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粮库管理
第三节 粮库管理
带岭贮粮主要地点是位于带岭铁道南的西头粮库。该库改建于1968年。北靠铁路线
和居民点,东临煤场,西南是秀水经营林场,正南是大河和耕地。
多年来,随着全区人口和商品粮销售量的增加,粮库面积不断扩大,1952年在现贮
木加工厂造材段附近建立1个面积为200平方米的粮仓,称伊春县带岭公社粮库。1955
年10月,粮库迁往现在的粮库所在地,有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一座粮仓,名称变为带
岭粮库。1968年和1974年又在粮库院内新建两座各为1,400平方米的粮仓。至此,库院总
面积达到20,125平方米,仓库总面积3,900平方米,储粮面积4,500平方米。粮库总经营
量为4,000万斤。现有3台设备,机动车1辆,粮食输送机2台,保管、搬运人员16入。
为防止粮食虫蚀、发霉变质,在储粮工作中采取科学手段,及时对粮食进行检查化
验,指派有经验的保管人员用仪器或凭感官、嗅觉测探粮食温度、湿度情况,发现局
部温度高,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使粮食少受损失。在夏秋雨多季节,保管员打开粮仓前
后大门,任凉风吹拂,以降低粮仓温度及粮食湿度,减少水分。赶上好天,及时组织粮
食的晾晒。冬季,粮谷进库多,库存量大,保管员根据运输计划安排好货位,减少重复
倒运。每年运入粮食多少,根据全区人口人均粮食定量、粮食总需要量,提报上级粮管
部门,按年计划下拨粮食。每年粮食调入多在4月前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