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述

第二章 木材综合利用

概述



带岭区的木材综合利用事业起步干五十年代末,因经济效益不佳,未能持续发展。
至1973年才在本区经济领域里出现新的曙光,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相继建
起二十余个大小厂家,出现了全民、集体、个体各显其能、木材综合利用生产遍地开花
之势。其中全民、集体主要厂家有:
带岭木材综合利用厂
原为带岭纸浆厂,位于带岭镇有林路东端、贮木加工厂东南侧。1971年动工,
1973年建成。初期试产纸浆,因产品质量欠佳,同年9月停产。1974年改为木片生产,
为造纸厂家提供原料。同年末,木片厂与带岭烧柴站合并,易名为带岭烧柴站。1981年
改名为带岭木材综合利用厂,是带岭局直属单位。产品有板方材、细木家俱、箱板纸、
纸、胶合板等。全厂职工及青年从最初的三百多人到1985年发展到855人。知识青年成
为生产主力。
大青川木材综合利用厂
建于1971年,其前身为大青川林场青年队。位于大青川林场场部南侧500米处,原
为以多种经营并参与林场营林工作为主的青年队。1973年,国务院副总理孙健到该队视
察工作,以其艰苦创业事绩感人,乃命名为“创业队”。1980年改为综合利用厂,向生产
木制品和“三板”方向发展。1980年由局林产工业公司直营。从1973年以来,该厂厂房
两度改建,简易厂房大部分改为砖瓦结构房舍。现有厂房3,978平方米,集体企业职工
365人。
带岭社会福利厂
建于1977年,原为贮木加工厂部分退休老工人组织的“立新功”服务队,后由区作
为安置残疾青年的纸盒厂,以后又将原纸盒厂设备转手。1982年,另置锯木机械设备,
扩建厂房。由局拨付部分抚育伐材及薪炭材,从事木器家俱、建材及小材生产,厂名更
为带岭社会福利厂,安置202名残废青年。
带岭贮木加工厂青年殿
建于1977年。在七十年代初,贮木加工厂即组织部分退休职工带动部分青年,利用
造材、制村剩余物从事小材生产及纤维板,胶合板,小箱板和木器家俱等生产。几年
来,改建扩建厂房7,132平方米,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产值不断提高。1985年有935名青
年(包括少量企业职工)参与木材综合利用生产。
集体及个体木材综合利用业
在党的开放政策指引下,1979年至1985年,全区相继出现二十余家以木制品、小箱
板、木器家俱等生产为主的集体和个体小工厂。其中除区属带岭木器厂外,集体办厂的
有汽运处青年木旋厂、运输社青年木旋厂、林丰木旋厂、二中及一小木器厂等。个体厂
有朝阳、林滨、祥华、宝林、荣华、精工、福田、铁林、翠林、久胜等十余家木工厂、
铺。集体小厂年产木制品七千多件,年产值七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