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安技管理
第二节 安技管理
带岭局安技管理工作,建国前几年虽未纳入管理工作日程,但也做了些具体工作。
那时采运主要依靠外县套产进行生产,他们来自农村,多半不懂操作技术和生产规程,
发生事故较多。仅1948年桦南县套户即伤亡8人,企业、农民双受损失。为处理丧事,
安技管理人员东跑西颠,送往迎来,辛辛苦苦。1952年,推行直营作业后,为使安技工
作与生产同步进行,根据工人思想中存在迷信封建“山规”问题,在贯彻《林业安全作
业规程》过程中,集中力量抓安技管理的基础建设。
一、制定《安全作业执行细则》,加强监督检查。对采伐工序工人,要求上山时斧
子上枷戴套;规定出工前列队喊安全口号;发生事故要及时追查处理,分清责任;对事
故苗头,单位要登记上班,记录原因,提出防止措施,预防发生事故。
二、编印安全《顺口溜》。局安全管理部门将容易发生事故的采伐、打枝、装车等
工种,按安全操作规程内容,编成《顺口溜》,油印下发,使工人背诵熟记。
伐木工
伐木工,要记牢,安全生产莫忘了,推树工具安全帽,入山之前要带好。作业地
保距离,安全距离70米;陡坡垂直互作业,坚决制止别麻痹。太阳落,日不出,五级大
风莫伐树;浓雾大雨不作业,逆风四级不动锯。下雪天,有树挂,回头棒子实可怕;悬
崖陡壁站不住,不易躲避禁伐树。安全遵,4米长,留在后端两角旁;宽度半米不准
少,藤条灌木要打掉。背靠树,往上瞧,树倒方向确定好;大径切身冠偏重,不易借向
自然倒。砍上下楂最安全,抹头伐树最危险;双检口要三寸厚,三分之一要拉够;伐树
时,要注意,树倒之前喘口气;大喊三声“安全倒”附近有人好躲避。树起身,要认
真,首先看准倒树根;防止旁拐与后坐,躲之不及要伤人。树一倒,到平身,再看树梢
别走神;预防飞来回头棒,一时不慎伤自身。个别树,搭了挂,报告领导处理它;处理
必须用设备,严禁手工去摘挂。采伐枯立病腐木,锯拉不要动大斧;防止断梢枯枝掉,
安全生产才可靠。
打枝工
打枝工,要听话,安全操作要记下,搪桥树和吊跑水,不落地下先别打。枯枝丫,
用斧砍,千万别用斧背打;悬空树干别上去,粗大枝丫用据拉。打枝双手斧拿好,撒手
斧飞不得了;小心周围障碍物,碰回斧子砍了脚。压弯树,须除掉,首先要把位找好;
站在弓弦侧面打,对脸砍枝不可要。
山场装车工
装车工,别忘了,安全操作很重要;设备不良修或换,将就作业可不好。装车时,
要仔细,移动原条用工具;手推脚蹬身子靠,事故临头躲不及。量材长,找车距,合理
搭配须注意;装着前车顾后车,集装联系要紧密。操作中,莫偷闲,捆完索带躲两端;
互相照顾给讯号,跟着木头别抢先。原条吊起勿向前,摇摆不定有危险;注意避开悬空
木,小心谨慎保安全。铺车时,要留神,严防身子对车门;如果木材砸翻车,躲闪不及
会伤人。先装中间后两边,防止翻车出麻烦;车辆翻了急不得,离开原条再复原。先粗
直。后弯短,短小木头蹩杠掩;弯曲原条装上层,大弯居中才保险。长打底,直作墙,车
门靠紧最相当;贴着“海田”勿打垫,严防偏重与超长。装车司机注意听,干活精神要
集中;机械回转卷绳索,不许手动钢丝绳。装车时,别走神,眼睛手脚勤配合,起降原
条要缓慢,猛起猛落要不得。车装好,还没完,放车之前想安全;安全档木安全线,是否
挡好与扳严。没检查,别放车,防止车动跑了坡;原条跑出装车场,造成事故了不得。
车放稳,把掩打,车辆迎门双杠插;根木桦木最相当,椴木臭松别用它。装车操作要记
清,时刻注意别放松。按照规程去作业,人身安全有保证。
《顺口溜》易记易懂,许多工人能够背诵如流。在对工人进行业务考核时,不看规
程也能答得基本不差。
三、总结工人操作经验,制订规章制度。1961年,针对原条运输中存在的几种不安
全因素,制订了《原木运输暂行管搜制度》,共8条26款,从原木装车、规格、质量。
标准、原条车编组、运行、卸车,以及线路两侧货物堆积,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又制订
了《锻锤安全技术操作规则》、《采种安全制度》。对天桥楞搭建、归楞及高站台装车
等也订出了安全技术规程。
1964年,对原条木放车、造材台卸车、拨材安全操作等,制订了14条补充规定,使
工人知道原条木放车时的安全档位置、车辆插杠,以及造材台卸车前的准备工作、拨木
工注意事项等安全措施。七十年代后期,针对各林场推广汽运原条预装架装车法,1979
年制订了《原条预装架安全操作制度》,从装车架杆、爬杠、滑车、绳索、挂钩、绞盘
机制动装置到牵引空拖车,顶装架横向移动、成车原条起吊、装卸车等项都提出了明确
要求。
1980年,对汽车运材路超坡制订了6项安全制度,从生产安排、车辆调配、公路养
护、人员分配、超坡度验收,以及汽车运原条的装载数量、质量,都做出了明文规定,
对汽车运材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
1983年,制订和下达了《安全生产条例及安全生产考核标准》,共9章41条。规定
综合得分达到明分的,为安全生产一级单位270.5分至89.5分的为安全生产二级单位;
70分以下者为三级(不合格)单位。局对安全生产一级单位每季度颁发一次证书,贴挂
于单位办公室大门上。若季度发生死亡事故,则不能评为安全合格单位。评选年度安全
生产先进单位时,以季度检查评定分数之和作为依据。无论场(厂)、工段(车间),
只要发生死亡事故,则无权进入先进集体。此项安全评比措施沿用至今。
四、层层召开安全例会,安全检查常年不懈。自1960年以来,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至
二次安全工作会议,由主管生产的副局长总结上年安全生产工作、交流经验,奖励安全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布置当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局每月还召开一次基层保安员例
会,讨论、落实当月安全生产措施,提醒注意当时当地事故隐患。遇有传达上级有关安
全生产文件或气候发生突变,或有通报时,及时召开安全工作电话会议,听取基层安全
工作汇报,部署安全生产应注意的问题。此种电话会议,每月召开1—3次,由主管生
产的副局长主持,由安技管理部门领导做总结。
从1980年以来,学习外地安全管理经验,在冬运大忙季节或每年的3—5月间(通
常认为是事故多发季节),开展“安全月”或“百日无事故”活动。在此期间,区(局)
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全体出动,上路上山,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和车辆设备
状态;及时总结安全生产、安全行车经验。截至1985年,已开展6次“安全月”活动和
“百日无事故”活动。事故频率一般比平时下降50%左右。在此期间从未发生重大事
故。
基层生产单位、工段、班组都按时召开安全例会。场(厂)和工段多在生产会议
上传达局安全生产电话会议精神,每月召开3-4次安全会议;班组则在每日的班前会
上,结合班组生产情况及新发现的事故苗头,及时传达贯彻到工人中去,随时提出表扬
或批评。
五、安全生产科科有责,人人有责。从八十年代以来,在推行各项经济责任制时,
规定局长、副局长及各职能科室都要兼顾安全生产,并将安全生产作为一条职责写入局
长、科长的职责范围中去。对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订了7条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职
责。除局主管安全的科室外,对生产、营林、基建、财务、计划、劳资、人事、供应、
卫生、工交等科室也提出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若干条委求,并写入科室和个人职责范围
中去,形成大家管安全的局面。
六、编制安全措施计划。为了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自1964年以来,
逐年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所需经费均由企业生产资中支出。十年动乱期间,此项计
划一度被迫废止,至1979年又恢复执行。从1964年至1984年,此项措施计划经费共支出
104,400元,多用于工业防尘、防毒及安全防护装置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