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工具集材
第三节 新工具集材
1952年,全局开始试行常年作业。由于当时林业生产仍是手工操作,为解决夏季运材设
备问题,各伐木场发动职工因地制宜试验使用新工具集材。当时试用的新工具有五一运材
车、单轨木马、木轨滑杠、单轮滑社等四种。
附:
“五一”运材车
“五·一”运材车,是带岭局工人参照辽东的经验仿制面成。1952年,在第一伐木
场试验使用“五·一”运材车运输原木。“五·一”运材车原型是仿照牛车制成的,在
森铁铁轨上砍坡作业,控制坡度在13度以下。这种平车的形状似森铁台车,车框均用木方制
成。放车时,由操纵人员适当控制车速。“五。一”运材车载量一般为2立米左右.适
于500至1,000米的中长距离、地形起伏变化不大的山场条件使用。平车返回时用畜力牵引。
木轨滑杠
1953年,带岭局第十伐木场工人试验使用木轨滑杠集材。方法是;在伐区沿山坡自
上至下修成间距约1米的两行本轨,木轨下用模木垫平。用两根20厘米左右粗,质地坚
硬但重量较轻的木杆做滑杠。把下放的原木用棕绳捆在滑杠上,拴绑牢固;绳扣在滑杠
的前方系活扣。在山下木轨终端处,设置自动解索器;原木重车滑到终点时,与自动解
索器相撞,绳索即自动解开,原木飞抵山下。一次可装载原木2—3立方米。适用于30
度以下的坡度集材。木轨滑社团依靠滑杠的滑力下放,4-6月间多在早晨乘木轨表面
冰霜未融时作业。为增加润滑力,对低缓坡度要在木轨上涂抹输皮水助滑。
单轴滑杠
单轮滑杠案材是木轨滑杠集材方式的延伸。它比木轨滑杠简单易行,适于伐区小集
中使用。最初,干1953年由带岭局第一伐木场工人试验使用。集材时,将原木放到改进
的森铁台车轴杠上,用一根小径本做制动闸。由一名工人操纵。单车载量为1立方米左
右,可在10度以上的坡地上作业。适于500米以内的短距离集材。
单轨木马
单轨木马也是一种以木运木的集材新工具。1954年,在第三伐木场进行单轨木马集材试验。木
马的车体是用两块木滑板制成的小车。在集材道上铺垫木轨,每次可集运原木1.5立米左右。单轨木
马滑力滞纯,要在集材道上设专人抹油浇水,保持轨道滑润。因车体不大,返回时用人力扛回山场。
单轨木马适于500米以内的短距离和坡度在30度左右的山地上集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