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种植业
第二节 种植业
人参
本地的山地大多为暗棕壤土,土质肥沃,适合于人参生长。
1964年秋天,红星大队社员在东山坡试栽240平方米两年生人参苗,全部成活,长
势喜人。此后,人参相继在青川大队、永兴、双兴大队等地种植,均获良好效益。
1984年,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各大队的参场全部由个人承包经营。全区现有红
星、秀水(双兴种植)、永翠等8处参场,人参种植面积9,000平方米。各参场均系新栽
种苗,处于生长阶段,仅有东方红参场收获400市乔人参。1985年,红星村、东方红树
场等地人参栽培面积增至14,000平方米,共收获人参二千余斤,销售总收入二万多元。
黑加伦
1982年,大兴公社多种经营股技术人员,经对本省尚志县栽植的黑加伦进行考察
后,认为黑加论可成为带岭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一项较好项目。黑加伦是一种浆果型植
物,维生素C含量较为丰富,适于做果汁、果酱和各种饮料。经请示区(局)领导同意
后,从尚志县购进黑加伦树苗。同年,在大青川大队、南列林场等地试栽164亩。
黑加伦树苗栽种后,由于本区气候较寒冷,加之技术管理措施不善,黑加伦树苗成
活的仅有283丛,能结果者甚少。干枯的树苗大部分已经毁掉。1985年,仅剩存黑加伦
177丛,成活后结果的树苗产量也很低。
平贝
1970年,本地的个别农户试种少量平贝,收到效益。1983年,大兴公社购进一部分
平贝种籽,鼓励、扶持农民种植。东方红林场、大青川大队等地的职工和社员在自己的
房前屋后进行种植,效益尚好。1985年,全区平贝种植面积27亩,收获平贝6,000斤。
天麻
1983年,大兴公社从外地购进天麻种块4,000锻,在大兴公社多种经营实验场栽培。
青川、良种等大队社员也有少量栽培。由于气温较低,本地栽植天府多用木箱栽培,一
般的标准箱是一米见方,一箱最多可栽20余椴。栽培天麻最多的是大青川青年队,达800
余箱。1985年,全区共收获天麻8,000斤,全部卖给药材收购部门。由于气候原因,以
及天麻栽培技术不过关,有些天麻种块相继烂掉,使一些栽培的单位和个人蒙受损失。
木耳
1975年,红星大队一部分社员搞了木耳栽培试验。初期,使用的木耳菌种皆从外地
引进,由于时间过长,菌种有些失效,当年栽种了20,000椴木耳。
1976年,红星大队曹德贵等人学习了外地的木耳菌培殖技术,自己办起木耳菌种培
育室。生产出的木耳菌种,除满足自己需求外,还售给永兴二、三队等一些没有菌种的
单位使用。
木耳椴的栽培方法是:在冬季,将柞木杆从山上砍回,把径级8至14公分的柞木杆
截成1至1。5米长水银,用圆凿在小杯上凿出圆孔,圆孔之间横距为5厘米,竖距为D厘
米。凿出圆孔后,在圆孔内填入木耳菌,用圆木塞塞上,然后将木耳根架放在空地上。
天旱时进行人工降雨;促进木耳生长。
1982年,区(局)对各生产队和各家属生产队下达指令性任务,从此木耳生产发展较
快,木耳银发展到175,000椴。1983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各农业生产队和家属
队的木耳椴,全部由个人承包经营。本地种植的木耳格菌种产量不高,每银仅收获3钱
左右。1985年,全区木耳椴有12o,000锻,年收获木耳(干品)3,100市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