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沿革
第一章 地方工业
第一节 发展沿革
1936年前,带岭是一片茂密原始森林,人烟稀少。带岭开发后,外来人员逐年增
加,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地方工业开始萌芽。解放前七、八年间,带岭仅有个体煎饼铺、
豆腐房,生产手段落后,产量很低。林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必需品,均从哈尔滨、佳木斯
等地运进。
解放初期,为适应林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需要,手工业生产发展较快,生产项目和品
种逐年增加,到1948年,带岭镇内相继建起个体服装店,有了服装加工、照像、修理等
服务项目。
五十年代初期,带岭城镇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地方工业生产随
之发展起来。从1948年到1956年的9年时间里,全区建起13家个体经营的木匠铺、黑白
钱铺、酱菜厂等手工业作坊,生产和加工的主要产品有木制家俱、水桶、造林镐和大豆
腐。糕点、酱油等,年销售额达45,000元左右,每年获得纯利润4,000多元。这些个体手
工业作坊,大部分是亦工亦商,前店后厂,实行产销直接见面、价格自定的经营方式,
有的推车挑担,走街串巷,送货到门。
1956年,在全国性的“一化三改”运动中,全区个体手工业作坊按行业性质进行合并,
先后成立带岭食品厂、铁工厂、修车社、被服社等7个专业生产厂、社。到1959年末,
铁工厂铁业和木器两个部门分开,分别成立了带岭木器厂和黑铁社。各厂、社由带岭区
手工业办事处安排产值计划、生产计划。归手工业办事处统管的有木器厂、食品厂、被
服社、钟刻社等8个生产和服务单位。
1961年,将被服社、修车社、白铁社、修鞋社、钟刻社等5个单位合并成为伊春市
带岭综合社,保留木器厂和食品厂两个骨干企业。1971年,带岭区手工业办事处改为
带岭区工业科。其生产计划、财务管理等项业务,归伊春市第二轻工业局领导,党务和
干部管理工作,归带岭区党委领导。
1984年4月,原区工业科改为带岭区区街工业公司,成为独立基层单位,有工作人
员12名。区街工业公司所属基层单位有木器厂、食品厂、综合社、服装厂、二轻产品门
市部等。街道工业附设的厂家有带岭镇综合社、水箱修理厂、青年木旋厂。地方工业产
品主要有木制家俱、服装、糕点、糖果等10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