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森铁运材

第二节 森铁运材



1940年,伪汤原县营林署在带岭设立森铁事务所,开始修筑森林铁路。当年从带岭
铺轨至北沟9公里,没花园车站(现永翠林场处),铺设钢轨为9公斤型,轨距762毫
米,单线行车,区间闭塞,枕木每公里铺设2,000根。配有两台5.5吨内燃机车。次年,
在东河坝圣火锯厂区段又修一段森铁,以捣运出河的原木。森铁投入运营后,又增添6
台5.5吨内燃机,增加工人150余人。为维修机车及台车,在森铁车站附近修建一处小型检
修厂,面积210平方米。运材的铁框普式台车有110辆。森铁逐年向北延伸,至1943年,
修至25公里处,开始用内燃机车从北沟23公里、25公里等处往火锯厂运输原木。截止
1945年“八·一五”,森铁通车到 26公里(凉水沟口),路基修到29公里处。运材总
计为119,000立方米。
1947年,带岭林务分局成立森铁处,森铁处下设机务、工务、检车等段。1949年恢
复森铁运输,主要运送物资给养。翌年,森铁线路延伸到南列、北列等地。同时,原森铁
处改为森铁管理处,下设机务、工务、电务、检修等段,职工增加到400余人。机械设
备也有所增加。全处有外燃机车(6.5吨) 4台、12吨型14台、18吨型1台,8.5吨内燃
机车6台,普式台车110台。同年,试运原木,并建立技术管理、行车、信号、调度、
养路等一系列规章和细则。森铁电讯修通到山上,设两根线,全长51.5公里;干线带岭
至集贤站31公里,带岭至朗乡14公里。有手摇磁石电话机41台,分布于各林务所、作业
所、制材厂、贮木场以及沿线各站、林业局、森铁处等单位。
1954年,森铁管理处增置两台28吨蒸汽机车,两台16吨内燃机车;全处有簧式台车
244辆。同年,在凉水第二伐木场开展了森铁原条运输试验。先后共试验三次。每列车
总载量122.85立方米,单辆最高载量为18.93立方米,平均载量为13.65立方米。使用车
辆为德式台车和日产台车,每列9辆,由装车楞场至贮木场44公里,运行4小时18分,
最高时速28公里。通过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努力,森铁运原条试验获得成功,其经验不久
在东北、内蒙林区推广。此后,森铁处又将木框台车改由铁框式台车代替;将轻型台车
改为合并台车。各种台车由车辆段管理。此时,森管处职工增至800余人。森铁推行原
条运输后,在运输管理上是一场变革。解放初期,带岭森铁的运输程序和管理方法完全
照搬大铁路的一套章法,已不适用;从1954年11月21日开始,试行森铁行车新规则。运
输管理方法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改进了运输工艺流程,密切了伐区、运输、卸车之间
的工序衔接,保证了流水作业顺利进行。
1955年,带岭压缩木材生产量,森铁亦随之精简人员,简化森铁运输管理程序。每
个森铁车站值班人员由原来的2-3人减少到一人,既是站长,又是搬道员、值班员,
接发车都由一个人负责。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行车安全。
1958年,森铁线路延伸至老东风、尖山沟、前进沟、老胜沟、新胜沟、胜利沟、老
门沟、老三场沟、松岭沟、老一场等作业区。设有花园、双河、巴彦、松岭、平原、集
贤、红旗、青林、跃进、南列、桦南、北列等十余个森铁车站,各站均设站长和值班
员,昼夜工作,接运车辆,收发闭塞行车路票等。全局森铁线路总长已达116.4公里;
电讯线路增至85.8公里,森铁干线69.8公里,支线16公里,电话机129台。森铁线路遍
布北沟各林场主要沟系。
1964年末带岭局在南沟试行汽车运原条。不久,成立养路队,负责南沟运材线路维
修与北沟森铁线路加宽(予改公路)任务。养路队后改为公路管理处。八十年代初,公
管处与运输管理处合并。
1973年,森铁运材改为汽车运材,全局木材运输均被汽运代替,从此结束了近30年
的森运历史。从建局到1972年,森铁累计运材4,730,543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