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副刊宣传
第六节 副刊宣传
各个不同时期的《农垦报》都设有副刊。多年来,“副刊”作为报纸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
刊发了大批优秀的文学、美术、摄影作品,副刊作为一个园地,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文学、美
术和摄影作者。
一、文学作品
《农垦日报》对北大荒文学的创作和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50年里,报纸先后开辟
了“红松”、“北国风光”“北大荒”副刊专版。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北大荒文学能有今
天的繁荣局面,《农垦日报》功不可没。
1959年10月,报纸文艺副刊专版取名为《北大荒》,当时刊发的大都是反映北大荒开发建
设初期火热生活的散文、小说、快板书、歌词、版画、相声等。这期间比较活跃的作者有平青
(张振华)、林哨等。1959年11月20日,报纸副刊改为《红松》专版。
1960年1月14日《农垦报》刊出版画等内容的画刊。1962年7月31日三版副刊刊发郑加真的
报告文学《红松曲》。1963年3月9日《东北农垦报》四版刊发郭小川的长诗《刻在北大荒的土
地上》。10月1 日副刊《新地》专版刊发了徐楞、郝伯义、李亿平、竹青、阿廖、吴哲辉、贺
全安、王清明等人的版画作品。3月12 日——3月23 日四版《新地》副刊先后刊发张惟的散文
《春归雁》、《三月雪》。散文创作比较活跃的作者有丁继松、刘芳菲等。4月16 日四版刊发
彩彬创作的诗歌《完达山抒情》。《新地》副刊每期都刊载一些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故事、快板、
歌词等。
兵团时期,因有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工作生活在垦区,文艺作品虽然内容有“左”的倾向,
表现形式单一,但是作者创作热情很高。1971年11月13日《兵团战士报》的《北国风光》副刊
刊发蒋巍的诗歌《毛主席指引前进路》。1972年1月1日刊发十八团三十八连战士别闽生的诗歌
《扬场》和《装车》等作品首,生活气息浓厚。
1972年3月23日《北国风光》专版刊发十六团窦强的小说《正是春光》。4月22日《北国风
光》刊发20团41连刘进元的诗歌《边疆春夜》。5 月4 日《兵团战士报》副刊刊发平青的小说
《雨夜红灯》。5月11日发表22团独立二连战士郭小林的长诗《战士爱边疆》。7 月1日刊发梁
晓声的小说《向导》。8月3日发胡月伟的小说《连心泉》。9月26 日发么树森的散文《伐木短
歌》,蒋巍的诗歌《深夜汇报》。1973年5月31日刊发独立二团陈可雄的小说《小菊花》。6月
19日刊发57团肖复兴的朗诵诗《前进!年轻的兵团战士》,九团莫邦富的诗歌《山河任咱描画》。
1977年的《屯垦戍边报》开辟《新苗》文艺专版,表现比较突出的作者有屈谦、齐鸣河等。11
月17日《新苗》副刊发陆星儿的小说《永不停步》。
1974年10月3日《兵团战士报》的《北国风光》副刊刊发21团31 连战士袁建达的散文《节
日的心声》,18团别闽生的诗歌《祖国颂歌》,33团一连江帆散文《礼花赞》。10月29日《兵
团战士报》刊发顾震夷创作的相声《广积粮》。文学创作比较活跃和在《兵团战士报》发表作
品比较多的作者有:刘进元、袁建达、陶杰、莫邦富、胡月伟、黄曦、毕国顺、欧阳、茂森、
么树森、刘金波、王智华、高福兴等。1979年2月20日副刊改为《北大荒》。9月30日《北大荒》
副刊发平青的散文《刻满诗篇的土地》和高福兴的诗歌《十一颂歌》。1983年2 月24日发谢中
天的小说《压岁钱》。10 月1 日发平青的散文《一支金色的歌》。10月 13日四版北大荒副刊
发平青的小说《买瓜记》。12月27日三版发首都新闻单位回访团创作的散文《北大荒纪行》。
1984年2月23日四版副刊发常新港的散文《并非孩子的话》。5月17日副刊发王左泓的小说《压
题》。9月6日发蒋耀波的散文《挠力河》。9月13日发曲洪智的小说《登报之后》。9月27日发
平青的小说《雪路》。11月8日副刊发郭力的散文《二十五年后的约会》。11月22 日四版副刊
发周玉玲创作的散文《金色畅想曲》。1984年4月26 日《北大荒》副刊发范瑞先的散文《冰凌
花,我闻到了你的清香》。1985年1月17日发窦强的散文《永恒的怀念》。1月31日发孟久成的
小说《期待》。4月4日发张惟的散文《重访雁窝岛》。6月6日发曲洪智的小说《捐款》。1988
年3月24日副刊发陆星儿创作的散文《北大荒又令我向往》。6月9日发周玉玲的散文《婆婆丁》。
10月8日四版副刊发时巨阳的散文《婆婆谷》。1989年10月1日发丁继松的散文《拥抱这金色的
十月》。1993年2月27日《农垦日报》在周末二版开始连载郑加真的报告文学《北大荒移民录——
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拓荒纪实》。1993年报纸在北大荒副刊上开辟《匹夫小传》专栏,开始刊
发于济川等人创作的反映北大荒小人物生活的作品,其中仅于济川本人就创作了70多篇。其代
表作有:《走马灯》、《金黄鱼》、《二拐》、《堂叔》、《兔爷》、《大金牙》、《黄大仙》、
《难忘刘姐》、《小北京》、《小资产》等30多篇。
1995年3月4日副刊刊发叶青的散文《不敢见雪》。4月1日副刊刊发颜逸卿的散文《黑土地
情结》。7月15日刊发曲洪智散文《难忘金色的网滩》。此后至2006 年,北大荒副刊陆续发表
了曲洪智创作的散文《》、《呼唤河鳖》、《话说六须鲇》、《他爬行在山路上》、《冬夜渔
火》、《情感黑龙江》等,以及小说《刘蒙古》、《老坏的故事》等一批作品。
1995年8月12 日发张少枚的散文《写给家乡的那片柞树林》。之后,张少枚还陆续发表了
散文《无雪的冬天》、《春日的思念》等作品。9月16日发窦强的散文《甜蜜的日子》。10月25
日发傅强的散文《基石》。1996年1月13 日发张玉林的诗歌《松树》;李吉忠的诗歌《缘》。
1月27日发赵宝海的诗歌《北大荒一支永恒的歌》。3月23日发颜逸卿的散文《难忘热炕头》,
之后又先后发表颜逸卿的散文《寻找拥有的生活》、《乡梦》、《黑龙江吟》等作品。
1996年4月27 日发陈彦彬小说《李老太太》。之后,陈彦彬先后发表散文《夜渔》、《远
去的渔灯》、《漂失的渔火》、《家乡无鱼》、等优秀作品。6月15 日发吴继善的散文《走近
黄山》,之后,又陆续发表了《神奇的云图》、《临冬随感》等作品。6月29 日发张玉林的诗
歌《党旗颂》。之后,又陆续发表了诗歌《北大荒酒》、《秋风》、《黑土的渴望》等。其中
诗集《麦子上的村庄》获第三届东北文学奖。李吉忠先后发表诗歌《夜阑》、《盼归》、《雪
逝》、若干诗作。1996年10月12日北大荒副刊发叶青的散文《苞米棒儿》。之后,叶青又陆续
发表散文《摸秋》、《情感的回忆》、《山里大姐》灯作品。10月19日发表邵华散文《秋》。
12月7日副刊发丁继松的散文《烟花三月》。12月21 日发周玉玲的散文《门外听乐》,以后又
先后分别《幸运的土地》、《家乡的太阳》、《农家丽人》、《和平之夜》、《历史的珍藏就
是人》、《北方的神灵》等散文作品。1997—2006年本报副刊先后发钱丽琴的诗歌《界限》、
《多雨的季节》等作品。
从1996年开始,报纸在副刊二版连续刊载了郑加真、杨荣秋创作的报告文学《中国东北角
——北大荒开发50 年纪实》。1997—2006年报纸先后发程仁绍的散文《葡萄串串寄深情》、
《觅春小记》、《生命之歌》、《寄荒友》、《踏在大地的伤口上》、《那条小路曲曲弯弯》、
《深刻一课》、《生命的价值》等。1997年7月15 日刊发陈凤楼的散文《云山诗章》,之后又
发表了他创作的散文《云山窝头》、《云山歌声》、《云山好景》、《荒原精灵》、《云山旧
照》等作品。1997年11月29日发李占国的散文《走不远的记忆》;宁可威的散文《凝固的音符》。
1998年1月3日发张庆华的散文《永远的荒火》,郭力的散文《春天的涛声》。
8月15日发赵宝海的诗歌《回到北大荒》。9月12日发赵家敏的小说《大老田捐献》。9月26
日发宋晓玲的散文《责任》。
1999年3月6日发李秀芹诗歌《阅览室》、《奶牛》等。4月24 日发刘功权的散文《难忘的
战斗》。5月15日发梁伯成散文《春游江岸》。6月5日发李一泰的诗歌《难忘老九》。7月17日
发田刚的散文《移民风情录》。齐长伐的诗歌《耕者,六月的黎明》。8月7日发邹德隽德散文
《残荷感悟》。8月21日发陈京培的散文《亮了,江心屿》。8月28日发夏波光的散文《金秋颂》。
9月4日发齐长伐的诗歌《黑土地的种族》,之后齐长伐还发表了诗歌《田埂上的老农》、《大
豆》等作品。
1999年10月2日发宋晓玲的散文《仰望历史》。10月23 日发刘成果的散文《抹不掉的记忆》。
11月13日张庆华的散文《难忘那年吃烤饼》。11月20日发刘家祥散文《秋天的黎明》。2001年
1月29日发张庆华散文《北方》。
2000年6月17日发孟久成散文《换笔,作家的时尚》;7月15 日又发散文《不老的江柳》;
8月19日发发散文《网络一迷人的海》等作品。
2000年7月8日发冯建福散文《田野上的小房子》。7月29日发鲍十的散文《朝拜三江》。11
月11日发邵华诗歌《大荒秋色》。11月12 日杨孟勇的散文《融入晨雾》。2001年3月16日发高
俊华的散文《拓荒者之歌》。4月16日发宁可威的散文《雪中空灵》。6月15日发杨孟勇的散文
《拜访黑土地》。
在此后的文学创作报道中,《农垦日报》对我省著名作家、总局党委副书记韩乃寅创作的
作品《高天厚土》、《破天荒》、《龙抬头》、《特别的爱》等都进行了充分报道。
二、美术作品
《农垦日报》的美术宣传主要是以北大荒版画为主。北大荒版画是我国画坛上的一个重要
画种,在国内画坛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北大荒开发建设初期,虽然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艰
苦,但是北大荒版画的创作十分活跃,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享誉盛名的版画家和版画作者。
1961年9月23日黑龙江垦区第二届美展在京举行。1961年9月30日副刊刊发了半个版的生活
气息十分浓厚的《职工的画》。1972年5月18日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30 周年,《农垦报》刊发了整版的垦区优秀美术作品选。 作者有李建国、冯焕三、杨家
斌、方大伟、李斌、沈家慰、杨学成、廖有凯、赵雁超等。1979年1月1日四版刊发《北大荒版
画作品选登》,共计刊发了8 副作品,其中有晁楣的作品《第一道脚印》;李亿平的作品《锦
绣山河》;张桢麒的作品《牧归》;徐楞的作品《夜访麦城》;陈玉华的作品《耢雪催春》;
郝伯义的作品《农家院之夜》;袁耕的作品《工余》等,这些版画后来都成为黑龙江省版画界
的名作。在这期版画专刊上,郝伯义配发文章《黑色沃土上的鲜花》。9月6日《农垦报》四版
刊发《垦区版画新作选》,杨凯生的《比翼》,张喜良的《冬夜》,孔祥生的《鸭场早晨》,
李俊华的《金色八月》,刘荣彦的《晒场上》,李宝海的《生产队长》受到读者的好评。1979
年11月10日《农垦报》刊发《垦区版画作品选》,张喜良的《瑞雪》,郝伯义的《幽谷深处》,
王立人的《仲夏江荫》, 王薇的《霜红九月》 、宋文海的《冬青》、孔祥生的《露滴翠屏》
等。1981年9月22日四版刊发《垦区业余版画作品选》。1982年9月25日一版通讯《新人新作新
生活——北大荒风情版画展览在北京》。一版同时刊发社论《巨大的粮仓,艺术的宝库——祝
北大荒风情版画在京展出成功》。6月21日四版以“春潮图”为题刊发《北大荒版画新作选登》,
刊发了陈玉平、郝伯义、刘宝等人的12副作品。1987年3月26 日刊发以《喜看鲜花带露开》为
题,刊发红兴隆分局中小学美术教师业余版画作品选。1990年7月19 日四版刊发《北大荒版画
新作选》,同时刊发晁楣文章《开拓意识是北大荒版画的灵魂》的文章。1991年9月14 日四版
《北大荒画刊》刊发了一组版画、国画、木刻、篆刻登作品。1992年6月6日三版刊发了整版的
《北大荒儿童版画选》。6月20 日一版消息《把带刺的玫瑰献给英雄的北大荒人,华君武漫画
展在农垦大厦开幕》,三版刊发整版华君武漫画。10月24日三版《北大荒画刊》刊发整版版画
作品。
1993年2月27日四版刊发《垦区首届美术大奖赛作品选登》。1994年3月5 日一版消息《黑
土地上有所北大荒版画院》,文章介绍了垦区版画创作群体六年来向外输送50余名创作骨干,
目前群体中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7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36 人。6月18日四版刊发《北大
荒版画选》作品10副。10月15日四版刊发《垦区第二届美术大奖赛作品选登》。1995年11月25
日二三版通开刊发《美在北大荒书画笔会作品选》20 副。1995年12月9日刊发《第二届丰收杯
职工汇演摄影专版》照片。1998年4月11 日整版刊发了《北大荒版画四十年》优秀作者郝伯义、
陈龙、张喜良、刘宝、张洪驯、郑子江、刘春杰等人的优秀作品。5月30 日副刊刊发《北大荒
少儿版画作品选》11副优秀作品。1998年10月3日一版消息《庆祝建国49 周年北大荒版画展在
佳木斯举行》。10月17日一版消息《青年版画家张洪驯作品“金风拂地”获全国版画展金奖,
张泽新版画“晨雾”获铜奖》。2001年4月26 日一版消息《北大荒版画在昆明国际艺术节受到
好评》。7月11日副刊以《往事当歌》为题,刊发晁楣的9副版画作品。
此外,从2000年开始至今,报纸在四版开辟了《美术广场》专版,专门介绍北大荒等地的
优秀作者和作品。
三、摄影作品
《农垦日报》比较重视新闻摄影工作,其中有很多新闻摄影作品和艺术摄影作品在全省、
全国乃至国际上获奖。
《农垦报》创刊初期,尽管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摄影器材也比较简单,但新闻摄影在版
面上占有重要位置。1959年10月1 日《农垦报》刊发了四个版的画页,其中有两个版是新华社
的照片,两个版是反映垦区工作的新闻照片。1960年5月11 日一版报眼位置刊发了由《中国农
垦》杂志王伯强拍摄的《王震部长在八五○农场、云山畜牧场亲自动手烧荒的新闻照片》,这
张照片在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1963年10月1 日二版三版通开刊发了以《祖
国在前进,形势喜人心》为主题的新闻摄影专版。1964年1月1日《东北农垦报》二三版通开以
“祖国建设欣欣向荣,三江平原五谷丰登”为题,刊发了新闻摄影专版。2月13 日《新地》文
艺副刊画刊二三版通开刊发了新闻摄影作品。9月4日四版刊发整版新闻照片《三江平原的麦收
时节》,反映了垦区东部局场麦收的新景象。10月1日以《艰苦奋斗创伟业,三江平原气象新》
为题,刊发了四个版的反映垦区建设成就的照片。这个时期的垦区优秀摄影作者为吕向全、许
长山、王尊信、崔银科、郭沫水、赖洪锦等。
1965年2月2日以“人勤春早”为题,二三版通开刊发了新闻照片和新闻绘画的画页。1972
年5月16 日《兵团战士报》刊发纪念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
周年摄影作品选。选登了郭沫水、徐莲蓉、赖洪锦、众志诚、张福宽、铁兵、沈建兵等合作的
摄影作品。1973年5月17日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题刊发了10副新闻照片。1979年8月28
日以《金黄小麦献四化》为题, 刊发全版摄影作品, 裘履极、李波的《麦海泛舟》、胡伟的
《烘干》、李波的《丰收的喜悦》、杨松庭的《待运》、黄成江的《夜战》、胡小泉的《金波
粼粼》。9月29 日二三版通开,以《前进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刊发垦区生产建设剪影,共
刊发17副作者的照片。1985年9月7日四版以《亲切慰问,无限深情——王震老部长代表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探望垦区农垦战士、刊发整版新闻图片》。1987 年12 月8 日一版消息
《垦区现代化建设成就摄影展览在京开幕,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他
说,黑龙江垦区承包搞得很好》。1990年3月22 日四版以《壮哉北大荒》为题,刊发反映北大
荒变化的整版照片。1990年8月11日和8月16日的四版以《将军和北大荒》为题,刊发了王震在
北大荒视察时的画面照片。1990年12月19日四版刊发以《庆丰锣鼓声声脆,出征号角阵阵急》
为题,刊发垦区“丰收杯”文艺会演集锦新闻图片。1991年7月23 日刊发以《黑土地的魅力》
为题,登载垦区赴京演出的新闻图片集《大荒风采》。1992年4月7日三版整版刊发《吕向全北
大荒三十五年纪实摄影展》,沈鹏为其题词。1994年9月7日开辟《新闻影院》专栏,专门用于
刊发基层通讯员的新闻图片。1996年3月23 日一版消息《当年曾是大荒人,今朝继承大荒魂,
把大荒知青纪实摄影展轰动上海滩》等。
《农垦日报》社先后有李波、杨松庭、陈众力、张洪驯、王亚光等担任过专职摄影记者。
《农垦日报》从创刊至今,在副刊的版面上除了定期刊发散文、小说、诗歌、绘画、摄影
等文学作品外,其他的文学品种也经常在版面上与读者见面。从《农垦日报》刊发文艺作品的
历史来看,兵团时期的文艺创作最为活跃,在报纸上的文艺宣传形式也比较多,如山东快书、
小话剧、歌曲、对口剧、连环画篆刻等,经常在版面上出现。如1972年12月12日副刊发的《数
来宝》,快板书表演《水》,1974年12月24日二、三版刊发《学大寨、绘新图——记兵团农业
学大寨模范连31团五连事迹》的连环画等,都在垦区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此外,从1998年开始至今,对垦区一些优秀的摄影作者,副刊还不定期刊发摄影专版,介
绍这些作者的优秀摄影作品,扶持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