965年,又先后购进轻便凿岩机8台,分配到各林场使用。在集材道途经跳石塘地
段进行打眼爆破,提高工效3—-5倍,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1973年,改森铁运材为公路运材后,冻板道调查设计由森调队负责提供资料,各林
场负责施工。
修建保温机库,是准备作业一项较大支出。为了降低成本,1981年,在大青川和红
光林场试建两处塑料薄膜机库,总面积为300平方米。修建结果证明,与建造同样面积木
刻得机库相比,可降低造价55%,节省木材75%,而且防火、防冻、保温效果亦较好。
后做技术革新项目在全局各林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