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
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
宝泉岭分局位于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北濒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部和南
部临松花江,西接小兴安岭余脉。地理坐标在东经129°25′~130°26′,北纬46°23′~47°54′
之间。地跨哈尔滨、佳木斯、鹤岗三市和绥滨、萝北、汤原、依兰四县,除依兰、汤原两场各
自单独形成地域外,从鹤岗市南郊的新华农场到松黑两江汇合点的二九○农场,东西最长距离
为104公里,南北最宽为100公里,总面积6 115平方公里。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以各农场场部为基础,建成的这些小城镇已经成为当地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城镇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分局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稳定的主题不放
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根本出发点,以构建和谐社
会为目标,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分局先后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局、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
位、全国边境文化建设成绩显著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宝泉岭分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了有利条件。2002 年3月,分局
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6年,农业生产在总产、单产、产值、效益、职工人均收入五项指标上创历史最高水平,
工业以北大荒肉业扭亏增盈为标志的三个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乳、米、油、药、万寿
菊等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小城镇建设与道路建设进程加快,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
好开局。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43 80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同比加快3.9 个
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0 982元,比上年提高3116元,增长17.4%。三次产业增速均保持在10%
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232 255万元,增长12.6%,其中,农业增加值174 818 万元,畜牧业增
加值55 527万元,分别增长10.2%和17.8%;第二产业增加值84 757 万元,增长25%,其中,工
业增加值67 540万元,增长29.4%;第三产业增加值126 791 万元,增长13.2%。经济结构调整
有所进展,三次产业结构为52.3∶19.1∶28.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
提高1.3个百分点;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为49.8∶50.2,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首次突破50%。
分局所辖13个国有农场,即二九○农场、绥滨农场、江滨农场、军川农场、名山农场、延
军农场、共青农场、宝泉岭农场、新华农场、普阳农场、汤原农场、梧桐河农场、依兰农场。
分布在哈尔滨、佳木斯、鹤岗三市、依兰、汤原、萝北、绥滨四县及俄罗斯,共有场处级企事
业单位23个,总人口22万,从业人员11.4万人,职工8.8万人,党组织890个、党员17 993名,
各类在册技术人员9 345人,是集农业、工业、畜牧业、流通业综合经营,一、二、三产业同
步发展的农垦企业群体。全分局拥有各类学校32所、医院13所,电视差转台12座,农业机械总
动力50万千瓦,专用公路1 629公里,农用飞机场8个,粮食处理中心12个。
分局有7个农场南靠松花江,江岸线长220公里;有5个农场分布在中俄边境线上,边境线
长160公里,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缘优势。1993年7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辟建黑龙江省农垦
经济技术合作区、名山工业开发区和宝泉岭绿色生态农业开发区。国家经贸委批准赋予宝泉岭
分局自营进出口权,境内有国家一类名山口岸,有7家企业具有边贸权,高等级公路贯穿鹤岗、
佳木斯,直达省城哈尔滨,距佳木斯飞机场90公里,铁路直通宝泉岭,自己拥有6 条铁路专用
线,配套装卸和仓储能力强。
分局机关所在地宝泉岭,西距鹤岗市28公里,北距鹤北镇16公里,东北距萝北县凤翔镇41
公里,距名山边境贸易口岸60公里。区内有商、粮、物、贸、建筑、种子、羽绒、精制米等公
司;有农垦科研所、工业学校、高级中学、普通中小学、党校、电大、职工中专、中心医院及
职工乐园;有宾馆和两大销售批发市场;有宝泉岭农场场部机关和所属的工副业、文教卫生、
集体福利事业等单位。设有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电、税务、保险、火车站等驻局机构。
建于1981年的宝泉岭分局高级中学,是黑龙江省重点中学。建校25年来,累计向全国各大院校
输送优秀毕业生1.4万余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院校毕业生达280余人。宝泉岭北山上的尚
志公园内,建有抗日将领赵尚志将军纪念馆和赵尚志烈士纪念碑。哈萝公路、佳鹤铁路穿行而
过,交通十分便利。
宝泉岭分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缘优势,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宽松的政策环境,
坚持发展大经贸,搞活大流通,南联北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宝泉岭分局党委书记邹积慧,党委副书记、局长赵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