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专武干部、民兵干部训练
第二节 专武干部、民兵干部训练
1979年、1980年,垦区两级军事部门根据总参谋部四年训练纲要的要求,针对垦区基层专
武干部成分新、年龄大、业务生和紧急战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抓好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
训练。1979年7月10—29日在牡丹江管理局组织了专武干部集训,参加集训92人,其中部长74
人,干事18人。集训立足垦区现有装备,着眼未来战争特点,突出了“三打”训练(打坦克、
打飞机、打空降),同时还安排了识图用图、战术标图、沙盘作业、步兵连防御、轻重机枪和
手枪射击等科目训练。训练中,针对学员年龄大、接受能力差的实际,采取组织教员认真备课、
搞好试讲、完善教案、互帮互学、 评教评学、 因人施教等方法,促进了训练内容的落实。战
斗文书、战术标图、理论考试成绩总评优秀,轻重机枪实弹射击成绩总评良好。1980年,根据
省军区年度民兵训练指示,利用30天时间,组织10名专武干部集训。主要学习内容有敌情研究、
传统战法、班打坦克、“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常识、识图用图、捕俘技术等科
目。结业考核,除手枪实弹射击及格率56.5% 外, 半自动、冲锋枪、单兵战术、 打坦克爆破
班的组织与指挥均取得优秀成绩;敌情研究平均成绩96.1分,炮兵常识平均成绩94.6分,兵器
常识和射击平均成绩95.7分,军事地形学平均成绩96.3分,侦察捕俘平均成绩85.4分。
1981—1982年,垦区积极适应民兵训练改革新情况(训练人数相对减少,训练质量要求更
高),注重从专武干部、民兵干部中选拔“四会”(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教练
员。两年,三级武装部门共举办“四会”教练员培训班102期,培训专武干部、民兵干部855人。
在培训教练员过程中,做到了“四抓”,即武装部门领导亲自抓,各负其责分级抓,争取垦区
各级领导帮助抓,组织专门班子经常抓。专武干部、民兵干部的军事素质和任教能力进一步提
高,两年的民兵军事训练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3%和99%。
1983—1985年,垦区加大了专武干部、民兵干部训练的力度。1984年,总局军事部门为了
提高垦区专武干部的军事素质和教学能力,于3月1—21日、7月23日—8月17日,分别在总局教
导队和红兴隆管理局举办了两期专武干部训练班。共参加105人(第一期50人,第二期55人),
主要进行了工兵爆破、重机枪、高射机枪及其教学法等科目的训练。训练中,贯彻了“两严”
(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方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经考核,军事爆破科目有6 个班取得平均
成绩优秀(牡丹江管理局参训6人平均成绩94 分,建三江管理局参训6 人平均成绩89.6分,北
安管理局参训6人平均成绩94.6分,哈尔滨管理局参训3人平均成绩87.1分,宝泉岭管理局参训
7人平均成绩94.9分,红兴隆管理局参训7人平均成绩97.3分),有39人被评为优秀学员。年内,
为了适应民兵训练改革的要求,各单位普遍重视教员培训工作。据统计,当年全垦区已形成了
一支干教合一、一专多能的教学队伍,达到了每个农场都有一支7~10 人的教学队伍。到1985
年,垦区共有501名达到了“四会”教练员标准。
1986年8月7日—9月4日,垦区举办了第八期专武干部集训班。共参训58人,主要进行了教
学法研究、军事地形学、游击战和伏击战作战预案拟制、队列、手枪射击等科目的训练。经考
核,手枪射击总评成绩良好,其他科目均为优秀。有17人被评为优秀学员。哈尔滨、嫩江、宝
泉岭管理局3个班被评为优秀班。年内,两级军事部门共完成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训练任务228
人,其中专武干部58人,民兵干部170 人,经考核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为检验专武干部、民
兵干部训练成果,1987年,总局军事部门组织各管理局人武、专武干部共54人参加的手枪、半
自动步枪射击和军事地形学、兵器常识、战术标图、军事业务用语听写竞赛,均取得良好以上
成绩。1988年7月,垦区第九期专武干部集训班对参加集训的40 人,进行了军事地形学、军用
文书、标图字体、教学法、兵员动员等科目的考核,绥化管理局(93.66 分),牡丹江管理局
(93.48分),哈尔滨管理局(92.74分)获得前三名,有10名专武干部被评为优秀学员。
1990—1991年,针对垦区专武干部队伍现状,总局军事部组织9个管理局、102个农场的专
武干部进行为期一年的军事知识函授学习和作业。共有235人参加,其中人武干部30 人,专武
干部205人。重点学习了军事地形学、战术标图、军用文书、毛泽东军事思想、教学法和军种、
兵种知识等内容。函授学习和作业分五期进行, 作业方法由军事部教导队分期出题, 统一评
分,以管理局为单位评定成绩。在学习中,各单位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做到时间、人员、效
果三落实。北安、牡丹江、红兴隆管理局定期对参加函授人员集中辅导。绥化、九三管理局将
每期复习题印成试卷,发到各农场,做到不漏一人。建三江管理局勤得利、七星农场组织缺课
的同志补课,从而保证了函授学习和作业的效果。经综合评定:九三(463分)、绥化(415分)、
宝泉岭(362 分)管理局获得前三名。为 了巩固函授学习成果,1991 年5 月,军事部在红兴
隆管理局训练基地举办了军事干部教练员集训班。共有31人参训,其中人武干部4 人,专武干
部27人。此次集训得到了大连陆军学院的大力支持,派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员任教。集训中,先
后进行了轻武器教学法(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轻机枪、40毫米火箭筒)和12.7毫米高射
机枪教学法的学习和训练,经考核红兴隆、哈尔滨和嫩江、宝泉岭获前三名(红兴隆95.27分,
哈尔滨94.9分,嫩江94.9分,宝泉岭94.87分)。同年6月,军事部分东西两片组织专武干部
11个科目军事比武,共有144人参加。据统计,各级在训练比武期间共下发教材200余册,使用
靶纸 3 500余张,各种地图 1 100余幅,动用和自制训练器材870余件,动用各种武器144支,
用弹30余万发,实弹射击300余次,动用车辆422余台次,投入近30万元用于比武竞赛,取得了
较好成绩。各科平均成绩:军事知识86分,本职业务(计划)91.7分,游击战术(标图、命令)
76.67分,教学法93.2分,手枪射击(5发)37.3环,冲锋枪射击(5发)34.9环,半自动步枪
射击(半身靶200米5发)3.48发,队列93.2分,投弹44.75米,5公里越野23分54秒,对抗射击
90.1分,步枪射击(三种姿势) 2 194分,全区总评成绩优秀。1993年,江川农场武装部参谋
吕连庆、赵光农场武装部参谋李庆久被省军区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1994—1998年,垦区
两级武装部门共训专武干部、民兵干部训练720人。
2001—2003年,垦区注重抓了提高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军政素质,“四会”教练员基本技
能,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2001年,总局军事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1999]24号文
件和省[2000]10号文件精神,加强基层武装部长队伍建设,于6月17—24日在绥化分局铁力
农场组织了垦区101个农牧场武装部长集训。集训中,以围绕提高武装部长素质,统一基层建
设标准为主题,采取教学辅导、座谈讨论、经验介绍、考核比武、实地观摩等方法,取得了较
好效果。在集训准备过程中,制定了符合上级精神,贴近垦区实际,内容比较翔实的集训方案。
集训从始至终贯穿了“严格、正规”的要求, 展示了垦区专武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 为使集
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组织方法上做到“四个结合”:各分局提前培训与军事部集中培训相结
合。集训方案确定后,各分局对基层武装部长进行了军事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等科目的训练。
讲课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 集训中分别从民兵历史回顾、武装部建设、民兵工作“三落实”、
征兵工作、军事法规、高技术战争等七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辅导,每进行一课都认真组织座谈讨
论, 促进了消化理解。 经验介绍与现场观摩相结合。 集训中,9 个分局11 个农牧场从党管
武装、武装部建设、当好武装部长、抓好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开展“六个五”活动、抓好民兵
政治教育等方面交流了经验。同时,组织参训人员参观了铁力农场武装部和基层民兵连建设情
况,观摩了绥化分局民兵应急分队训练表演。业务学习与比武考核相结合。对教学辅导的内容
和武装工作基础知识进行考核,从而调动了参训人员学习训练的积极性。2002年,垦区加强了
“三队”(民兵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专业对口分队)干部骨干“四会”教练员基本技能
的培训。训练中,采取由军事部下发训练计划,规定训练时间,各分局人武部组织实施的方法,
进行了以教案编写、试讲示教为重点内容的培训, 提高了应急分队、 专业技术分队、对口专
业分队教练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8 月,在牡丹江分局组织的“四个秩序”座谈会上,专门对
垦区民兵训练教学法进行了统一,使民兵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对口专业分队教练员的教
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年,有1人被沈阳军区评为“四会”教练员,有12 人被省军区评
为“四会”教练员,64 人被军事部评为“四会”教练员。2003年2月,总局军事部门根据年度
军事训练安排,着眼提高专武和民兵应急分队干部军事素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
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的原则,由司令部制定下发了《总局军事部专武和民兵应急分
队干部集训实施方案》,采取各分局人武部组织实施的办法,主要进行了教案编写、规范化组
训程序方法、计算机编拟军用文书、战术标图基础知识、国防法规和十六大文件等内容的学习
培训。在组织集训期间,各单位积极做好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工作,共购买各类教材和辅导资
料336册,影像资料21套167张,编写教案43份,制作教学课件28个。在教学上,各单位普遍坚
持做到了“四个结合”,即“理论讲解与组织讨论相结合、课上集中学与课下个人练相结合、
研究业务程序与探讨工作方法相结合、请进来讲与走出去看相结合”。同时,还注意到驻军、
地方院校、有关培训机构聘请专家教授担任相关科目的辅导,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提高
了教学质量。训练结束时,军部部林永长部长和李连俊副部长分别带工作组,检查验收了各单
位集训情况,并总结整理上报了“组织专武和民兵应急分队排以上干部集训的经验做法”,被
省军区转发。
2005年,垦区军事部门为适应垦区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形势,进一步提高专武干部从事武装
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于3月中旬,组织指导各人武部,对垦区213名专武干部进行了为期10天的
集训。集训充分利用垦区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人武专用网,采取网上教学、网上交流、网上答
疑、检查考评等方式方法,重点学习了信息化知识、民兵工作法规和《反分裂国家法》等内容,
对垦区遂行参战支前任务如何调整编兵进行了专题研讨,组织专武干部进行了网上“支前保障”、
“维稳处突”想定作业,探索了在北大荒网站开辟人武专栏、加强民兵动态管理办法。通过集
训,强化了信息化战争意识,熟悉了武装工作程序、内容和方法,建立了民兵动态管理数据库,
提高了专武干部业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