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武装

第五节 武装


民兵建设
1946年夏,随着带岭村政权的建立,成立了带岭民兵队,下设6个小队,共有民兵37
人。1951伍民兵队伍扩大,民兵发展到296人。1952年未成立带岭区政府,设1名武装
委员,负责全区民兵工作。此时备村成立民兵小队,区组成民兵大队。1958年,党中央
发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民兵队伍扩大致1个团,3个营,9个连,27个排,民兵
总数达到6,712人,其中基干民兵827人。
1960年,带岭区武装部成立。民兵专业训练除一般科目外。还增加了埋排地雷、矮
破、“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武器)等科目。同年,全区涌现出一批先进民兵干
部和战士。女民兵“曼连”在训练考核中成绩优秀,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
中央军委的嘉奖,并奖给3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1985年,全区民兵有1个团,8个营,共5,513入,其中基干民兵3,456人。
兵役
兵役征集工作从1947年开始。1949年全区共有48人参军。次年。朝鲜;战争爆发,
兵员补充,名额扩大。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年中本区先后有93人参加了中
国人民志愿军和援朝担架队。
1955年,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在征兵工作中,根据上级机关安排,确定每年征兵
数额。从1947年至1985年共为国家输送1,100多名兵员。
抗税活动
1936年前,带岭就有东北抗日联军部队活动,打击日本侵略者。三军军长赵尚志、
六军军长夏云杰,曾率领抗联战土在这里的深山密林中宿运营。抗联干部于保和等在石
帽顶子山附近开办过抗日联军电信学校。在北部锅盔顶山附近办过抗日联军干校。
1939年初,为阻止日伪修建缓佳线铁路,东北抗日联军冯件云、林吉松等率须部队
与日军甘泥部队1个分队在带岭西山头(183--184公里之间)展开激战,面对武器装备
精良的日本守备队,抗联战士英勇杀敌,毙敌多人,打伤数十人。
1942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3名战士在小白一带为部队筹集给养时,被叛徒告密,
带岭伪警察署、日军守备队组成“讨伐队”进山讨伐,与3名抗联战士相遇;在战斗
中,抗联战土苏芬英勇牺牲。其余2人借天里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