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兵训练
第三节 民兵训练
一、步兵分队训练
1979年1月20日,垦区两级武装部门根据中越边境局势,按照两级军区关于“南打北防”
的指示,结合垦区民兵所担负的作战任务,下发了关于搞好应急训练的指示,强调了突出应急
训练的重点,着重抓好步兵分队共同应用科目和战术基础科目训练。各单位在组织步兵分队训
练中,学习近战、夜战的基本技能,开展“三打三防”(打坦克、 打飞机、打空降,防原子、
防化学、防细菌)训练。担负应急作战任务的步兵分队干部熟悉本级作战预案,熟悉所属部队
情况和友邻部队情况,达到了能带领民兵执行战斗勤务,能组织步兵部分、分队在严寒条件下
使用手中武器,学会战术基础动作的要求。边防一线农场还有针对性地组织步兵分队到阵地拉
练,并突出打坦克训练,重点学会打、炸、阻的动作和要领,学会埋设地雷的方法,学会对空
射击(打飞机)要领,学会构筑工事。同年9月24—27日, 为了检验民兵训练四年纲要落实情
况,总结交流经验,推动训练工作,在牡丹江管理局组织了垦区首届民兵军事会操。参加军事
会操的民兵分队来自红兴隆、宝泉岭、建三江、牡丹江、北安、绥化、九三、嫩江8 个管理局
和总局肉联厂,共20个武装基干班216人(每个管理局24 人)。主要进行了步枪、冲锋枪、轻
重机枪对隐显目标射击,步枪、轻重机枪特等射手考核,步兵班对抗射击,均取得良好以上成
绩。同年11月4—23日, 总局分别组织对建三江管理局八五七、七星、勤得利和牡丹江管理局
朝阳、庆丰、兴凯湖、迎春等7 个农场的26个步兵班进行了轻武器射击、投弹、刺杀、班战术
和军事理论、教学法等科目的考核,各科总评成绩均在良好以上。
1981年,垦区两级武装部门在抓步兵分队训练中,认真落实沈阳军区和省军区关于加强民
兵游击队组训工作的指示,2 月下旬,在宝泉岭管理局抓了步兵分队训练改革试点,召开了现
场会。3月17—21日,在北安管理局引龙河农场召开了有12 7人参加的民兵游击队组训现场会。
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听取了北安管理局人武部和引龙河农场游击队组训的情况介绍,观
看了军事基础科目训练和破袭战、伏击战的现地演练,使与会人员提高了对组织民兵游击队的
认识,学到了组训方法,增强了抓组训工作的信心。同年4 月,总局和红兴隆管理局共同抓了
侦察分队训练改革试点现场会,省军区派员参加了会议,并转发了该局侦察分队训练改革的经
验。会后,垦区共组建了60个民兵游击分队。年内,总局还组织了有140 多名农场领导,局、
场武装部领导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分别深入到9个管理局的20个农场,对步兵分队439人进行考
核,各单位均取得了总评优秀的成绩。1982年,两级军事部门先后在建三江、绥化、牡丹江管
理局抓了民兵游击分队、步兵分队复训和打坦克、 爆破训练试点,进行了新课题的训练探讨,
摸索了初步经验,并于2月24—28 日在牡丹江管理局八五七农场和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召开
了各管理局人武部部长、军事科长、有游击分队复训任务的农场武装部长、游击队长共计64人
参加的打坦克、爆破训练、游击队复训现场会。通过两个单位的经验介绍和现场演练,为垦区
民兵步兵分队训练提供了经验,较好地统一了训练时间、复训内容和训练方法。3 月下旬,省
军区业务部门对宝泉岭、嫩江两个管理局4 个农场的步兵分队、游击分队打坦克、爆破等科目
的考核,参加考核182人,取得了总评优秀成绩。
1983—1984年,总局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1983]31号文件精神和沈阳军区、省军区关
于周期性民兵军事训练的指示,针对垦区特点,坚持不误农时、适时早训的方法,两年共训步
兵10419人,完成应训数的109.7%,合格10333人,合格率为99.2%。训练职业高中应届毕业生1047
人,组建民兵游击队108个,训练85 个(1984年训练31个),较好地完成了两年训练周期的任
务。在1984年民兵步兵分队训练改革中,根据垦区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兴办家庭农场的新情况,
把抢前抓早作为训练的指导方针,开创了训练改革的新局面,连续三年都在麦播前完成了年度
训练任务。为了提高训练质量,两级军事部门深入9个管理局58个农场检查指导民兵军事训练,
推动了训练任务的落实和保证了训练质量。
1985年,垦区的民兵军事训练工作是在部队面临精简整编,农场进行体制改革,实行经济
承包和兴办家庭农场的新形势下展开的。共训步兵分队 1 690人,合格率100%。在训练中,各
单位积极适应新情况,改革民兵训练方法,本着民兵训练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有利于
减轻基层负担,有利于民兵勤劳致富的原则,大胆进行了改革。宝泉岭管理局在充分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在5 个农场对民兵训练时间和方法做了试验性改革,把集中训练时间
25天调整为15天,其余时间用自修和函授方法进行,做到了训练科目不减,训练质量有所提高。
1987年,在组织步兵分队训练中,各单位普遍落实了以管理局为单位集中训练的要求。在
教学方法上,采取减少理论讲解课时,以教员精练的归纳讲解和准确娴熟的示范动作要领为模
式,在轻武器射击、爆破、兵器操作等训练科目上多练的方法,加深参训人员对理论原则的消
化理解。牡丹江管理局在步兵分队训练中,还增加了适应边防地区特点的训练科目,采取请进
来走出去的方法,与边防部队进行共训带训,进行了围追堵截、包剿和应付边境突发事件的综
合演练,并确定了八五一○农场民兵营支援边防团作战集结地域。同年,垦区还完成了2305名
大中专和高中学生的军训任务。
1988年,垦区两级武装部门针对未来战争的特点,立足现有条件,在组织步兵训练中,突
出训练重点,主要抓了教学法、战术、半自动步枪、40毫米火箭筒实弹射击等科目的训练。训
练中,各施训单位认真贯彻“两严”方针,共培训步兵训练教员和骨干107 人,其中“四会教
练员”35人。绥化、齐齐哈尔、红兴隆、建三江、宝泉岭等管理局坚持基地化、正规化训练的
要求,组织步兵分队训练。牡丹江管理局组织60名民兵到边防二团驻训,主要抓了射击、战术
和边境巡逻执勤训练。同年6月, 总局在建三江管理局抓了两个农场的合成快速反应分队组训
试点,取得了经验,在垦区范围内推广。据统计,仅上半年,就完成步兵训练任务339 人,占
全年训练任务的80%,合格率100%,优秀率51%。嫩江管理局接受省军区考核,取得了总分94.85
分的成绩,受到了通报表彰。绥化、北安、宝泉岭管理局经总局人武部考核,取得前三名。1989
年,垦区重点抓了边防农场民兵快反分队军事训练。在训练中,既抓基础科目训练,又抓应用
合成科目训练。建三江、牡丹江管理局还组织了快反分队集结,实施反空降和扑火演练,提高
了训练层次。当年,省军区转发了总局人武部抓边防民兵快速反应分队应用训练的经验。
1990年以后,垦区两级武装部门认真贯彻总参[1988]41 号文件精神,突出抓好规范化、
基地化训练。1990年1月, 绥化管理局规范化训练现场会后,各管理局依据试点经验和沈阳军
区关于民兵规范化训练标准,严密组织,按纲施训,除牡丹江管理局外,其他8 个管理局普遍
落实了规范化、基地化训练的要求。 红兴隆管理局举行了步兵分队会操,检验了训练成果。6
月,垦区在宝泉岭、嫩江管理局举行了步兵分队训练竞赛,进行了队列、射击、投弹、五公里
越野、教学法等科目竞赛,参赛的160人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到年底,垦区9个管理局民兵训
练基地全部投入使用,保证了民兵规范化、基地化训练要求的落实,共完成步兵训练任务1 035
人。
1992年,垦区两级军事部门把民兵军事训练作为质量建军的重要途径和强化民兵军事素质,
储备合格兵员的重要措施,摆上了重要日程。按照“突出重点,打好基础,注重实效”的原则,
注重抓好步兵分队训练。各管理局人武部成立了领导机构,建立了精干的教学队伍,提供了良
好的训练保障,并依据训练大纲规定,从难要求,从严管理,圆满完成了步兵分队950 人的训
练任务,及格率100%, 优秀率42%。在省军区组织的射击、战术、投弹、教学法考核中,军事
部获得总分第一名。宝泉岭、红兴隆管理局在受考的30多个县级人武部中,排名第一和第四,
受到了省军区通报表彰。当年,红兴隆和九三管理局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拨款60万元用
于组织民兵比武会操,检验了民兵规范化训练成果。
1993—1994年,垦区步兵分队训练任务逐年减少,两年共完成步兵训练任务950人。其中,
边防一线农场480 人分别到驻地边防部队驻训。参训民兵坚持与部队战士实行“五同”。不仅
提高了民兵的军事素质,也使民兵学到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94年8月, 沈阳军区“边
海防民兵预备役工作现场会”在鹤岗市召开。会议期间,军事部部长张向春介绍了垦区民兵规
范化训练的经验,与会代表参观了宝泉岭管理局步兵分队的军事科目表演,军区首长和与会代
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5年以后,省军区没有给垦区下达步兵训练任务,训练的重点转到专业分队和应急分队
训练。据此,垦区从实际出发,对新入队的新兵(步兵),适当安排共同科目训练,或按省军
区指示,参与边防部队军事行动。1996年1—4月,垦区根据省军区首长指示,组织建三江、北
安分局500名民兵(建三江363人,北安137 人)分别参加了佳木斯、黑河军分区“混编机动步
兵营”快速支援一线被袭分队战术演练。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困难大,动用人员、武
器、车辆多的情况下,两级军事部门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现场,严格要求,严密组织,抓好协
调保障,克服各种困难,历时100多天,高标准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省军区首长和机关的表扬。
在演练前,按照省军区的部署,将42名民兵干部骨干统一组织到边防部队训练,采取理论学习、
图上推演、沙盘作业、与部队官兵编组作业、参观见习、现场演练等方法,使民兵骨干进一步
熟悉了本级指挥内容、程度、方法,锻炼了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年初,参演的两个管理
局还从部队借调了10名教员,利用7 天时间对27名教练员进行了专业训练和教学法培训。在训
练中,坚持“两严”方针,注重从提高民兵分队战术、技术基础抓起,本着“用什么、训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运用集中训练、连排自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组织训练,较好地
把握了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少讲多练三个环节,从而保证了训练质量。为完成好演练任务,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参训民兵分队中开展了争创“先进班、排”、“优秀民兵”的活动,
引导民兵开展比思想、比工作、比纪律、比团结、比贡献活动。同时,在参训人员中树立了10
名优秀班长、训练尖子、最佳奉献者,激励民兵练兵热情,并利用板报、快报、队前表扬等形
式,宣扬先进,激励后者,保证了混编合练任务的完成。通过演练,使参演民兵加深了对军委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理解,初步探讨了垦区边防民兵与边防机动步兵连实施混编合练的路子,
锻炼和提高了垦区民兵在陆地边境防卫作战中遂行任务的能力。
2001—2005年,垦区各单位组织新入队的民兵进行了队列、轻武器射击、体能等共同科目
的训练。
二、专业分队训练
1979年紧急战备期间,垦区各级武装部门在抓好步兵分队训练的同时,认真抓好专业分队
训练。按要求,战炮分队突出了打坦克训练,通信分队重点训练了15 瓦以上电台报务员和2瓦
电台报务员,有线分队进行了开设野战电话及架设被复线的训练。同年7 月,总局举办了一期
无线电报务员训练班,共有31人参加,主要训练了字码收报、数码收发报、线路通报、通报用
语和机务常识等科目。经考核,有19 人取得优秀成绩。9月,在垦区首届军事会操中,除哈尔
滨管理局外,其他8个管理局的60毫米迫击炮、82毫米迫击炮、57 毫米战防炮分队进行了射击
表演,并对通信分队进行了无线收发报考核,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
1980—1982年,垦区各级武装部门加大了专业分队训练的力度。1980年9月, 在建三江管
理局召开了民兵通信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民兵通信连专业技术表演汇报会。会议期间,北安、宝
泉岭管理局人武部,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武装部和七星农场修造厂民兵通信连介绍了民兵通
信连建设和通信训练的经验,参观了建三江管理局民兵通信连各项通信技术训练和通信枢纽的
开设表演,组织了建三江、红兴隆、北安、九三、宝泉岭、绥化、牡丹江等管理局民兵通信连
专业技术训练比赛。宝泉岭管理局民兵通信连获得第一名,北安管理局民兵通信连获得第二名,
建三江管理局民兵通信连获得第三名。 通过比赛, 推动了垦区通信分队训练的落实。年内,
各管理局在抓好民兵通信分队训练中,做到边训练、边摸索改造训练器材,从而保证了训练效
果。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修造厂民兵通信连在省军区组织的全省民兵通信业务考核中取得第
一名。1981年7月, 总局在牡丹江管理局抓好地炮分队训练试点,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试点
经验。8月,总局培训了12 名通信排长和11名报务骨干,并在北安管理局抓了二龙山农场通信
连和尾山农场中学报务训练。二龙山农场通信连参加全省考核获得第一名。省军区在尾山农场
中学召开了报务训练现场会。1982年,垦区两级武装部门认真贯彻省军区讷河民兵训练改革会
议精神,在组织民兵军事训练中,突出了炮兵、 侦察等专业分队的训练。为了保证训练质量,
针对年度专业分队训练任务重,缺少训练骨干的实际,狠抓了专业分队骨干培训。据统计,年
内,各级共举办各类专业骨干培训班90期,培训741人,仅4种火炮教员就培训了58人,不仅扩
大了教员队伍,而且也保证了年度专业分队训练及时展开。同年5月,有10人参加省军区组织
的地炮干部集训,考核取得全省第一名。
1983—1984年,垦区各级武装部门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1983]31号文件精神和两级军
区关于周期性民兵军事训练的指示,认真抓好专业分队训练。共训专业技术兵3950人(1984年
训练2325人)完成应训数的110%,合格3924人,合格率为99.3%。1984年,垦区落实全国嫩江
地炮训练现场会精神,在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组建了垦区第一支民兵游击炮队,总结了适
应垦区特点的民兵游击炮队编制和组训方法,为普及游击炮队训练提供了经验。9月,总局考
核了宝泉岭管理局一个82迫击炮连,建三江管理局一个82毫米无后坐力炮连,考核成绩优秀。
年内,各级普遍抓了专业技术分队骨干培训,共培训工兵、高射机枪教学骨干110人,为专业
分队普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85—1987年,垦区在民兵专业技术分队训练中,改革了组训形式,合理压缩了训练时间,
由过去各农场组织训练变为各管理局集中组织训练,合理压缩集中训练时间,基础理论部分实
行函授教学,各管理局统一组织教学力量,分片进行辅导,既节省了训练时间,又保证了训练
质量。1985年训练 1 650人,考核合格率100%。1986年训练849人,其中炮兵248人,高射机枪
104人,重机枪148人,通信兵175 人,反坦克火器174 人。经考核及格率100%,优秀率53.6%。
1987年,重点抓了民兵通信分队训练,共260人,保证了训练质量。当年,垦区共完成专业技
术分队训练777人,经考核均达到训练大纲要求。
1988—1989年,垦区两级武装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参[1988]41号和沈阳军区[1988]39
号文件精神,注意结合垦区实际,针对未来战争特点,立足现有装备,研究在新形势下民兵训
练工作的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突出了专业技术兵的训练。19
88年上半年,完成专业分队训练任务743人,占全年训练任务的80%,其中炮兵422人,通信兵
101人,侦察兵105人,高机115人。经考核合格率100%,优秀率51%。1989年,全区共训专业技
术兵 1 024人,经两级军事部门考核,及格率达到了100%, 优秀率占参训民兵总数的62%,良
好率为70%。
1990—1994年,垦区认真落实两级军区关于民兵规范化训练要求,以训练大纲为依据,突
出抓好专业技术分队训练。1990 年,共完成专业兵训练950 人,经考核合格率100%。训练中,
各级认真落实年初绥化管理局规范化训练现场会精神,按照试点单位的经验和沈阳军区民兵规
范化训练标准,严密组织,按纲施训,较好地保证了训练质量。同年,在全垦区开展了通信分
队训练达标竞赛活动,所属7个通信连经考核,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红兴隆管理局机械厂民
兵通信连、宝泉岭糖厂民兵通信连、建三江七星农场民兵通信连获得前三名。宝泉岭管理局糖
厂民兵通信连在9月垦区民兵工作“三落实”现场会上汇报表演了野战条件下通信枢纽开设,
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年内,炮兵分队训练也取得了突破,宝泉岭管理局二九○农场82毫米
迫击炮排接受省军区考核,获得全省第一名,受到省军区的通报表彰。1991年,垦区共完成专
业兵训练 1 209人(侦察兵240人、炮兵360人、高射机枪123人、重机枪276人、通信兵210人),
经考核合格率达100%。 1992 年,完成专业兵训练 1 300 人, 宝泉岭管理局糖厂通信分队代
表总局参加省军区报务、报话、有线三个科目考核,取得个人第二、三名,受到了省军区的通
报表彰。1993年5月,省军区在宝泉岭管理局召开了“黑龙江省军区民兵规范化训练现场会”,
军事部、 宝泉岭管理局人武部及二九○农场党委分别介绍汇报了民兵规范化训练的经验做法,
与会人员观摩了宝泉岭民兵分队的82毫米迫击炮、82毫米无后坐力炮制式教练及实弹射击表演,
并对训练基地建设、开展规范化训练的经验和民兵分队的表演给予了较高评价。年内,全垦区
共完成专业兵训练 1 300人,单位总评成绩优秀率36%,及格率94%。1994年,完成专业兵训练
1 300人,经考核,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从1990年开始,垦区开展评选专业分队优秀“四会”
教练员活动,到1994年底,全垦区已有100 名专业分队教练员达到了“四会”标准,使每个管
理局都有一支10~15名以人武、专武、民兵干部和民兵骨干为主体的专业分队教练员队伍。红
兴隆管理局江川农场武装部干事吕连庆1993年被总参谋部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
1998年,垦区按照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要求,在组织民兵专业技术分队训练中,加大了指
导、检查考核的力度。各分局以《民兵军事训练大纲》为依据,注重在提高训练质量上下工夫。
在上半年训练中,各级重点抓了82毫米无后坐力炮、82毫米迫击炮、通信、卫生救护、计算机
等专业技术分队训练,共训练529人,占训练任务总数( 1 440人)的36.1%。经考核,合格率
100%,优秀率50%。北安分局82毫米迫击炮分队参加省军区考核,取得了5发3中的优秀成绩。
到年底,各级按训练计划完成了专业分队训练任务。
2000—2004年,垦区按照新的《民兵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在抓好民兵应急分队训练的
同时,重点抓了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和对口专业分队训练。据统计,2000年,全垦区共完成专业
分队训练任务714人,其中82 毫米迫击炮分队训练128 人,82 毫米无后坐力炮分队训练114人,
通信分队训练28人,军械修理分队训练209 人,汽车维修分队训练45人,汽车运输分队训练67
人,医疗救护分队训练73人,计算机分队训练50人。2002年,垦区为了提高专业技术分队的训
练质量,7月份利用第二十三集团军六十九师教导队的教学资源,组织9个分局共15名专业分队
骨干,进行了五四式12.7 毫米高射机枪规范化教学培训。在培训中,通过采取个人编写教案、
试讲示教和集中评比竞赛等方法,使参训人员较好地掌握了12.7毫米高射机枪的操枪方法和规
范化组训程序,为垦区完成好民兵高机分队训练奠定了基础。齐齐哈尔分局在民兵专业分队训
练中(通信兵28人,迫击炮兵57人),坚持做到“四到位”,即计划安排到位,管理培训到位,
现场指导到位,训练保障到位。经军事部考核,优秀率66.8%,及格率100%。哈尔滨分局于9月
3~9日,在岔林河农场组织民兵通信分队29人进行了共同条令、轻武器常识、战术基础动作、
对讲机及磁石电话单机的操作与使用、 轻型被复线架设与收发等科目的训练, 经考核验收优
良率达到90%。牡丹江分局82 毫米迫击炮分队代表垦区参加省军区考核,取得总评成绩全省第
二名。同年,垦区有73个民兵高炮分队(不属编内分队),担负着春夏两季防雹增雨任务。训
练中,各单位严格按照高炮(火箭)操作使用要求和标准组织训练,提高了民兵高炮分队遂行
任务的能力。建三江分局利用8 天时间,专门组织了一期民兵高炮分队骨干集训,规范了高炮
和火箭发射装置的操作程序,军事部在垦区推广了他们的做法。9 个分局的民兵高炮分队,全
年共发射增雨防雹弹和火箭弹共 38 000余发,挽回经济损失 2 100 余万元,为垦区的经济建
设作出了贡献。2004年,垦区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和对口专业分队(82毫米迫击炮、82毫米无后
坐力炮、107 毫米火箭炮、侦察、通信、道桥抢修、防化、军械装备维修、通信装备维修;医
疗救护、车辆维修、汽运、森林防火、心理战、电子干扰、网络攻击),应训 1 783人,实训
2 118人,超训335人。经考核,合格率100%,各单位综合成绩评定均在良好以上。红兴隆分局
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接受省军区考核取得优秀成绩,受到通报表彰。
2005年6月,垦区军事部门为规范垦区民兵专业分队教学程序和方法,提高民兵专业分队
教练员教学和组训能力,组织垦区85名人武干部和专武干部骨干在九三分局,采取观摩式、互
动式、研讨式、评比式等方法,进行了民兵专业分队教练员集训。重点围绕民兵专业分队“森
林防火专业”、“防汛抢险救灾”“侦察专业”教学、训法、战法和基本要求等内容,集中进
行了探索和研练,为垦区民兵专业分队训练、提高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奠定了基础。集训中,
深入学习了《陆军军事训练指导法》、《侦察专业教材》和如何编写教案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观看了轻武器实弹射击场正规化设置与组织实施、 森林防火机械灭火示范教学、 防汛抢险救
灾拉动演练、侦察专业班组战术科目示范教学,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同时,还进行了82毫米
迫击炮小间隔射击、森林防火、侦察班战术、擒拿格斗、心理战等技战术科目训练,对82毫米
迫击炮制式教练、灭火机械、侦察器材等装备的使用进行了实际操作,使参训人员掌握了部分
专业的基本技能,达到了理清思想、规范程序、掌握方法的教学目标,为垦区专业分队训练奠
定了基础。
三、应急分队训练
1988年初,垦区按照省军区关于在边防一线农场组建民兵快反分队的指示,决定先抓好试
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铺开。5 月下旬,总局人武部在建三江管理局八五九农场进行了民兵快
反分队的组建试点工作,9 个管理局人武部的军事科长参加了试点的全过程。试点结束后,专
门下发了在边防一线农场组建民兵快反分队的指示和实施方案。 各单位根据总局的指示要求,
于1988年底前全部完成了组建任务,共组建民兵快反分队19 个,编兵953 人,其中党员46人,
团员715人,复退军人102人。快反分队组建后,各单位结合垦区地处边防的特点,着眼应付边
境突发事件,组织了快速集结、紧急动员与开进,步、炮、通协同和分队战术合成等科目的训
练。9 月初,牡丹江管理局兴凯湖农场组织了应急扑火训练。通过训练,提高了快反分队应付
边境突发事件,配合边防部队守边护境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同年,快反分队在保卫边
疆,建设边疆,稳定边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检验了快反分队训练成果。到
1989年底,快反分队参加执勤巡逻180多次,出动9 000 多人次,堵截外逃分子8人,截获倒卖
粮油、套购商品粮15起,扑灭山火11起,9次参加抗洪抢险,为国家减少经济损失20多万元。
在完成任务中有5人立功,30多人受到表彰奖励。
1994年,垦区各管理局及边防一线农场应急分队组建以后,从1995年开始,两级武装部门
把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摆在突出位置。各管理局在应急分队建设上舍得投入,牡丹江管理局在投
入8万元,红兴隆、建三江、北安等管理局投入均在5万元以上。全垦区共投入应急分队训练资
金45万多元,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省军区组织应急分队考核中,牡丹江、建三江管理局的
应急分队均取得了良好以上成绩。当年,还完成了省军区赋予的在牡丹江分局组织召开的边防
民兵应急分队训练现场会任务。1996 年,按照《民兵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坚持了基地化、
规范化训练,特别注重抓了边防农场民兵应急分队675 人到边防连队驻训,经考核,所训科目
均取得优秀成绩。尤其是牡丹江、建三江、红兴隆、北安管理局民兵应急分队,在省军区和军
事部组织的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牡丹江、建三江管理局分获军事部第一、第二名。
1997年初,省军区把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改革试点任务交给垦区,要求在全面总结3 年来民
兵应急分队训练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训练改革意见。据此,总局军事部在北安分局民兵应
急分队进行了训练改革试点。通过20 天的实际训练,在广泛征求各分局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向省军区上报了《民兵应急分队军事训练改革方案》, 得到了省军区业务部门的认可。年内,
在抓好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改革试点的同时,按照《民兵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认真组织民兵
应急分队基地化、规范化训练,全年共完成 1 913人,经考核验收,合格率达100%,优秀率70%。
红兴隆分局民兵应急分队代表省军区参加沈阳军区考核,取得了优秀成绩,受到了沈阳军区的
通报表彰。19个边防一线农场民兵应急分队798人,分别在19 个边防连队完成了驻营训练任务,
各科目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1999年,两级军事部门认真落实新的《民兵军事训练大纲》的要
求和省军区赋予的训练任务,重点抓了应急分队的队列、轻武器射击、擒拿格斗、警棍盾牌术
等科目的训练。为统一训练标准,提高训练质量,4 月份,在牡丹江分局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训
练试点,对训练科目、组织方法和训练标准进行了统一。在试点中,严格按新《大纲》要求,
科学安排、严密组织、全力做好训练保障,为垦区应急分队训练统一了标准,树立了榜样。同
年,根据省军区民兵应急分队要全部进行训练的要求,在抓好共同科目训练的同时,还增加了
防暴科目的训练。为解决训练科目新与缺少教员和骨干的矛盾,各管理局人武部从驻军和武警
部队请教员指导训练。为落实训练任务,提高训练质量,机关业务部门加大了检查指导和考核
验收的力度,所有训练科目全部由军事部进行考核验收。九三和北安分局民兵应急分队在军事
部组织的考核验收中取得了全优成绩。年内,垦区共完成29个民兵应急分队 1 955人的训练任
务,考核成绩均在良好以上。
2000—2004年,垦区两级军事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新的《民兵军事训练大纲》,紧贴垦区民
兵作战任务,着眼提高“打赢”能力,抓好民兵应急分队训练。为提高训练质量,2000年4月,
在第二十三集团军六十九师教导队组织了一期教练员集训, 为各分局民兵应急分队战术训练
培养了9 名教练员。年内,九三分局在组织应急分队排进攻战术综合演练中,从难从严要求,
既有战术背景,又有情况显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年,各分局共完成民兵应急分队任务1 955
人(9个应急连,20 个应急排),经考核总评成绩均在良好以上。2001 年,在组织民兵应急分
队训练中,针对民兵应急分队所担负的任务,突出了快速动员集结、快速机动、擒拿格斗、捕
俘等应用科目训练和连排防暴战术训练。当年,红兴隆分局人武部在民兵基地利用15天时间,
分两批组织民兵应急分队250 人,进行了共同科目、 警棍盾牌操、轻武器射击、 战术基础动
作和步兵班战术等科目的训练,经军事部考核,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同年,哈尔滨分局在抓
民兵应急分队训练中,妥善解决“工训”矛盾,使参训率达到100%。2002年,九三分局民兵应
急分队代表垦区参加省军区组织的考核,取得射击单项科目全省第一名,总分全省第二名的成
绩。2003年,垦区把轻武器实弹射击、警棍盾牌术、军体拳、单兵战斗动作、手中武器装备操
作使用、班(排)战术和突发情况处置等科目作为民兵应急分队训练的主要内容,着眼完成“
维稳”和抢险救灾任务需要,依照相关预案,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快速动员集结、快速机
动、排(班)围歼或防暴战术等科目训练,使民兵应急分队的战斗力和遂行任务的能力都得到
了提高。9月23日,宝泉岭分局民兵应急分队,接受省军区抽考,获得了点验、冲锋枪实弹射
击、盾牌操、单兵战斗动作4个考核科目全优成绩,列全省参考单位第一名,受到省军区通报
表彰。2004年5月6—24日,垦区为了规范民兵应急分队处置突发事件的训练和行动,提高各级
指挥员组织指挥的能力,在建三江分局组织了垦区58名人武干部和专武干部,进行了民兵应急
分队处置突发事件战训法集训。集训中,突出了技能训练,进行了地形地物利用、应用射击、
擒拿格斗、心理战等单兵技战术训练,对警棍、盾牌、催泪弹等防暴装备器材的使用进行了实
际操作;进行了班、排处置“犯罪分子持械抢劫出租车并劫持人质”、“民兵装备仓库遭袭击”
行动实兵演示; 围绕处置“社会不满人员盗窃化学弹企图制造恐怖事件”、 “捕歼袭击边防
哨所武装暴乱分子”等五种“处突”行动,进行了编组作业和指挥练习,达到了理清思想、规
范程序、掌握方法的教学目的,为遂行“处突”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在集训中,还采取三种
方式进行训练。观摩式,通过现场实兵演示,使“处突”行动形象、直观,内容系统、完整。
互动式,参训人员既当学员,相互配合练动作,又当教员,轮流组织练指挥。台上踊跃发言交
流,台下相互答疑解惑,使各种“处突”情况想定更加合理。研讨式,实施交叉单位、交叉类
别、交叉课目分组练习讨论,参训人员各抒己见,在讨论交流中达成共识,在达成共识中得到
提高,达到了看有所感、学有所获、练有所得的效果。通过集训,强化了在处置突发事件行动
中与公安机关、武警部队联合执行任务的能力,探索了一条有垦区特色的联合训练的新路子。
年内,各分局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训练中,严格按照军事部下达的指示要求,抓好训练时间、
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应训490人,实训825人),主要进行了共同科目、警棍盾牌操、
轻武器射击、 战术基础动作和应突反恐等科目的训练。 宝泉岭分局为了提高民兵应急分队遂
行任务,保证战时和平时应付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注重改进训练方法,坚持“三个结合”,
突出“三个重点”。即新民兵与老民兵分合训相结合,以新民兵训练为重点;学习基础理论与
学习执行应急任务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学习执行应急任务实际应用为重点;科目训练与综合演
练相结合,以综合演练为重点,从而保证了训练质量。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民兵应急分队代表
垦区接受省军区考核,轻武器射击科目取得了及格率100%、良好率97%、优秀率68.7%的成绩,
受到了省军区的通报表彰。
2005年,垦区军事部门为使民兵应急分队训练走出低层次徘徊的怪圈,提出了“三分三化”
升级训练改革的新路子,即分类组训、 分项指导、分级评定, 实现训练基地化、网络化、模
拟化。7月6—22日,绥化分局在嘉荫农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78人进行了升级训练。为了增强升
级训练的针对性,人武部领导亲自授课,对民兵应急分队支边作战中武器操作、巡逻执勤、观
察潜伏、突发情况处置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辅导,增加了军事高科技知识、新军事变革常识、心
理战等内容的学习,进行了地形地物利用、应用射击等单兵技战术训练,对警棍、盾牌、森林
灭火机械等装备器材的使用进行了实际操作。同时,针对嘉荫农场与俄罗斯一江之隔,有维护
边境稳定和支边作战任务的实际,研究探讨了民兵应急分队与边防部队、公安干警进行“合训”
协勤联防的“模式”, 并进行了军警民联防捕歼袭击边防哨所不法分子演练, 提高了遂行任
务的能力与本领。在训练方法上坚持“兵在哪用,就在哪训”,把预定战场或模拟地形作为训
练场,确定了在可能的支边保障、边防执勤,观察潜伏等预定目标、线路和地形上,进行现地
勘察,综合训练,使参训人员熟悉环境,熟练利用地形地物。训练前期,把新入队民兵与两年
以上民兵区别开来,新入队民兵主要进行共同科目训练,两年以上民兵在复训的基础上主要进
行专业和战术训练,避免低层次徘徊和重复训练。对考核成绩达不到规定级别的5 名民兵单独
进行了补训。为了普及应急分队升级训练,分局人武部还把其他农场民兵应急分队训练骨干集
中到嘉荫农场一起训练,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提高训练质量,在训练中还
开展了比武竞赛活动,选树了不同科目及在爱军习武、作风纪律等方面表现突出的7 名训练标
兵,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带动和激发了民兵的训练热情。在军事部组织的考核中获得总评全
优成绩。7月26日, 军事部转发了《绥化分局民兵应急分队升级训练的主要做法》。哈尔滨分
局于8月6—20日,在四方山农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40 人,进行了升级训练,训练以军事理论、
单兵队列、战术动作、警察棍盾牌操为重点,经考核均取得优秀成绩。宝泉岭分局坚持把民兵
应争分队作为训练的重点,在改进分类组训方法、分级考核训练质量、打牢训练基础上下工夫,
切实抓好训练内容上的落实。在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方面,结合“预案”和围绕可能担负的维稳
防暴、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突出抓好针对性训练,做到了预案清、动作熟、拉得出、联
得上、起作用,提高了整体“快速反应”能力。在训练方法上,坚持了“三个结合”,突出了
“三个重点”,即新老民兵层次训练与升级训练相结合,以新入队民兵升级训练为重点;训练
内容与实战需要相结合,以提高作战能力为重点;单科训练与综合演练相结合,以综合演练为
重点。并且在训练中做到了不漏一人,不少一科目,保证了当年训练当年形成战斗力。全年完
成应急分队训练136人,各科考核成绩均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