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组织机构沿革
1947年,成立汤原县南岔区带岭村政府,设一名兼职妇女委员。1952年,带岭村政
府升格为松江省伊春县第三区政府,同时成立妇女工作委员会;有妇女委员9名,妇女专
职干部2名。1955年带岭由伊春县第三区变为伊春县带岭镇,设妇女委员会,有专职妇女。
干部2人,妇女委员9人。1957年,带岭镇变为带岭区,设妇女委员会;专职妇女干部
2人,妇女委员9人。1964年10月,带岭区与林业局“政企合一”,成立带岭区妇女联合
会。设妇联主任、副主任务1名,干事3名;常委5名,委员15名。1966年到1972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影响,妇联被群众组织所取代,正常工作中断。1973年妇
联组织恢复,同年6月召开了带岭区(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
本区历次妇女代表大会
1964年10月,带岭区(局)“政企合一”,同时成立带岭区妇女联合会。王宜荣任
妇联主任。
1973年6月,召开带岭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王宜荣代表区妇联向大会作工作报
告,区党委副书记徐璋到会并讲了话。大会选举产生了带岭区第一届妇女联合委员会
(委员31人、常委9人)。王宜荣当选为妇联主任。
1976年11月,召开带岭区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来顺民代表前届妇联向大会作了工
作报告,区党委副书记侯金山到会讲了话。大会选举32人为带岭区第二届妇女联合会委
员,选出常委9人。大会通过了给全区妇女的倡议书,选举宋顺风为妇联主任。
1981年9月,召开带岭区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姜乃新代表前届妇联向大会作工作
报告,区党委副书记侯金山到会讲了话。大会通过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十一届六中全
会精神的决议》和给全区妇女的倡议书。大会选举产生了由23人组成的带岭区第三届妇
女联合会,设常委7人,选举姜乃新为妇联主任。
妇联组织活动
五十年代初,主要组织本区妇女开展支援抗美援朝活动和宣传贯彻婚姻法,组织妇
女上夜校学文化,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1957年至1958年,主要动员广大妇女走出家门,
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有部分女青年到山上第一线从事营林生产和参加大炼钢铁
等生产劳动。六十年代初,为了克服三年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妇联动员
广大妇女成立家属生产队,开荒种地,实行蔬菜自给。粉碎“四人帮”后,区妇联的活动日趋
活跃。1980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制订了全区创建“五好家庭”(1、热爱祖国、热
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好;2、努力生产、工作、学习、完成任务好;3、
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勤俭持家好;4、移风易俗,文明礼貌,清洁卫生好;5、尊老
爱幼,家庭民主和睦,邻里团结好)规划,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争当“三八”红
旗集体和“三八”红旗手活动。到1984年,参赛户已达八958户涌现“五好家庭”1,462
户,“三八”红旗集体15个,“三八”红旗手168名,并涌现出了一批“好婆婆”、“好
媳妇”、“好邻居”、“好姑嫂”。同时,妇联还把培养、教育、抚育儿童当作一项重
要工作来抓,区妇联会同有关部门,坚持每年为幼儿普查一次身体,组织文艺汇演,智力
测验。举办体育比赛。在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方面,妇联组织妇女提倡婚事简办,新事
新办。1982年1月10日组织机关4对新婚夫妇举行了集体婚礼。对各项生产建设、计划
生育、城镇绿化等,妇联也积极参与,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