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参加44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的回忆

参加44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的回忆



参加44届中国出口
商品交易会展出的回忆
  
   沈 慰 祖
  
一九七八年农垦部和中国农业展览馆决定:八五三农场和无锡县等单位一起参加第44届中
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展出。在为期一个月的展出中,来自世界各地贸易界人士和路经广州的外
宾、华侨、港澳同胞共有一百零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二万四千余人参观了我们的展馆。其中较有
影响的有以美国农业部长为首的美国农业代表团、以副总理约翰。道格拉斯。安东尼为首的澳
大利亚政府代表团、以朱丽叶。斯。陈副总理为团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代表团、以总编
辑康斯坦丁。米特亚为团长的罗马尼亚火花报代表团,以及以慈江道行政委员会副委员长朴三
君为团长的朝鲜友好参观团。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向来宾们敬发了五千份“昔日北大荒,今日北
大仓”
的宣传材料,放映了由中央新闻纪录片厂代农场摄制的反映农场生产、生活的电影208场,
用普通话、英语、日语、广东话向来宾们讲解农场情况919 场,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宣传了广大转业复员军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人精神。日本来宾中山先生在
看了我们的展出后说:“北大荒原是一个那么荒凉的地方,能建设到现在的水平,可以想像出
这些转业军人是用了多大的毅力去战胜那些艰苦条件的!我觉得从这点看:中国人民向解放军
学习是有道理的。”另一位日本朋友富井忠则在看了展出后和我们交谈时说:“32年前我到过
你们那个地方,当时那是一个杂草丛生的荒野,解放20多年来变化这么大真是了不起啊!
北大荒能开垦成今日的粮仓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也可以看出垦荒者们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
二、广交了朋友,扩大了军垦农场的影响。在展出期间许多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
亚、新西兰的朋友都不止一次来到我们的展馆,参观我们的展品,和我们交谈,同我们合影留
念,许多人一再表示今后有机会一定要专程去访问农场。我们展出结束回到农场后,许多外国
朋友还给我们写信。一位加拿大朋友说:“你们干了很了不起的事业,你们农场的地理条件和
我们有些雷同,以后我们要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他还将一枚纪念章别在翻译的衣领上说:
“这是加拿大的象征,送给你,为了纪念我们的友谊。”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关西本部常务
理事白根滋郎和翻译李明同志交谈时说:“过去我们日本侵略了你们,给你们造成了灾难,你
们热爱和平,朝鲜战争后,你们的志愿军回国开垦种地,把黑龙江的北大荒建成了贵国的商品
粮基地,你们的国家真了不起。毛主席和周总理为贵国的发展和日中友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周总理如果能亲眼看到粉碎”四人帮“后贵国人民为实现四化而团结奋斗的情景,周总理如果
能亲眼看到邓副总理访日,日中友好条约缔结成功,批准生效该多高兴啊”……说到这里老人
忍不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下去。白根先生回国后适逢其夫人随妇女代表团访华,还受先生
之托专程来广州看望我们。
三、交流了信息,宣传了农场的产品。我们的展出除布置了20多延长米的图片外,还布置
了12个展台,各种农副产品,完达山的珍贵木材、皮张琳琅满目,吸引了许多外国客商。一位
日本商人说:“我是经营大豆生意的。日本以前从美国进口大豆,但美国大豆没有贵国东北大
豆质量好。听说黑龙江的大豆今年丰收了,我就高兴地跑来,我争取今年秋交会能做成生意。”
日商福田和铃本在看到了我们展出的红小豆后高兴地说:“我们是专门经营东北红小豆的,看
到东北的小豆获得丰收,我就放心了,想这一次一定能成交。”
香港的一家客商,在看了我们展出的“北大荒”白酒和猴头、蘑茹等山产品后,多次找我
们洽谈,说香港尚无公司经销这些产品,希望能组织经销这些特产。丹麦的一对夫妇对我们展
出的狐狸皮和貂皮非常感兴趣说:“这些皮张在他们那里是紧销货,希望我们组织出口。”
四、鼓舞了侨居国外的同胞,触发了他们思念故乡之情。我们的展出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侨
胞和港澳同胞。有三位曾在黑龙江农场工作过的香港青年,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来我们处,
看了又看,谈了又谈,恋恋不舍并多次向我们诉说:“在农场时感到很艰苦,看了展出又感到
这种艰苦的光荣和这种艰苦的价值。”一位旅居泰国的老华侨带着在英国伦敦工作的儿子来参
观展出。激动地说:“旧中国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把国家搞的一塌糊涂,新中国人人奋发上
进,国富民强,你们把荒原变成良田。我们中国人民是勤劳聪明的,现在”四人帮“已被粉碎,
祖国是会很快富强起来的,我们在外的侨胞地位也会提高的。我们日日夜夜都盼望着祖国的繁
荣强大啊!”
十月的广州天气很热,我们每天的工作也都在十个小时以上,但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愉
快之中。展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客商和来宾,来宾的赞赏又使我们看到了展出的重要成果,成
千上万转复军人开创的农垦事业和北大荒人精神通过展出名扬四海,也激励着我们去迎接更加
艰巨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努力拼搏,坚持改革创新,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特
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营农场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