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74年

1974年





  1月9日 团党委举办了干部学习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干部政策、可教育好子女政策、
群众组织政策、对敌斗争政策以及经济政策,给原农场 232名干部安排了工作,45名技术干部
和大专毕业生得到了使用,原有下放劳动的教师绝大部分归队,原医务人员也安排了工作,同
时加强了对青年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全团有227名知青和优秀职工担任了排以上干部。

  2月13日 团党委举办连以上干部学习班,掀起了批林批孔高潮。

  3月14日 根据国务院 《关于调整部分工人和工作人员工资的通知》,对生产建设兵团工
人的工资制度作出规定:1971年以后招收的人员实行工分制,或者按当地生活水平实行供给制。
王玉等15名青年就业,即采取供给制。实行不久就取消。

  3月19~21日 五十八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正式代表104人,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的委员
会。

  4月3日 三师支行五十八团营业办事处,改制为饶河县支行红旗岭营业所,办理五十八团
金融业务。

  4月 19日 兵团三师党委批准五十八团党委由王真、郝忠彦、王金镒、孙洪武、谭治安、
吴树绵、方弼奎、李润、姚凤阳、张觉劳、赵继亭、白彦胜、高延顺、孙如贵、何忠兴、刘向
东、张淑云等17人组成。王真、郝忠彦、王金镒、孙洪武、谭治安、吴树绵、方弼奎、李润、
刘向东等9人为党委常委,现役军人王真任党委书记,郝忠彦任副书记。

  4月25日 五十八团召开共青团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

  5月 10日 五十八团在原八五三农场五分场四队旧址建林业连,胡文斗任连长,孟昭顺任
政指。

  9月 27日 五十八团以九连为主组成筑路队,高德亭任队长,率领推土机手和刚毕业分配
的学生50余人,支援修建福(福利屯)前(前进)铁路。由于施工人员克服了沼泽地段和连日降雨
等重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名列全师第一名。三师铁路指挥部授予五十八团先进红旗
一面。

  10月9日 团直一校和二校初、高中毕业生 98人毕业。全部分配到各生产队参加农场建设。

  11月27日 兵团召开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会议号召“为创造大寨式的团和更多大寨式
的连队而奋斗”。会后,五十八团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整个冬季,干部战士奋斗在水利
工地,其中人工完成土方59万立方米,占全年完成总土方量的一半多。

  12月10日 秋收后全团动员,在七里沁河和挠力河岸边筑坝,条件极其艰苦,兵团战士发
扬不怕疲劳、不怕艰苦、连续作战的作风,完成土石方1万立方米。

  12月21~25日 共青团五十八团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本届团委会,
委员25位,王金镒当选为书记。会议向全团团员、青年发出了《深入批林批孔,扎根边疆干革
命》的倡议书。

  12月23日 团党委大搞排涝,狠抓农业生产,注意科学种田,推广新技术,进行良种培育,
强调机务标准化作业,在战胜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获得了好收成。全团播种面积
14万亩,总产15 000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