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章 畜牧业

第五章 畜牧业



  农场早期由于养殖条件差,畜牧业的发展缓慢。为解决生产用的畜力,各生产队以养马为
主;为解决职工家属的副食生活,以养猪为主。各家养少量家禽。畜禽养殖处于自养状态。随
着农场建设的发展及“以粮为纲、农牧并举”的方针要求,农场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到20
世纪70年代中期,畜牧业的发展掀起了一个小高潮,猪、马、牛、羊的存栏出栏数迅速上升,
其中最高年份猪存栏7 002头,马370匹、牛246头,羊508只。随着农场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牛马逐渐从养殖中淡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气候寒冷,是农场畜牧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985年以前,农场畜牧业品种和结构单一,肥猪生产占饲养量
的 95%以上,但没有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养殖效益大多处于亏损局面。1985年以后,农场对畜
牧业进行了多次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在经营体制上由公有转为私有,饲养方式由集中到
散养,但品种得到了更新换代,个人对优良品种改良意识增强,促进了种畜禽的引进。到1987
年全场有养猪专业户21个,畜牧业经营由亏损逐渐为盈利,全场畜牧业总产值为 410万元,占
农业总产值的3.6%。1996年农场又引进经济价值高的绒山羊,并出台优惠政策,养羊业开始发
展起来,至2005年有养羊大户 17个,羊存栏达6 000多只。2005年北大荒牛业的建立,又带动
了农场养牛业的发展,目前农场肉牛存栏数达5 000多头,出栏1 500多头,畜牧业产值达5 000
多万元,占全场社会总产值的20%。畜牧业成为农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