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考
地名小考
地 名 小 考
1、雁窝岛 开始叫“燕儿窝”。因它三面环河,一面沼泽,又处在边远的荒原,人迹罕
至。便成了飞禽的世界。在挠力河岸边的鱼亮子附近,小燕成群结队,筑巢繁衍。偶有捕渔打
猎的人走过,燕群受惊便—轰而起,遮天蔽日。因此,俗称:燕儿窝。
1957年初,刚刚建立的八五三农场为了扩大开荒播种,决定开发燕儿窝。当时作业环境的
艰苦和生活条件的困难,都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些垦荒战士,传奇般的战胜了困难,在燕儿
窝扎下了脚根。同时,人们也被这里肥沃的土地、贵重的飞禽和丰富的水族吸引住了。在平常
谈论中,垦荒战士们避而不谈他们自己为开发燕儿窝创造出来的英雄业绩,而总是赞美岛上鸿
雁、小雁、小燕的故事。1958年的一次劳模会上,牡丹江日报社的一位记者采访了潜水挂勾的
任增学同志,根据任增学动人的叙述,这位记者把燕儿窝写成雁窝岛在报纸上发表了。从此;
人们开始叫雁窝岛。1960年,话剧和电影《北大荒人》公演以后,雁窝岛之名开始流传全国。
1961年10月,董必武副主席给垦荒战士们写的散文特写集《雁窝岛》题写了书名。从此,雁窝
岛才被正式定名。
2、天鹅岛 俗称“北大洼”。1964年基建水利科科长董有和技术员刘跃民等五名同志去
勘查北大洼,北大洼顾名思意,又是一大片沼泽地。傍晚,他们找到一高处,准备过夜,偶然
发现一棵孤树杈上有四只雪白的天鹅。回总场后,他们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兴奋的讲了北大洼
也是小岛,土质肥沃,排水后即可开荒的情景。同时,他们还绘声绘色的谈到了那四只天鹅。
称他们在那里风餐露宿过的一夜,为夜宿天鹅岛。以后农场在这里建了五分场,便正式取名为
天鹅岛。
3、小滨桥 相传日本关东军的一个什么司令名叫肖滨。有次在这里“讨伐”我抗日联军
第七军时,被军长李学福同志在这座小桥处击毙。后来,人们把这个桥叫作肖滨司令的断头桥。
以后简称“肖滨桥”。时间长了演进为小滨桥,同时由桥名变成地方名了。
李宗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