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松根浸提

第二节 松根浸提



伪满康德十年(1943年)秋季,日本军队曾以武力逼迫二百余名中国劳工,在本区
凉水沟一带,以简易设备从事根根浸提生产。翌年春,劳工中传染病流行,因缺衣少
药,食不果腹,劳工死者过半;加之产品质量低,效益差。不久便停止生产。
1958年,企校合一的带岭森工实验学校根据省委提出的“大搞煤、木、油”的号
召,在北沟青林(现寒月林场),筹建小型林化厂,选派7名下放干部负责建厂事宜。
从废铁堆中搜集伪满时期残存的一些干馏锅和长短不齐的铁管,经过改造制成平均客量
为200公斤的干馏锅5个,分馆锅2个,蒸馏锅一个;又从森铁处抽出6吨的蒸
汽机车一台,在200平方米的简易厂房中因陋就简地开始了试产。 1959年5月正式生产。
生产初期,有职工19人,以松根为原科,生产松节油、松焦油、醋酸钠、醋石、松脂、
松香、润滑油、原油等产品。所需的原料除组织职工上山采集外,还发动职工家属上山
采掘松明、松根,在当地收购,每斤收购价0.05元。本局发展林化生产的初步经验,受
到上级机关的重视。产品尚未定型,质量尚未过关,伊春特委便于同年秋在本局寒月林
场召开现场会,组织各兄弟企业来观摩学习,推广带岭开展群众性林化生产的经验。
1960年7月,根据实验学校领导的安排,将位于青林的小林化厂迁至带岭镇内,除
利用原钢木工厂的两栋厂房外,还新建一处简易厂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工人增至三
十余名。又建起松节油、醋石、干馏、动力等4个车间。投产后,月产松节油0.5吨,
松焦油1吨,松香0.10吨。为提高产品质量,曾派一批职工到苇河化工厂学习林化生产
技术。归来后,又增加了栲胶、松针油等新产品项目。
1961年,由国家投资在带岭镇东河坝附近新建一座砖瓦结构二层楼的林化厂厂房
(现带岭木材综合利用厂细木车间址〕,总面积为800平方米;购置一部分机械设备,
准备建起一座中型林化厂。后由于机械设备不配套,松根原料不足,一度转产加工石
油。1963年,因厂房遭受火灾,房舍和设备均被烧毁,因此停产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