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年节

第二节 年节


元旦
新年,一月一日,通称元旦。新年前后全区各单位张灯结彩,挂“庆祝元旦”横
幅,并组织各类游艺活动。元旦这天,多数人家食以美味佳肴,以示欢庆。
腊月二十三
旧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过小年”。建国前,在这天人们有清扫房屋的习惯。
多数家庭实行“祭灶”,将旧“灶王爷”(纸画)烧掉,焚烧前要以来糖祭灶,鸣鞭放
炮,以示吃糖蘸口。嘱“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建国后。供烧“灶王爷”习俗逐
渐消失;但打扫房屋、改善伙食的习俗仍有保留。
春节
春节,俗称大年,即旧历正月初一。在旧历除夕,家家户户挂起红灯,张贴红春
联;少数人家张贴新“灶王爷”。次比大人、小孩穿上新衣,全家喜气洋洋,说“吉
利话”。到夜零点前,燃放鞭炮、焰火,以示辞旧岁、迎新春。然后煮饺子,吃年饭。
老人给子孙“压岁钱”。
正月初一早晨,亲朋好友到对方家“拜年”。见面互祝“新年好”,“恭贺年喜”,
祝贺新的一年顺顺当当,万事如意。各家都各糖果、烟茶、瓜子等,招待来贺亲友。
正月初二至初五,开始走亲拜年。走亲时,多排送糖果、烟、酒、点心等,远程者
吃喝一顿才辞去。
元宵节
旧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各家吃一顿元宵以示庆祝。职工俱乐部和文化馆,制做
花灯助兴。
二月二
旧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有的家庭这一天要吃猪头、炒黄豆。男性大人、小
孩一般要剃头理发,俗称“剃龙头”,图吉利。
清明节
每到清明节,居民多在此日清晨前往坟莹地,给故去的亲人坟上培添新上,祭扫坟
墓。五十年代,多烧纸钱祭祀,后因防止发生山火,经劝阻,改为献花圈或供品,寄托
对逝者的哀思。
端午节
旧历五月初五日,称“端午节”,俗称“五月节”。节日早晨,太阳还没出来时,
人们就到山野采集艾蒿,折些树枝,在枝上挂些彩纸叠的葫芦、花等,插在屋檐或门
上。多数家庭吃粽子、煮鸡蛋以示庆祝。
中秋节
旧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天,各家多购置月饼、西瓜、葡萄等水果、糕点,品尝美
长,欢度中秋。
本区的回族居民,主要以欢度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古尔邦节、大尔代节、圣纪节
了主。有的也和汉族居民一起欢度其他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