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始末
修志始末
《带岭区志》终于刺劂成书,捧献于广大读者面前。这部区志记载了带岭开发以来
的近半个世纪的史实,印证了带岭前进的步伐。使来者可以从中看到本区(局)的发展
轨迹,找出经验教训,作为推进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本书除《概述》、
《大事记》综合记述及《附录》存史资料外,尚有专志13编、67章、3删节,虽不算巨
帙浩著,也可称大块文章。关心本书及为其付出心血的同志们,积数载之艰辛,尽雕琢
之鼎力,现可向全区三万七千人民报捷了。
编修本志的准备工作始于八十年代初。1981年5月,带岭区党委根据黑龙江省委指
示精神,指派区党委办、政府办及档案室三名负责同志赴庆安、绥化、呼兰及省志办、
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取经,向主管领导及专家学者请教后,拟订了区志编审工作初步方
案,成立了带岭区(局)志编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一地方志办公室。然后,本着先
近后远、先口碑后档案的步骤,分头在本区、伊春市及附近市县区进行内查外调工作,
以便弄清本区(局)初建前后的情况,抢救亟待掌握的活资料。在此后三年时间内,编
辑人员分期分批走访了伊春、佳木斯、依兰、汤原、铁力、哈尔滨、长春、沈阳、大
连、北京、保定、太原、西安等市县,采访了知情者,晋见了史志专家、学者,采访了
抗联老战士,掌握了编史修志的基础知识,收集了许多史料。同时,编辑人员多次参加
省市召开的史志专业会议和学术会议;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积累了许多口碑材料。
1983年,在总结初段工作、筛选资料时,发现对几条战线底细不大明除。在编辑人员
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根据区党委指示,我们采取请业务行家包编和单位各楼其志的方
法,为区(局)志提供基础材料,取得了可喜成果。
1984年春,区党委、区政府两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基层单位、各科室抓紧时间完成
本单位志稿编写任务。在区(局)领导经常督促检查、编辑人员具体指导与帮助下,1985年
初,全区多数单位与科室为志书提供了基础材料;志办工作人员开始按“编”、“章”、
“节”的结构进行撰写。同年夏秋之间,将初步成稿的《木材采运》、《文教卫生》、
《武装政法》等编打印成册,送省市志办召开的会议上作展品。1986年,根据省市志办
会议精神,对志书的篇目进行调整,确定取消“编”的设置,改以“章”、 “节”
结构编写。1987年夏,全部志稿基本成型。同年秋,省、市志办领导来审稿时,发现初
稿结构松散,同一件事往往数章见叙。于是再一次修订篇目,调整章节顺序,增加了
《城建》、《社会》和《政治》三编,恢复了“编”,“章”。“节”编写结构。在每编前
增加了《综述》。编辑部按照新的编纂结构将编写任务落实到人,继续整理改写。至1988
年初进入总纂阶段时,又发现某些章节资料不充分,个别编章缺漏太多,需重新撰写。故
不得不以迫采边写的形式进行总纂。结果突破了原定的总纂时间,至六月末基本结束。
本志成书得到省、市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 1987年秋,省地方志协会副会长王文
举、市志办副主任候定年、宋益和应邀来带岭进行审定工作,提出许多修改意见,并一
再帮助修订篇目,使几个专志经纬分明,眉目清晰。1988年春进入总纂阶段,王文举同
志再次来带,对公。何修订好《城建》、《社会》、《政治》等编提出具体意见,并对本
志最后总纂合成以及出版印刷等问题作了续密的指导。
本志在编纂过程电除特邀几位编写人员外,还得到许多同志的积极协助,特别是
马乙雅、张树党、李福宽、李连君、周恩普、张树林、潘建生、赵波、刘树林、刘志
康、修乐福、温瑞林、聂明升、于振松、王莹、赵玉民、陈方国、郝世君、王树林、孙
兆峰、刘益康。,扬今共。方农技。荣宇平,正冲夕向总分别为编辑部提供材料,补写个
别章节,抄写校印;工程师崔淑媛、老干部张子林等,有求必应,确属难能可贵。现
已调离原地方志办的。作人员任连启、徐秋霞、杨志琴、郭士仪和曾在志办帮助工作
的杨新文、吴大龙、王国宏、孙丽静、刘志、商英惠、赵辉、赵小娟,以及党办、政府
办、区人大、法院、贮木加工厂等单位打字员,也为本志成书作出了贡献。张靖、郭作
江、于秀伦、于学军、黄瑞喜、白芳友、屈慧彬等同志及省委党史研究室资料室、省
博物馆等单位为本志提供了照片,为成书补短偿缺起到了积极作用。
区(局)党委、区政府领导始终关注本志编纂工作。M1981至1985年四年内,三
次调整充实编审委员会,三次调整充实志办领导与工作人员,三修区志篇目。前届编委
会主任关士才、陈丛礼,副主任王健、宋玉福,原志办主任吴炳佳、原志办副主任关云
庆等在志办组织建设、资料征集方面做了大量组织领导。作。在总暴阶段,编审委员会
领导同志跟班审稿,为提高本志书的质量、减少差错而尽一切努力。
在本志编纂过程中,曾为本志提供史料的吕宣政、王景和,抗联老干部于保和、刘
铁石、张光迪等相继辞世,特附笔为他们致哀。
《带岭区志》乃众手成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地志办全体同志及其他专兼职编辑
人员为本志成书勤奋工作,精心校勘,洋精竭虑,可彰可嘉。
修志是承前启后的工作。我们是在历届编委、志办和全体编采人员辛勤工作的基础
上,象接力赛一样,最后到达终点的。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力量不足,加之占有资料
少,时间又仓促,某些章、节资料选用失当或着眼点失准,偏颇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敬希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带岭区志》编辑部
1988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